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源 動點科技中國的這批創業熱潮帶動了不少優質且有志青年的加入,那么他們如何規避創業先輩們犯下的過錯重復走他們走過的老路,有沒有好的一些建議可以幫助他們避免創業初期的熱血氣盛而在后面能產生更多的機會呢?在2015TechCrunch國際創新峰會上海站上,我們特邀來自TechCrunch的記者CatherineShu和去哪兒的聯合創始人FrederickDemopoulos,他們為我們帶來主題是“創業新生代的機會”。
Fritz在科技行業浸淫多年,他在網易和新聞集團都擔任過要職,更重要的是他現在的標簽是去哪兒的合伙創始人。
FrederickDemopoulos說他一開始在新聞集團的時候發現自己不是一個好員工,但可能是一個好的創業家。
所以后來見到搜狐的發起人張朝陽,那時候覺得他也可以做這個,所以就決定辭職,找了一個小小的團隊,就是去哪兒。
團隊對于創業成功至關重要CatherineShu:你們團隊第一個項目是什么呢?FrederickDemopoulos:我們第一個項目是鯊威(音),我在新聞集團的時候,默多克曾經跟我提過,電視行業只有三個方法可以賺錢:新聞、娛樂、體育。
新聞,這里面受到一些限制,特別是外國企業你在中國。
我們的團隊,我們同一天辭職,打造了我們這個產品1.0的版本。
CatherineShu:這個核心團隊一直都在,一直到去哪兒,都是這些人。
您當然找到一個好的團隊成員,這樣團隊的人,您是怎樣見到他們、怎樣知道他們會成為你好的合作伙伴?FrederickDemopoulos:我覺得你說得特別的對,打造一個團隊其實對于創業的成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說怎么樣去打造這支團隊呢?這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戰略、戰術。
對我來說,關鍵是時間,你要花足夠的時間去了解他們。
在硅谷有這么一個理論,就是你投不投企業家,如果花了20小時以上的時間,這個投資賺錢的機會就有5倍以上的成功率。
我覺得也是,找團隊成員至少得花20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跟他們在一起,當然這確實需要花很多時間。
比如說團隊50個人,每個人20個小時,就是說要幾個月的時間,所以說這是要花時間的。
在中國,我們在90年代晚期來到中國,我們也有這樣的優勢,我們花了這么多的時間了解各式各樣的人,激勵他們去做這樣的創業。
論一個好的生態環境重要性CatherineShu:每個人花20個小時,你做一些什么呢?觀察一些什么呢?FrederickDemopoulos:我希望這方面有系統性的做法,但實際上我并沒有。
實際上我們做的事情什么都有,理解他的個性、工作的習慣,他們是不是有共同的目標,跟你是不是有共同的目標。
有時候也要知道,你開始了解這些人以后,有一些時候信任比能力更重要。
所以說,李教授之前也談到了,就是說有一些時候,有一些系統很重要,有一些生態系統很重要。
在中國目前這個生態系統變化非常的快,不確定性很強,法律法規也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商業模式有很多變化。
所以說,你要了解。
你得靠人,你必須要依靠人,你必須要有信任的關系,有一些時候在這種環境當中,我們必須依賴于人,不僅僅是依賴于環境,因為在其他一些環境當中,在美國、歐洲你可能更多依賴一些環境系統。
CatherineShu:對,您提到這里生態環境變化非常的快,在過去15年間,您覺得您看到的最重要的一些變化是一些什么?在創業方面有什么最多的變化?FrederickDemopoulos:實際上我剛來中國的時候,你可能很容易成功。
現在你創業,可能會打落塵埃,因為現在競爭太激烈了。
以前你有一些知識,比別人多一點,就是很大的優勢。
但現在有一些知識不是優勢了,因為所有的教材是英文的,所有的中國的工程師他們學這個技術跟世界上面其他任何地方學的技術都是一樣的,而且一切都是開源的了。
所以如果僅僅有一些知識是不夠的。
甚至我們大陸的企業家,他們在中國出生,他們完全理解中國的市場,也知道北美的情況。
所以說中國其實有很大的優勢了。
反而反過來,美國,多北美的人,只知道北美發生的事情,現在這個競爭更難了。
CatherineShu:外國的企業要來到中國,是不是越來越難了?對他們來說這個市場是不是越來越重要?怎么樣進入中國?FrederickDemopoulos:到底一個美國公司來到中國能有什么樣的價值?你在中國,必須了解中國的市場,必須了解中國的一些情況,才能夠提供好的機會。
所以我覺得跨國公司首先要自己問自己,我們必須每天來反省、自問,我能夠為中國帶來什什么樣的價值如果我們得到一個答案,有一些領域可能我們真的沒有什么附加值提供的我不太明白什么叫做外國的合作伙伴關系,你必須得有本土市場的專業知識,雇傭本地的人才,有的時候一些團隊還有人才的建設才是最重要的,比合作伙伴還要重要,HR、人力資源,在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等等,這些是本土市場的一些專業知識。
是不是還需要一個合資企業呢?那我覺得這也是可供大家討論的,因為有很多不同組織架構的關系,融資的關系和可能性。
對于早期的創業家,不能光看到成功CatherineShu:您也說到了融資的問題,很多外國公司在中國有很成功的經驗了。
對于一些年輕的企業家來說,您覺得在中國融資的背景是什么樣的呢?您覺得是越來越難?還是越來越容易?FrederickDemopoulos:中國的星巴克的話,大家都在聊創業,差不多一半的星巴克的這些人都在談創業。
另外一半的星巴克的人在聊投資創業。
可以看出在中國有這樣一個欣欣向榮的趨勢,尤其在資本這方面的繁榮程度。
比如說在眾籌,等等其他一些方向都是一些新興的籌資的領域。
大家要現實一點,我們可能只看到的是一些成功的融資故事。
大家關注的都是一些成功的例子,但對于一些早期的創業家,大家一定要考慮到我們差異化的優勢是什么,我們是不是有組建團隊的領導力,能不能吸引到最聰明的人,雖然我現在不足夠有錢,但能不能用我的愿景、用我實力、用我未來的想法吸引到年輕人,我們必須借助外力、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一塊來成功。
首先你要了解市場、了解市場的需求,了解他們對于產品的一些需求。
我覺得資本,融資只是第一步,把這些產品做好,有資本的支持,但關鍵是對于市場的了解、對于產品的理解。
我主要是研究,比如說軟件、比如說后代的軟件產品、應用程序的出臺,的確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但對于年輕的初創企業家,有三點要牢記:第一點,你的自我意識,知道你的強勢、優勢、劣勢是什么,要把自己的劣勢找出來,和你的強勢互補。
第二,每18個月需要累積你的知識,累積你對于中國的了解、對于新的技術、對于市場的了解,需要不斷的更新以及翻倍你的知識儲備。
第三,要把自己的個人生活安排得比較穩當、穩妥。
對于這些初創企業家來說,這是幸運的事情,也是一個不幸運的事情。
因為在我們現在這樣一個準入市場,準入條件變得非常低,門檻非常低。
比如說我們的資本或者其他方面的條件都非常的容易取得,所以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個人的生活能夠平衡。
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為世界做出改變不抱怨CatherineShu:的確,在美國也經常說到這一點,工作生活的平衡。
比如說你在什么點可能要全身而退,或者不需要永遠站站在第一線歷親為,等等。
你覺得在中國也一樣嗎?FrederickDemopoulos:這些天才也無所謂,我的朋友就說了,他希望不用吃飯,這樣可以省下吃飯的時間做其他的事情。
在中國,這些初創企業家很難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作為企業家需要全情投入。
如果你是一個瘋狂的企業家、創業家,一天工作16、17個小時,一個星期工作7天,你所有的社交生活都需要服從你的工作了,那你的伴侶或者你的妻子、你的丈夫要非常的支持你,還有你的祖父母,或者你的父母親幫助你承擔照顧孩子、家務的一些職責。
在一些公司比如說按時體檢等等。
在谷歌,在硅谷,都會有滑雪這樣的一些渡假期。
但是中國很少有企業家能夠這樣。
所以我還是希望,對于初創的企業家可能沒有時間,要保證你的私人生活比較穩定的,有強力的后盾能夠支持到你。
但是你這是為世界做出有意義的貢獻,所以也沒有什么好抱怨的。
關于去哪兒為什么上市CatherineShu:其實大家也知道您的公司已經做得很好了,為什么還要做IPO,去做兼并、并購呢?FrederickDemopoulos:我們公司的CEO,我們當時的雄心是成為中國最大的旅游平平臺。
如說需要百度來進行投資的話,這就是你要成為第一個代價,IPO同樣也是我們想成為中國最大的一個平臺,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和必須要走的一步。
你還需要有激勵機制,讓你的員工樂于為你工作。
其實每一個企業家都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被很多人在追趕,很多好的公司都會被其他的,比如說BAT這樣的公司在追趕、追逐。
企業家就要問自己,你沒有一個可以獨立工作的跑道或者說你還是愿意在一個大的降落傘下面飛得更高。
我見過一些公司把小公司賣給了大公司,這些公司越做越大,做大做強,也是發展得非常好。
其實每個企業家都要問自己同樣的問題,是否有獨立發展的空間或者是賣給大公司做。
下一篇:李想離開汽車之家,一個50億美金的遺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什么李嘉誠經商幾十年 一次都沒虧過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