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1992年,22歲的崔維星從廈大會計系畢業后,先后在廣東國旅做過財務,在珠海一家酒樓做過會計,可惜都沒有掙到錢。
所以,1994年崔維星決定轉行做業務,并于當年3月加入廣東國家貨運下屬的速達貨運。
第一個客戶,是個5公斤的空運貨,可旺季的時候根本訂不到飛機艙位,崔維星就出高價委托其他公司走貨,5公斤的貨品,成本是45塊,崔維星收客戶35塊,還倒貼10塊。
第一批客戶就是這么積累起來的。
但是,廣東國際貨運對速達貨運的發展不滿意,直接砍了。
不過,崔維星卻不想放棄積累的上百位客戶。
于是,1996年9月1日,他在廣州大沙頭海印城租下8平米的門市,創辦崔氏貨運,最大的資產就是2萬塊買的小面包。
那一年,他老倒霉了,撞壞過出租車,丟過客人的貸款。
不過,憑著上門取貨,自己配送,成本大大降低,愣是賺了20萬。
2年后的1998年,崔維星撞上了大運,拿下了南航老干部發貨處1年的承包權,改空運生意。
會算賬的崔維星推出一種新的業務模式,即由零收零發改為零收整發。
低價+薄利的盈利策略,很快吸引了北大方正等大客戶。
到了2002年,德邦已成為廣州區域的空運散貨之王。
然而,做空運看似賺錢,實則受制于人,航班晚點、訂不到艙位都是常有的事兒。
“有時候接到貨物卻停在倉庫四五天都走不了,早上去看一次,晚上去看一次,貨還是運不走,只能干著急。
”所以2001年,崔維星決定改走汽車貨運。
起初也不錯,廣東這樣的貿易口岸都是化妝品、手機以及燈具類的產品,一發貨就是四五百萬,一天就能裝十幾車。
然而大客戶么,底氣足,動不動就拖欠款項,那時候,崔維星的汽車貨運剛剛起步,他也不敢輕易得罪,最后還是通過減免的方式追回了欠款,可也虧了不少錢。
此時,合伙人先后撤退,兩次分割,幾乎讓德邦落入深淵,發不出工資,透支銀行被罰錢,公司賬號差點都被注銷,用崔維星的話說借錢借到底褲都快搭進去了,他開始失眠。
崔維星再三考慮,決定放棄大客戶這塊肥肉,轉而把目標鎖定在了中小零擔客戶的身上,也就是零擔物流。
何為零擔物流?其實就是大件快遞的拼車服務。
零擔就是不夠一扁擔,不夠一車的意思。
然而這個市場已經被順豐、郵政、四通一達以及國外的UPS等對手瓜分的差不多了,打價格戰?崔維星打不起。
但崔維星發現,零擔市場,30公斤以上都被快遞行業占領,1噸以上都是做整車運輸的,所以崔維星鎖定30公斤-1噸的貨量。
這一差異化定位,也讓德邦甩開了眾多勁敵。
別看零擔市場從業者眾多,但90%以上是小型專線公司,市場一直以臟、亂、差著稱,丟貨、損毀以及延誤這樣的事,屢見不鮮,這些弊病崔維星逐一擊破。
第一步,把網點開到客戶樓下,北上東北,東進長三角,西部大開發,德邦網點貫穿中國,在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下設營業網點910多家。
第二步,標準化,每個網點都采用德邦的統一標識,每個客戶進店都要給其倒一杯水,客服電話響3次必須接。
貨物碼放實行“大不壓小、重不壓輕、木不壓紙”,避免破損。
曾經有一位發紅酒的客戶,酒瓶包裝不合格,之前在同行發貨破損率高達40%。
快遞員便去跟客戶解釋說需要重新包裝。
那成本一高客戶自然不樂意,以為坑他錢,最后快遞員只能當著當著客戶的面做現場測試,當親眼看到包裝前后貨物的破損差別時,客戶終于點了點頭。
第三步,卡車航班業務。
崔維星借鑒國外汽車航班的概念,在國內率先推出“卡車航班”的運輸業務, 崔維星一口氣買下600多輛進口貨車,車輛自身嚴密電子系統控制,GPS全球定位,短信、電話、網絡實現全程貨物跟蹤,隨時隨地掌握貨物在途信息。
公路的價格,空運的速度!準點到達,準點派送。
實現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山東、遼寧、川渝區域城市之間快速送達。
客戶程懷寶,好百年家具創始人,是沙集電商,2016年馬云第二次考察全國“淘寶村”沙集鎮東風村,看的第一家企業就是程懷寶的公司。
2009年,程懷寶在沙集創業,同年8月,德邦進駐沙集鎮,程懷寶就此與德邦合作,時效快、破損率低,淘寶上好評也越來越多,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截止2016年,程懷寶年每月在德邦發貨超過60萬。
任憑同行挖墻腳,他都不為所動。
而德邦有幾十個幾百個程懷寶這樣的客戶。
第四步,人才是關鍵。
從 2005 年開始,崔維星啟動校招,德邦 98.5% 的管理干部均來自于內部提拔,管理層的平均年齡只有 27.5 歲。
剛入德邦的大學生都要從從理貨員、司機等一線工作做起。
年輕就有戰斗力,到2009年,德邦的員工總共為崔維星提了4萬多條創新建議,其中司機、外場和接送貨員大約提了1.4萬條。
“小陶防霧安全燈”就是青島一名姓陶的司機提出的建議,他建議將車輛的霧燈換成黃色燈泡或黃色燈罩,因為黃色在霧天穿透性很好,可以提高行車安全。
2004年的時候,崔維星去當時零擔市場老大華宇物流的貨場里參觀,被里面堆積如山的貨物震撼住了。
當時德邦的營業額只有2個億,而華宇的營業額有20多個億,10年之后,崔維星華宇的營業額還是20多億,而德邦的營業額卻突破了100個億。
2012年,崔維星請來全球排名第一的咨詢公司麥肯錫來給德邦做戰略咨詢,麥肯錫給出的建議是,德邦應該轉型做快遞,進入快遞市場,崔維星想都沒想過“我在零擔市場,每年增長60%,5年下來就能增長10倍,我為什么要轉行?”確實,到底為什么?內部因素,零擔這個市場,除了德邦盈利還不錯,這個行業里的第二三名都是虧損的 “整體來看,這個行業的利潤越來越薄了。
”外部因素,零擔市場還遭受了來自快遞行業的瘋狂碾壓,不得不說,零擔和快遞的業務基本相似,快遞要想進入零擔市場門檻不高,順豐,中通早已布局。
內憂外患之下,崔維星清醒了“如果不能把快遞做好,恐怕零擔市場的陣地也保不住”。
2013年,德邦由零擔市場向快遞市場轉型,如果一頭扎進去,很有可能扎錯地方。
思來想去,崔維星決定做3-30公斤的重貨市場,這是其他快遞業不愿做的,為什么呢?越重成本越大越不賺錢,但這對做零擔起家的崔維星來說,正是其優勢所在。
就此“小件貨發順豐,大件貨發德邦”的名聲不脛而走。
目前德邦零擔+快遞網點突破了1萬家,員工數量達到驚人的13萬!2016年,德邦的快遞業務營收超過40億,占總營收的約24%。
2018年1月16日上午,隨著黃浦江畔傳來一聲聲清脆的銅鑼聲,德邦正式登陸A股市場,崔維星身價過百億。
“德邦創業22年了,都說歲月不饒人,但我也沒有饒過歲月”。
畢竟上市從來不是終點,崔維星喜歡長跑,長跑贏的機會更大。
下一篇:定制鏈創始人蘇超超,每一件T恤都有一個夢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馬云軍師曾鳴:跟馬云創業總結的四個心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