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互聯網這個行當,誰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千億級“航母”,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的6個畢業生,如今正小心翼翼地駕駛著一只“小船”,靜靜等待著“一夜成 名”。
他們平均年齡30歲,在創辦“愛回收”網站前,都曾被各種稱得上“大航母”的公司看上過,年薪最低28萬元,最高達100萬元。
2009年,以孫文 俊為首的這幫年輕人,放棄高薪工作,搞起了一個不被大多數人所看好的環保事業——通過互聯網回收廢舊電子產品。
如今,他們已經完成了第二輪1000萬美元 的融資。
投資者來頭不小,主投人是世界銀行,另一方是晨興資本。
后者曾成功投資過小米科技和尚品網,并且已是第二次向“愛回收”網站注資。
技術男首次創業忍痛“自殺”“愛回收”網站,是一家專門回收舊手機、舊筆記本電腦、舊平板電腦、舊游戲數碼產品的網站。
如果你有一臺舊款13英寸蘋果Pro電腦要賣,你可以在愛回收網上先搜索產品型號查看商家報價,然后提交訂單,等待專業工程師們上門回收并付款,13英寸Pro的最新回收價格約為4700元。
這種直接付現金、上門回收舊電子產品的做法,如今深受年輕網友們的喜愛。
在“愛回收”的運營中心,中國青年報記者看到,地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包裹,據介紹,僅10月23日這一天,他們就收了約2000件產品。
今年4月有媒體報道稱,這家網站的年交易額已達到約兩億元。
回溯“愛回收”創辦的初期,是在2009年。
那時,孫文俊和同伴們創辦的網站名叫“愛易網”,網站并不直接回收用戶的舊電子產品,而是為電子產品“以物換物”提供一個交換平臺。
同 樣走了環保、節約的“以物換物”路線,美國Recelluar公司與Gazelle公司是這個行當成功的先例。
孫文俊很肯定地說,“愛易網”的平臺技術當 時比上述兩家美國公司更牛,“他們那時只能提供一對一的換物,我們不僅能提供多方換物,還能通過更復雜的算法,實現多方、多形式換物”。
換句話說,如果有一個人要以物換物,一個人要以物換錢,還有一個人要以錢換物,這事兒美國人的網站辦不成,但孫文俊的“愛易網”卻可以做到,并且按一下回車的工夫就能辦成。
“愛 易網”的創始人,大多是計算機系畢業的“技術男”,能在更短的時間內用更復雜的算法戰勝美國網站,讓這群技術男至今仍驕傲不已。
孫文俊仍不忘反復強調, “愛易網”那套復雜的算法程序,是他們找了復旦大學計算機系20年來最牛的一個算法專家、怪人完成的,“絕對是核心技術”。
誰也不會想到,這項“核心技術”只挺了3年,到2011年時,它被“封存”了起來。
此時,這支“傻乎乎”的團隊,已經在“愛易網”上砸了數百萬元現金。
放棄“愛易網”,對這群技術男來說,與“自殺”無異。
2011年元旦前后的一個月里,這個6人團隊總是聚在一起“談未來”。
有人激動得拍桌子瞪眼,有人氣得在辦公室里扔東西,還有人傷心地流下了眼淚。
這年,他們決定另起爐灶——做“愛回收”。
“收廢品”能有多大市場2011年11月,“愛回收”上線僅半年多時間后,就獲得了晨興資本的200萬美元注資。
投資者看好這家公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失敗過。
與 大多數成功的互聯網創業企業一樣,“愛回收”其實也不過是搭建了一個平臺——在電子商品回收老板和舊電子產品擁有者之間搭起一個公開、透明的競價平臺。
用 戶處理舊電子產品的需求旺盛,誰都想處理掉老款的舊產品;但在“收廢品”的小老板那里,他究竟能承載多大數量的舊電子產品?“愛回收”收貨時墊出去的錢, 到底能不能及時收回?孫文俊自己,起初也對這一點頗有些存疑。
他曾與很多投資人聊過這個問題,還親自跑了很多個廢品回收的站點。
“愛 回收”上線初期,一天能收到一兩件款式極老、成色很差的產品,一個星期累積下來大約有10多件產品。
當他拿著這些產品到一個電子產品回收站點“交貨”時, 老板很爽快地付了錢。
“你別看我現在給的貨少,以后我收的東西如果多起來,一天100件你能收得了嗎?”孫文俊介紹自己的網站,生怕別人瞧不起他的網站。
對方淡定地抿嘴笑了笑,把他引向遠處的倉庫。
在這個倉庫,孫文俊算是見到了廢舊電子產品回收的巨大潛力,“天哪,有1萬多臺機子,老板說這是他一天能消化的量”。
與廢品回收老板接觸多了,孫文俊漸漸發現,只要有品質過關、成色一流的舊電子產品,現金流根本不是問題,“這些收廢品的老板,你問他要1000萬元現金,他當天就能給你拿出來。
”舊電子產品,有的稍做修理就能拿到市場上當作二手產品進行交易,有的會被賣到有需求的二三線城市,還有的甚至會銷往非洲等欠發達地區。
與“愛回收”合作的回收商,如今已有五六十家。
回收商們反映,最看中“愛回收”提供的送貨、檢測服務。
這種上門檢測并收貨的模式,在外行看來相當復雜,但在那些精通技術的IT男面前,卻是小菜一碟。
技術男們開發了一套名為Obeserver的ERP系統,負責上門回收的“工程師”們只須學會使用這套系統,就能順利完成對二手電子產品的檢測。
他們收貨時,會用自帶的平板電腦,根據系統提示步驟,輸入二手產品的各項特征后,系統會自動生成一個建議回收價格。
這個系統,也只有這些癡迷于技術的IT男能夠開發出來。
在 客戶那里,“愛回收”曾在2011年時針對樓宇白領和高校學生做過一項調研,結果顯示,80%的人都想把舊電子產品換成現金,而非以物換物。
“美國人能做 起來,是因為他們有以物換物的習慣;中國人則完全不同,首選是抓現金。
”孫文俊說,“愛易網”敗就敗在了“市場判斷不準”上,“愛回收”不會再走老路。
不會打廣告的“小清新”直到現在,“愛回收”也并不算多有名氣。
他們很少做推廣,實際上,據公關經理袁國佺介紹,公司精打細算,基本不做推廣,“目前愛回收網還沒有任何的推廣預算,唯一的推廣預算就是聘用了我,而且聘我也基本沒花銷。
”他說。
這是一家頗有些“小清新”味道的公司,就像創始人孫文俊一樣。
2009 年,他從一家美資軟件公司辭職,告別100萬元年薪,給自己和創業團隊發起了每月500元的薪水。
創業時,孫文俊根本沒考慮過失敗的問題,“我們眼光總是 瞄著最牛的、最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人人都想做馬云、馬化騰,誰會去想失敗。
”當時,孫文俊33歲,合伙人陳雪峰30歲,其他4個團隊成員則剛從復旦、同濟 等學校本科或研究生畢業,“實在過不下去了,我們可以做軟件開發”。
實際上,在艱難的日子里,他們確實靠做軟件開發糊過口。
淮海路上一家 知名舞廳的燈光、音響系統是他們開發的,上海一家大型的洋酒銷售公司的運行系統是他們開發的,跑軟件業務出身的孫文俊還做過二道販子,靠給其他公司介紹業 務掙錢。
如果純粹為了掙錢,這些人完全不需要做什么“愛回收”網站。
初創時的“愛回收”只會在搜索引擎上做關鍵字推廣。
這種推廣后來因為價格不菲,一單交易的推廣成本高達150元而被放棄。
孫文俊和陳雪峰還結伴到上?;疖囌靖浇l過傳單。
這兩個“小清新”發傳單、做調查的風格著實有意思。
因為臉皮薄,他倆從火車站附近的斑馬線一端走到另一端,手里捧著的一沓傳單始終一張都沒發出去;一個多小時的火車站推廣之行,他倆也沒好意思跟任何一個路人搭過訕,連一句“您怎么處理不用的舊手機”都沒說出口。
直到現在,這種“清新”的風格依然保持在“愛回收”辦公室里。
不久前,他們從價格稍貴的創智天地搬到了大西洋百貨老大樓的19層,每一平方米面積都物盡其用,小小的辦公室還兼顧了收發全國各地舊電子產品的功能。
下一篇:馬云為什么希望支付寶在A股上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王小川談創業必須突破的六大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