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弘一加盟商文洪從業務員變身創業狂人,需要多長時間?一年、兩年,或者十年?文洪給出的答案是三年。
1984年,文洪出生在四川眉山洪雅縣,在當時他們家是全村最貧困的家庭。
2010年,年輕的文洪躊躇滿志,一個偶然的機會加盟了弘一,還潛伏成基層業務員,最終帶著一批批加盟商開疆擴土,收獲財富。
勤奮、負責、舍得、創造,這是很多弘一加盟商對文洪的印象和評價。
從基層業務員、片區業務經理、片區招商經理、總經理、創業狂人,文洪的人生發展路徑,完全是草根逆襲的經典。
弘一,從最初不到20家,到如今200多家加盟店,文洪立下汗馬功勞,如此傲人成果的背后,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13歲創業日賺600元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這句話在文洪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1993年至1996年,每到節假日,9歲的文洪都會把自家種的疏菜、雞、鴨、兔以及花生、玉米等拿到集市上賣,補貼家用。
“創業”這個詞,對9歲的孩子來說是抽象的。
而現實讓文洪體驗了這種滋味,創業的夢想,在童心中埋下了種子。
1997年的冬天,快過新年了,那年文洪13歲,剛讀初一。
這年,小小年紀的文洪有種超出同齡人對商業的敏銳。
蹲在路口,在研究了人流動向,消費路徑后,他到成都批發了20來個不同種類的糖,把攤點選在了縣城車站出口。
居然一天的營業額超過1500元,純利600元,而那時吃一頓麻辣燙只要3元。
小試牛刀的創業非常成功,令文洪非常興奮,“創業”這個詞,在內心越來越清晰與展望。
兩年后,文洪又學會了制作豆花、豆腐、豆漿,這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行業,利潤也很薄,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人生總有這么一個階段,一個做什么都快樂的階段,一個再累都可以承受的階段。
2004年,文洪帶著1600元退伍費回到老家,滿懷憧憬開始創業,卻遭遇騙子誤投項目,虧掉4000多元,其中有3000元是父母的存款,幾乎血本無歸,文洪痛心疾首,父母沒有責備他,讓他倍感溫暖,暗暗發誓,一定要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吃一塹,長一智。
“那一年我21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的夢想。
這些夢想是很輕盈,風一吹,便飄走了。
后來在選擇項目上,我學會了謹慎。
”文洪回憶到。
一年后,他向親戚借了3000元再創業,自掏學費拜師學做早餐,他是學得最認真,最刻苦的一個。
一個月后,因一個小吃店老板急著回家,只用了2800元盤下了一家早餐店。
小店開業第一天營業額是76.5元,雖然很少,但是并沒有影響心情,父母也一如既往的支持他。
由于這家早餐店面的位置不好,經營兩三個月以后,生意也不見好轉。
用文洪的話說,“我一直在苦撐”。
下一篇:徐易容手記:創業要順從大智若愚的趨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知乎周源自述:網絡社區如何從0做到400萬?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