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王雪紅將威盛的業務重點鎖定為芯片組。
銷路一直不錯。
1992年的一天,當時IT業巨頭英特爾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安迪·葛魯夫提出想見王雪紅。
沒想到,這次“召見”是葛魯夫對她發出警告:“你不該做這個,英特爾對芯片組的挑戰者會非常嚴厲。
”回到臺灣后,王雪紅和當時的創業伙伴,后來的丈夫陳文琦都感到不服氣。
他們認為,美國芯片組早期帶頭研發的人幾乎全是來自臺灣的留學生。
而且英特爾把產品做得非常貴,憑什么不讓別人做芯片啊?于是,王雪紅再次展現出她“拼命三娘”的勁兒,和自己的公司團隊鉚足了勁兒進行新技術研發和拓寬銷路。
日前,《福布斯》公布的2011年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HTC董事長王雪紅與丈夫陳文琦以68億美元的凈資產打敗去年的臺灣首富郭臺銘,成為新一代“臺灣首富”。
自此,臺灣商界流傳已久的“生女當如王雪紅”的言論再次成為焦點。
能當首富已屬不易,一位女子全憑自己的真槍實彈奮斗成臺灣首富更屬罕見。
人們或許已經習慣她作為“富婆”和“董事長”的頭銜,性別對于成功人士不過是錦上添花。
然而在一日千里飛速發展中的IT領域,王雪紅單純作為一位女子在商界打拼中歷經的風雨坎坷更像一段謎一樣的傳奇。
鋼琴家的夢想破滅 王雪紅的父親,臺塑董事長王永慶,在臺灣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
他把臺灣塑膠集團推進到世界化工工業的前50名。
一向和世界經濟接軌的王永慶,對于子女的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培養他們的獨立精神。
于是,王雪紅的哥哥、姐姐都是從小被送到英國讀書歷練。
不同的是,到15歲的王雪紅出國時,她被送到了美國。
因為王永慶發現,世界的經濟文化中心已經從英國轉移到了美國。
于是,王雪紅在美國讀完高中后,進入了加州柏克萊大學。
王雪紅說:“每一個兄弟姐妹都是被”扔“到國外獨自求學生活的。
”所以,順應時代潮流,她也就這么被“扔”到了舊金山一個猶太人的寄宿家庭。
19世紀70年代的美國,留學潮還不是這樣熱。
于是王雪紅成了當時全校唯一一個中國留學生,而且年齡非常小。
異國求學的經歷并沒有想象中的浪漫,衣食住行都考驗著這個中國小女孩,背后的艱辛可想而知。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王雪紅想成為一名鋼琴家的夢想,生根發芽了。
一直喜歡古典音樂的王雪紅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音樂系,專業是作曲。
她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練習鋼琴。
然而熱愛雖然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卻不是全部。
王雪紅發現自己作曲的時候雖然冥思苦想好久,卻只能寫出一個句子,而周圍許多同學邊玩邊聊,蹦蹦跳跳很輕松便能出來許多靈感。
于是,她在和自己的導師經過一番長談后意識到,要想成為一名著名的音樂家,天分和努力缺一不可。
自己認真有余,但在這方面天賦不夠。
就這樣,她決定轉到經濟系。
攻讀經濟之后,王雪紅的大學生活開始順風順水。
柏克萊大學寬松的學術環境正好符合了她一向熱愛自由的脾性。
她沒事就到各個系里轉悠,總能發現許多“古怪又十分有趣的人”。
她還選修了自己感興趣的英國比較文學,是圖書館的常客,愛讀尤金。
奧尼爾的劇本和狄更斯的小說。
對三毛成長影響頗深的臺灣作家白先勇開課,喜歡文學的王雪紅也總去聽講。
一個人在美國求學的日子,王雪紅總是把自己比喻成“一塊海綿”,迫不及待地四處吸收各種知識。
鋼琴家夢想的破滅,算是王雪紅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要不然可能現在的情況可能會是世界上多了一個二流音樂家,卻少了一個商界奇才女。
所以自知之明很重要。
最低谷時發現商機 “我從小就養成了不想被控制,不想跟人走的個性。
”王雪紅曾經這樣描述自己的性格。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不服輸、勇于挑戰的闖勁,成就了她日后的輝煌事業。
但王雪紅從不否認,自己受父親王永慶影響很深。
她所在的王家是大家族,有其復雜之處。
“可是我感謝神,讓我生在這個家庭,讓我磨練、面對很多事情。
每當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就想父親會怎么做呢?會不會放棄?” 王雪紅從父親那里繼承了長跑的習慣。
她常在早上五點半就到運動場上跑步,跑個四五千米后才休息。
“我喜歡跑步,因為跑步其實不需要特定的目標。
”她曾有一段時間為脊椎所苦,但是后來不藥而愈。
她認為,這是信仰的力量,但神醫治她的脊椎不是偶然的:“它知道我不容易安靜,所以要我持續跑步,并在其中默想神的話語、禱告、裝備自己。
” 大學畢業后,王雪紅加入了二姐王雪齡創辦的大眾電腦公司,主要負責銷售。
她不滿足于每天坐在辦公室電話銷售,為了多賣些產品,常常一個人拖個大桌子、租個展會攤到處秀公司那些碩大的電腦。
利用姐姐公司很好的銷售平臺,王雪紅學到了很多經營之道,也遭遇了自己少年時最大的挫折。
因為自己的輕信和缺乏經驗,公司遭遇了一個西班牙人訂貨之后沒有付款的商業套騙。
當時這個西班牙人作為大客戶姿態出現,好強的王雪紅在一番爭取之后獲得了他的大額訂單。
她在沒有收取預付款的情況下便追加大宗產品和相關配件,結果對方遲遲不肯支付款項。
她開始想到的是把姐姐和姐夫的公司“毀了”,覺得“自己的世界完蛋了”,轉而她又覺得自己不能沉淪下去。
面對這筆損失高達70多萬美元的巨額訂單,王雪紅毅然飛到西班牙追債,租公寓,雇保鏢,打官司,長達半年。
雖然到最后一分錢也沒要到,但這種負責到底,不放棄每一分努力的“拼命三娘”勁兒,已經為不久后的創業埋下了伏筆。
在等待官司判決的那段日子,王雪紅不僅頂住了要債壓力,還帶著電腦在歐洲四處尋找新的業務機會。
1988年的時候,她在硅谷接觸到一家做芯片的小公司,忽然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當時,臺灣大多數廠商都給歐美品牌做代工,通過組裝進口的零件來賺取加工費。
王雪紅就想,難道中國自己的廠商就不能做整個產業?于是,她當機立斷,以母親送給自己的房子做抵押,向銀行借了500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12萬元),買下了硅谷的一家公司這就是后來的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拼命三娘”打造IT帝國 王雪紅將威盛的業務重點鎖定為芯片組。
銷路一直不錯。
1992年的一天,當時IT業巨頭英特爾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安迪·葛魯夫提出想見王雪紅。
沒想到,這次“召見”是葛魯夫對她發出警告:“你不該做這個,英特爾對芯片組的挑戰者會非常嚴厲。
”回到臺灣后,王雪紅和當時的創業伙伴,后來的丈夫陳文琦都感到不服氣。
他們認為,美國芯片組早期帶頭研發的人幾乎全是來自臺灣的留學生。
而且英特爾把產品做得非常貴,憑什么不讓別人做芯片啊?于是,王雪紅再次展現出她“拼命三娘”的勁兒,和自己的公司團隊鉚足了勁兒進行新技術研發和拓寬銷路。
就這樣,經過7年的不懈努力,1999年,威盛上市了。
而且迅速攻下全球70%的芯片組市場。
那時候王雪紅和她的團隊面對的壓力非常大。
幾乎威盛每開發一款新品,英特爾都會說他們“侵權”。
作為行業巨頭,英特爾給他們這樣的小公司施加的壓力可想而知。
員工們感到這種壓力無處不在。
王雪紅馬不停蹄地迎戰英特爾在全球范圍內對威盛的訴訟攻勢,作為董事長,她前前后后在世界各個地方參加了100多場聽證會。
“拼命三娘”沒有白拼命,英特爾最終也沒能贏得官司,提出雙方和解,還簽署了互換專利的協議。
從此,王雪紅帶領她的威盛和宏達一路高歌猛進,終于成為雄踞世界、稱霸臺灣的IT領袖。
王雪紅曾經總結:“困難是一個人成熟的機會。
一個人要成功,就得選最困難的事情去做。
”但是能把最困難的事情做成功,正是因為王雪紅有“拼命三娘”的精神。
父母和“神”的孩子 熟悉王雪紅的人都知道,貫穿她生命最重要的力量是家庭和基督。
“言必稱神”是她的領導風格。
信仰,是支撐她這么多年一路走來過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王雪紅對父母的回憶感人至深。
當年,王永慶要求每個子女有家書,才有生活費。
兒女回信,還要報告花了哪些錢,“連買條牙膏也寫上去”。
他還要求后輩寫“實習報告”,分析“學費”能有多少“產出”。
王雪紅坦言:“雖然,他和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很少,但在我眼里,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父親。
”她回憶王永慶每天凌晨3點鐘起床,做毛巾操、寫文章,幾十年亦不間斷。
“父親喝咖啡的時候有個習慣,把奶精倒入咖啡后,一定會再倒入些許咖啡到裝奶精的小盒子,把殘留奶精涮出來再倒入咖啡,確信沒有浪費后,才開始慢慢地享受。
” 而身為臺灣首富,王雪紅自己記筆記是用一本類似小學生用的,不到5元的筆記本,座駕Camry已經開了好幾年。
“小時候,每個月父親都會帶我到長庚醫院,只要有空,父親總是跟我強調一句話:所有的錢都是社會的,最終還是要回報給社會的。
” 王雪紅獨立生活的磨練,造就了她早期的好強個性和美式直率的行事風格。
“拼命三娘”的性格,不但給別人壓力,也逼使她活得如同繃緊的弦,甚至嚴重到多日無法成眠,“幾乎瀕臨崩潰邊緣”。
一天夜里,大約凌晨3點多鐘,她拿起《圣經》開始讀起詩篇來,讀著讀著,恍惚中讀到了其中一篇,提到“他必使我安然睡覺”,竟然就沉沉睡去了。
從第二夜起,她開始堅持每晚讀兩個小時的《圣經》,不但夜夜安然入眠,而且終于將《圣經》讀完一遍。
“這是我第一次經歷神的同在與醫治,也真實地感受到神與我的關系是如此親密。
”她沉吟道。
如果說家族血統與美國經歷給了王雪紅剛性的磨練,信仰則給了王雪紅更堅定的支持和包容。
王雪紅時常在禮拜時感動得落淚,她隨時隨處都預備多本圣經,發現身邊的人遇到困境需要幫助時,她總是十分愿意與人分享神的話語,并主動送書給員工,鼓勵員工認識“這位慈愛的神”。
有員工覺得這位董事長在經營決策上的神秘化:“有時明明看似有利可圖的案子,當她在禱告里覺得不平安,就會毫不猶豫地放棄。
”這確實令人匪夷所思,不過王雪紅覺得神的旨意是最正確的。
宗教使王雪紅有決策力量,而沒有彷徨。
她無所畏懼的氣勢又使得員工愿意跟隨。
威盛一位老員工總結:“對學科學的王雪紅而言,科學與宗教不過一線之隔,當她做每一件事都已經盡了人力,剩下的也就不需多慮,最后自有答案。
” “棄樂從經”,跨國追債,實力創業,智斗英特爾“拼命三娘”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寫出了一部創業史詩。
而懷念生父,信奉基督,心懷大愛,樸素為商王雪紅用一種精神和信仰為IT界塑造了一個飽滿的人生樣本。
“我有夢想,但也非常務實。
” “每當遇見挫折的時候,我就想父親會怎么做呢?會不會放棄?” “我從小就養成了不想被控制,不想跟人走的個性。
” “我喜歡跑步,因為跑步其實不需要特定的目標。
” “我不用在穿衣服上太費心思。
” “用人不疑,如果不相信他,就不要請他。
”
下一篇:邁克爾戴爾:我是如何再次成為創業者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齊向東、孫陶然等大佬建言創業者:只想過自己的小日子活不下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