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巨頭陰影正在越變越長。
BAT不斷擴張,新的巨頭正在產生,創業是不是真的沒有機會了?元生資本創始合伙人彭志堅說,巨頭不是萬能的,如果你從長價值鏈和用戶附加價值高的產品入手創業,巨頭也奈何不了你。
注:本文節選自彭志堅老師2016年9月“資本寒冬”期間在混沌研習社的專題課程 有人說,資本寒冬下,創業變得非常艱難。
但是多年的投資經驗告訴我,從來就沒有好的創業環境,創業永遠都是艱難的。
今天的創業環境到底是一個什么情況呢?過去三十年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兩個動力(大量廉價勞動力和大量資本)正在迅速消失。
互聯網紅利已經基本枯竭,大部分居民已經是網民了,每個人每天上網的時間也已經達到極限。
而且,資本寒冬剛剛開始。
明年春天或者更晚,會有一批現金流耗盡的創業公司接著關門。
不僅如此,巨頭陰影越來越長,BAT不斷擴張,新的巨頭正在一個又一個產生:滴滴、京東、美團、小米……留給創業公司的流量所剩無幾。
1巨頭陰影越來越長但巨頭有自身突破不了的極限 巨頭的陰影真的那么可怕嗎?不是,為什么?第一,BAT有流量,但是流量不是萬能。
百度想做電商沒有做成,騰訊想做電商沒有做成,包括騰訊做游戲,也不是每款游戲都能成功。
巨頭想做的很多事情都沒有做成,光有流量不是全部。
第二,DNA的局限。
公司的DNA決定了它的邊界在哪兒,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為什么百度只能做搜索,為什么阿里只能做電商,這就是基因。
百度總裁李彥宏是北大圖書館學情報學系畢業的,從那個時候李彥宏就是做信息的分類搜索和整理。
奇虎360的董事長周鴻祎,從3721都奇虎殺毒,一直做的就是客戶端。
這就是他的基因。
騰訊一直做社交和娛樂,走出社交和娛樂,騰訊就寸步難行了。
每家公司從一開始做起來,創業者的個人性格、經驗、基因就決定了公司的基因。
很多人說基因有這么重要嗎?你有錢有流量,你就可以招人來做啊。
我說一個很不幸的事情,如果你沒有這個基因,你招人都招不到優秀的人才。
比如阿里作為一家電商公司想做游戲,當你在找游戲人才的時候,剛開始你甚至沒有能力鑒別,你找的人是否具有優秀的游戲開發能力。
在你看來可能是8分的人才,實際上,只有6分或者5分的能力。
第三、對于真正的創業者來說,最好的激勵方式是股權激勵。
但是你從A輪、B輪、C輪下去,可以發給你員工的股權會越來越少,這個激勵機制會不可避免地逐漸削弱。
第四、人才的局限。
大家會覺得BAT不缺人才。
人才可能是不缺,但是缺領軍人物。
要打10場大仗,一定要有10個像林彪這樣的大將。
如果你只有5員大將的話,你只能打5場大仗。
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你派去的這個人,你認為是師長的料,但其實只有連長的水平。
第五,行動緩慢。
創業公司人少,什么事情在辦公室喊一聲,所有人都能聽到。
在大公司,首先要立項、匯報、討論、PK,一個項目流程兩個月都下不來。
2巨頭的長跑能力非常優秀開始可能并非領先,后來會一路超越 上面講了很多巨頭的局限,同時也要提醒大家,巨頭的長跑能力同樣也是非常非常優秀的。
因為對于任何一個行業來說,都有一個演進的過程。
比如安卓的應用市場。
幾年前,市面上有一堆應用管理APP,我們在騰訊的時候說怎么辦呢?把幾家排名靠前的應用管理APP都收購了,這樣間接拿到50%以上的市場份額,徹底壟斷這個市場。
但是后來我們討論了半天說,其實沒有這個必要。
因為應用管理APP,騰訊自己做是分分鐘的事情。
現在應用市場誰是第一?騰訊的應用寶。
因為在這樣的領域,騰訊有太多豐富的資源,有很長的長跑能力。
再比如說門戶網站,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以后,騰訊才開始做門戶,現在把原來的三大門戶遠遠地甩在背后了。
包括我們現在做投資判斷的時候,第一遍看,可能覺得不行的項目,第二遍看就開始想,這個事情應該怎么去演進。
2002、2003年左右,我覺得QQ這個小玩意兒沒有什么意思,那么小的一個面板,連放廣告的地方都沒有。
這是一個非常愚昧的判斷,當時我沒有看到QQ后面比較核心的東西。
只要有優質的創業團隊,產品都有可能往好的方面去演進。
3面對巨頭一定要打造護城河——長價值鏈、高用戶附加價值 面對巨頭,創業者要怎么辦?一定要打造產品的護城河。
如何打造?兩個方法。
第一,做厚長價值鏈、需要專業背景的行業。
騰訊、阿里、京東、百度,這些大巨頭的特點是什么?做的事情價值鏈非常短,非常薄。
為什么騰訊和阿里做不了滴滴打車?是因為價值鏈已經從線上到了線下。
滴滴打車在線下的價值鏈很長,行業環境非常復雜,你需要大量的行業經驗和行業背景,這種事情是平臺公司非常謹慎的,因為要花費大量財力精力,可能還不一定成功。
第二,做用戶附加價值高的產品。
為什么騰訊做不了大眾點評?2010年初的時候,大眾點評以一個億的美金估值去融資。
騰訊內部討論了幾個月,后來說美食點評這個事情也沒有那么難做,我們自己來做。
騰訊有個產品叫“QQ美食”大家知道嗎?不知道。
類似的事情阿里百度也做過,沒人做得起來。
就是因為大眾點評有非常長尾的用戶點評內容,這是非常難以復制的產品護城河。
所以創業一定要提防巨頭的演進能力,即便自己的產品是做在一馬平川的平原上,硬挖也要挖一條護城河出來。
否則,巨頭一腳踩過來就把你干掉了。
當河越挖越深,越來越寬的時候,可能連巨頭也難以跨越。
下一篇:失敗者羅永浩:我不會自殺,我只是需要一點時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起底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像石佛一樣的年輕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