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眼睛一睜一閉,我們創業的第一年——2015年就這樣沒了!這一年我們唯一的重大成果就是——還沒死,公司還在,團隊還在。
雖然大部分人已進入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狀態,但只要活著,一切皆有可能。
去年元旦過后,在第二屆青奧會組委工作兩年覺得眼界高了、見識多了,心也就野了,青奧結束后回原單位座不住啊,于是和幾個青奧會解散后無所事事之流,謀劃干點大事。
當時心氣高啊,哥幾個好歹都是互聯網領域混(日子)的,有政府干過的、有搞市場的、有央企技術經理等,然后很認真的開展“頭腦風暴”,才發現咱們也很牛啊——懂政策(從中央到本地各種鼓勵扶持政策攤一桌子)、有資源(各人名片夾拿出來一堆帶“總”的,且必須是網絡、投資、信息技術公司)、有技術(有央企技術大拿、還有自稱做過App且一堆朋友都干這行),我們不創業、不成功、不上市簡直天理不容啊!!然后就想主要業務方向,我第一句話就統一了思想,必須是O2O——社區O2O,豬都能飛起來的風口,我們創業志向就要高、眼光就要遠,我們要在互聯網最后“處女地”上開荒播種,重建互聯網生態格局。
當然,我們也不能太急功近利,也不要發展太快,力爭用兩到三年時間,能夠和某東、某團一樣,叫板BAT就行了。
經過這樣的“頭腦風暴”,最后忽悠別人的話自己都信了,于是辭職、組隊、創業,一氣呵成。
結果,就特么有了創業第一年。
。
。
情懷VS賺錢“情懷”這兩字,已被羅錘子玩壞了。
而且,網上一眾大V、公號苦口婆心、頓足捶胸告誡自己的粉絲:“請記住:好老板跟員工談錢,壞老板才跟員工談情懷談夢想。
” 本人也是嚴重鄙視拿“情懷”來出售、營銷,利用“腦殘粉”去賺熱錢。
但正因為創業缺錢,我特么必須和你談理想情懷。
理想情懷,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就是對以往生活各種不爽的提煉升華,以及對今后實現人生價值的向往和追求。
如果聽不懂我再解釋一下,就是“今天你對我愛理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以及“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如果不是富二代或超級學霸,那你創業動機基本上跑不出這個圈。
草根創業,團隊如果沒一點共同的理想情懷,我勸你還是回家洗洗睡吧。
有理想情懷,團隊才有凝聚力,才有通宵達旦玩命加班的原力,才能形成勒緊褲帶過日子的好習慣,才有各種試錯后仍不斷創新的倔強。
。
。
。
。
。
的確,理想情懷不能當飯吃,如果自己的都養不活,還特么談什么人生價值。
所心團隊要活下去,除了節流,還得賺錢。
但是,現如今互聯網創業環境險惡,BAT壟斷已成,某東、某團、某車等幾個新貴圈地攻城,風投也進入資本寒冬,每天都有創業團隊關門散伙甚至跑路的新聞,剩下的基本都在苦苦支撐。
如果這時候有個創業者告訴你他的創意多么牛掰,幾個月內就能賺到第一桶金,相信我,他不是個騙子,就是個傻逼。
我們撐過的第一年,在志向遠大、謀劃周詳、傾心盡力的主營業務——社區O2O平臺上,營收近萬,凈賺250。
為此,團隊還得在業余時間動員各種關系,接洽能扯上邊的各式業務。
今天做個網站、明天搞培訓、后天還能申請個政策補貼,七拚八湊,咬牙熬過來。
。
。
其實在社區O2O平臺上我們真的不為賺錢,大佬都在燒錢,我們也不可能賺到錢,我們就想以創新的方式提升用戶體驗,尋找機會重構O2O生態格局。
牛掰吧!高大上吧!我自己又信了。
其實,草根創業,情懷賺錢都不重要,合理的預期和良好的心態才是關鍵。
持續把產品做好,盡最大可能堅持,活的越久越接近成功。
當然,如果方向錯了,那也是無悔人生、風清云淡、海闊天空。
。
。
自己找地哭去吧!!!招人VS相面核心團隊齊了,開始招研發、做產品。
心想本市科教人才資源豐富啊,招幾個能干的程序猿不是難事。
收了幾個簡歷開始面試,然后就凌亂了。
基本都是90后,2、3年工作經驗的要價比我都高,還特關心工作環境、年假怎么休、加班多不多,再一聊,干過的公司比我都多,吃著碗里的還看著鍋里的,只要一點不爽就想跳槽,我特么能要你嗎。
有個3年工作經驗的帥哥,聊天發現還做過類似項目,真心想留他,于是盛情邀請加入團隊,什么聯合創始人、股票期權以及各種理想情懷萬箭齊發,但每每我停下來抽口煙或喝口水的時候,帥哥總以無比冷靜的語氣提問,“加班費怎么算?”,“有誤餐補貼嗎?”,“公司有高溫費吧?”。
。
。
。
。
。
;在考慮如何回答這些我都沒想過的問題時,忽然感覺心里有一萬只草泥馬在奔騰,這貨是故意來玩我的吧?再這么聊下去,估計我錢包里僅有的兩百塊錢也保不住,他留下還不禍害全公司的人。
借口有事果斷端茶送客。
第二天,這帥哥還真的打電話到人事問公司年終獎是1個月還是3個月工資,人事問我如何回復,我說:“這貨特么就是來打劫的,再打電話就報警!”還好,踏實肯干、好學上進的年青人還是大有人在。
但草根創業團隊,人力成本控制不好,很容易出現大規模人員變動,導致隨時垮臺歇菜。
所以要在幾十份簡歷中找到時特別合適的研發人員來補充團隊的短板,絕對是挑戰創業者情商的事。
最初的幾個月,我面試了差不多30個人,從技術牛人到實習生,從開著寶馬來玩票的美女到坐著高鐵從另一城市趕來的學生團隊,懷揣各種追求,大部分還是滿靠譜的。
愿意來的其實我都想要,但只能找最合適的。
要怎么才能做到?一開始就是憑感覺,看誰順眼就想招誰。
但慢慢的發現這特么是有講究的。
為什么順眼,首先是價值觀、性格差不多,有目標、有韌勁、不矯情、不小氣,第二是興趣愛好相似,就是品味差不多,沒什么重口味的癖好,第三是有一定工作能力,太差的我也看不上,第四就是有團隊精神,肯相互抬轎子。
總結出這幾點,到后來再面試我基本看一眼就有50%的把握是不是我們的菜,聊三分鐘就能定要不要。
因為看面相,女生如圓臉、嘴大、柳葉眉,最好呆蒙型,男生方臉、大眼、厚唇,看起來挺講義氣的那種,符合要求的概率很大。
就這樣,我們也組了20人的團隊,其中也撿了好幾個寶,都在挑大梁。
當然,在別人看來,這團隊整個就是烏合之眾,但我們也要做有創新、有拚勁、有擔當的烏合之眾。
因此,學學相面吧!因為“相由心生”——聽著就覺得好有道理。
技術VS市場現在很多創業成功或失敗者在經驗分享時,大部分都教導我們,市場能力更重要,創意、技術都不關鍵,能把產品占領市場化才是核心。
創業前我也臨時抱佛腳苦讀無數創業導師的雞湯,對此深信不疑。
創業開始后,創意有了,方向定了,產品怎么做?外包還是自己搞?當時自以為聰明,既組隊搭核心,又將一部分功能外包,雙管齊下,一步踏上正確軌道,盡快走上人生巔峰。
。
。
。
。
。
現在回頭看看,不管你怎么選,都會遇到各種讓你無法想象又哭笑不得巨坑。
技術不是問題,它特么是個大難題。
說技術不是問題的,要不就是技術控,本人牛掰,要不不差錢,請得起牛人。
咱這樣錢不多、牛人少的團隊,技術開發就是面臨第一道生死攸關的坎。
我們本來方向是運營,按理外包合適。
但做的是社區O2O平臺,垂直功能多,需求變化快,如果全外包最后肯定控不住,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研發團隊。
這決策應該沒錯,但自己做產品,其中的技術難題層出不窮,有的直接影響到運營推廣。
舉個栗子,我們的應用上線后使用還算流暢,但后來發現有的手機特別卡,試了半天總結出安卓5.0以上都這毛病,找原因吧。
。
。
呵呵,到現在也沒找到!技術總監已咬碎牙準備換框架了。
還有與外包團隊的對接和功能整合,絕對是件麻煩事,有時覺得應該都明白就是少說一句話,回頭就差點在會議室打群架。
幸好我們技術團隊還是滿能拼的,自己挖個坑,然后含淚徹夜加班再把它填上,雖然進度慢了點,但我已感覺到一股牛氣開始彌漫在燈火通明的工作間。
當然,市場運營同樣重要,在技術成熟的前提下,甚至更加重要,有多少創業團隊死在市場競爭和資本寒冬下,你算得過來么?現在互聯網創業這個市場,特么已變成屠宰場了,不燒錢不補貼都不好意思說是互聯網公司,這幫大佬憑著已形成壟斷,憑著大量人才和資本,成為不折不扣的創業殺手。
。
。
。
。
媽蛋,說多了都是淚,我特么就不燒錢(也沒錢燒),我們就找些大佬們不屑一顧或還沒想到的渠道,扎扎實實的慢慢推廣。
。
。
。
。
。
嗯,如果哪個大佬、風投愿意投點讓我們燒,那這個殺手還是不太冷滴。
。
。
。
管理VS感情管理是門藝術。
創業團隊要管理,也要感情。
創業者如何把握,真的只可意會了,但核心是盡可能減少溝通成本,保護員工積極性和創造力。
創業第一年我還沒和員工發過火,雖然也有員工出現工作懈怠,甚至還會有慢慢不鳥我的情況,但我想紅個臉發個彪并不能解決問題。
關鍵是要大家明白,都上了賊船了,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解套。
遇到這事我會和他們聊天,講感情,無話不談,也幫著分析工作中的難點,商量下一步推進計劃。
挺管用,一般都會踏實干幾天,然后我在搞一些獎勵措施,哪就更管用了。
當然,如果出現重大錯誤,還是要有管理手段的。
我的管理方法就是,不說話,用小本記。
不說話是因為事一出,當事人基本都知道錯在哪,也會第一時間彌補,我再說只會再添亂。
用小本記不是為秋后算帳,而是當作重點工作記下來,立馬制定措施,堅決杜絕一個坑里摔兩回。
創業剛開始時,團隊人少,感情就是管理,不要多想什么制度、規定,浪費時間。
但人多以后,再談感情你自己背不過來,別人也覺得你假(虛偽),適當的管理必不可少。
但光有企業管理制度、規定并不一定有用,首先要把自己整牛掰了,技術、市場、運營多少都懂點,都有些資源,讓大家都覺得項目挺靠譜的,第二是要有開放的心態,要聽得進反對意見,能讓員工產生信任。
第三才是合理的規章制度,讓大家執行起來不太費勁。
歸結到一點,創業者是整個團隊的榜樣,你努力10分,其他成員才會努力到9分,團隊的風格都是創業者的風格決定的。
創業第一年,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從一睜眼忙到半夜,一秒不停瞎忙活,太特么累了。
一開始還會被自己所感動,咱在追逐理想、咱在努力拼搏、咱要財務自由、咱在改變世界。
現在想來都特么扯淡,感覺是每天一醒來,就會想到老子今天還有一堆事要做,因為忽悠來團隊還等著要養活,合作伙伴還等著你兌現承諾,想停都停不來、也不敢停下來。
每天晚上都在加班,從全局規劃到各種細節,什么事情都得親力親為,其實大部分事做了也沒什么效果,都特么只是刷個存在感!然后家里也顧不過來,孩子不聽話、老婆不幫忙、父母還挑刺,各種不順一波接著一波,站著硬挺吧。
。
。
。
。
。
如果萬一不小心,我挺住了呢。
。
。
。
。
。
那我也是有故事的人了,嗯,聽起來好像還滿屌的!創業不是開玩笑,等待你的困難絕對是在網上看不到的。
現在是大眾創業時代,有多少人特別是青年學子激情滿懷,豪情萬丈想去創業,都跟打了雞血一樣,誰攔跟誰急!但創業也是講天時、地利、人和的,如果霸王硬上弓,那是對你的家人、合伙人還有團隊的不負責任。
另外,對大部創業者來說,還要有及時自裁的判斷和勇氣,不要等彈盡糧絕才承認失敗關門,這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總要給自己留點東山再起的資本。
我就不準備一條路走到黑,如果我覺得方向出了問題,我會及時止損,一定會給團隊留下打車回家的錢。
。
。
。
。
。
只要團隊信任還在,你也許能成為打不死的小強!!!經驗送你,換一次轉發,幫我渡過創業第二年。
。
。
。
。
。
下一篇:蘇河匯創始人:創業艱辛但很上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五年后的我一個創業者的獨白與自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