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文/楊震凱“嘔凸嘔”是我打字的時候輸入法聯想出來的,看著可笑就不想改了,顧名思義就是移動互聯網非常火爆的O2O。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楊震凱,微信公眾平臺的手機版“自媒體管家App”就是我們團隊做的,我們的App用戶多為B類用戶,所以我做的是2B產品(注意不是“二逼”),App的用戶量在40萬左右,去年年底拿了一輪IDG資本的投資,下一輪融資正在洽談中...恩,吹完這段牛皮我好像舒服多了,下面我們正式進入正題。
趕上了O2O熱潮其實在這個App創業之前(1年前),O2O是非常火爆的,當時我也經歷了兩次校園O2O的創業,一開始是和朋友一起做校園信息的App,一心想把所有的線下海報,社團活動,學校通知等等內容全部都搬到App里面去,但是由于主動去采集各個社團的活動信息非常困難,線下獲取用戶的成本極高(最高可能一個用戶的費用高達10元),而且我們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只能用錢砸,這也太傻了吧,我不能忍...巨頭砸錢,地頭蛇緊逼于是我開始把方向轉移到了校園O2O訂餐平臺,“外賣小王子”就此誕生,當時餓了么還沒有打價格戰,學校里的外賣也都是非常傳統的電話訂餐,我們吸取了上一次做App的經驗,這一次做的是微信公眾號的開發,用戶可以不用下載App就能點餐,這使得用戶的使用成本瞬間降低很多,“外賣小王子”也是火極一時,主打上課點餐,下課直接吃,學生很喜歡。
最高時,整個大學將近一半的學生都在用我們的平臺點餐,但在擴展多個大學時我們遇到了餓了么補貼,地頭蛇競爭等等棘手的問題,所以“外賣小王子”也是沒有持續下去。
為什么失敗?這兩次失敗的O2O創業經歷,我對O2O開始抱有了很大的敬畏之心的,我開始反思,為什么我做不成O2O,到底問題出在哪里?在理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說說我個人對O2O的理解。
為什么O2O會火?O2O火爆和過往商業社會的信息不對稱是密不可分的,過往人們的知道成本很高,信息傳遞不及時,連接成本高,買的沒有賣的精,這些信息不對稱在互聯網下創造了無數商業價值,其中一部分被淘寶的C2C顛覆了,沒有人可以敢漫天要價了,連接成本高和信息傳遞不及時被QQ解決了。
而線下服務業還一直是空白,這也是O2O為什么在近兩年風生水起的原因。
O2O本質上首先是解決信息不對稱,其次是幫助商家預售服務,快速回籠資金,降低營銷成本,方便顧客挑選合適的服務balabala...現在又逐漸延伸到共享經濟(租車租房),技能交換(美甲,美容)等等的帶有C2C性質的O2O。
對線下缺乏了解回過頭來,我們做校園O2O點餐,方向上我認為是沒什么錯的,之所以做不好是因為,我們對線下缺乏了解,也缺乏敬畏之心,以為自己是學生就一定會了解學生的痛點,自信過頭。
我們在做“外賣小王子”點餐平臺時,線上的產品開發,營銷,運營可謂一氣呵成,而到了線下,在和商戶談判,規劃送餐時間和路線,早餐預定,最大化送餐效率,消除學校校領導不滿等等問題的時候,就遇到了重重阻礙。
這些都是我們90后特別不擅長的,拓展線下不僅僅會使團隊變得很重,還會遇到各種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一下子打消了我的創業熱情。
90后還不適合做O2O,發展方向不明說到這里,其實我認為大部分O2O項目都是90后不適合去做的,比如家政,旅游,簽證,租房,快遞,社區,幼教,家裝,洗衣,餐飲,寵物,醫療,汽車,母嬰,招聘等等的O2O大品類,都是90后最不熟悉的,而這些品類在70,80后看來就是每天都要經歷的事情,因為他們更多的是已經成家立業,在生活經驗上高出90后一大截的人,打破這些信息不對稱,應該是80后主導更合適。
而校園O2O這個市場又是極不穩定,雖然是90后更有優勢,但是大學校園面臨“大一的新生拓展,大四的用戶流失”和“地頭蛇過多難以壟斷”的兩大問題,人人網似乎也沒能找到最后的解決方案,或許這個所謂的校園O2O,也只能是往SNS方向發展吧。
綜上所述兩次失敗的創業經歷,讓我對O2O心生敬畏。
我對線下還不夠了解,處理不好復雜關系。
90后還不適合做O2O,他們還沒好好體驗過生活。
我不知道校園O2O的商業模式在哪里。
下一篇:馬云寄語香港青年:你們創業要趕上我,十到十五年就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O2O創業者自述半年如何燒掉幾百萬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