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電影口碑崩塌的窘境,票房神話丟失的挫敗,上市轉板的困境,股權轉讓的無奈……這一切,讓舞臺上的開心麻花在讓人捧腹后,顯得有那么些心酸。
《李茶的姑媽》遇冷風波還未過去,開心麻花又因為遭股權轉讓的問題受到關注。
10月10日,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將擁有的開心麻花共計11.33%的股份在北京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轉讓底價6.12億元,支付方式為一次性支付。
當西虹市首富大賺的光景才過去沒多久,新的電影作品卻沒有接力成功,IPO困局未解,股權又被轉讓……從2003年沒錢沒資源沒地位的小劇團,到今天有望扛起中國“喜劇之王”大旗的超級IP,開心麻花這15年來幾度大熱,也始終起起伏伏。
創業15載,從只能賣出7張票到全民IP人們只知沈騰、馬麗、艾倫,卻不知田有良、遇凱、張晨,這三位是開心麻花前身“北京自由元素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創始合伙人。
2003年,這三個來自不同職業的年輕人聚在一起,各自出資10萬元成立了元素影視,想從創作原創作品入手,為大眾帶來點兒歡樂。
在此之前,田有良是中央戲劇學院的老師,遇凱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后在做出版,張晨個從業經歷更遠一些,他彼時經營著建筑設計公司。
他們集合起了北京的話劇圈子里出來了一批主要以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生為主的“80后”團隊,沒錢沒名氣,但各個懷揣著表演夢想,在在北三環附近的一個小劇場開始喜劇創作。
公司開起來了,經驗不足的他們,在創業初期遇到了很大的問題。
2001年時田有良在中戲導演過一部《翠花,上酸菜》的小成本話劇,票房很好,還掀起了舞臺劇惡搞的浪潮,2003年,開心麻花的第一步話劇也是延續此種風格。
但或許也是天意如此,《想吃麻花現給你擰》剛剛開始拍攝,因為2003年的非典而無法取景,一度擱淺。
好不容易正式開始演出了,他們直接租了中央戲劇學院的千人劇場,還一次性預定了40場演出,結果,不便的交通地理位置,再加上新團沒有太多曝光度和話題度,《想吃麻花現給你擰》首輪40場演出全賠了,最慘的一場是他們全場只賣出去了7張票。
當時民營劇團更多會選擇200來人的小劇場,資金尚不足的開心麻花根本無法吸引到那么多的客流量,現在回想真是一種悲壯的心酸。
后來,開心麻花換了地理位置優越的海淀劇場,仍然是千人場,因為張晨相信大劇場能容納更多觀眾、快速培養起商業環境并建立口碑,而更大體量的受眾規模,也意味著也更具商業價值。
終于,《想吃麻花現給你擰》火了,開心麻花也找到了自己的主要用戶群體——熟悉互聯網語言的白領,喜歡看喜劇來排遣日常壓力。
到了2008年,開心麻花上映了4部話劇,此后更是每年至少兩部新劇的產出;2010年,開心麻花第一個子公司在天津成立,隨后開心麻花在上海、深圳、成都、山東等地的子公司相繼成立……對于開始麻花來說,最大的轉折點,應該是2012年央視春晚后的聲名鵲起。
能上春晚靠的絕非運氣。
一次央視舉辦某比賽,開心麻花團隊非常重視,特別努力地展現自己,盡管結果不如意,他們卻得到了央視幾位導演的欣賞,并在此后連續四年登上春晚舞臺。
回想2012年春晚,開心麻花先是以“王寧、常遠、艾倫為第一團隊”吸引了觀眾們的視線,后來,又以“沈騰馬麗為第二團隊”表演小品《扶不扶》,徹底打響了開心麻花的品牌。
再后來,開心麻花的話劇、原創音樂劇、電影都一片好評,特別是《夏洛特煩惱》一炮而紅到《西虹市首富》的票房神話,開心麻花的電影喜劇稱得上自成一派。
一切看起來都恰到好處。
只是,今年以來,開心麻花先是喜憂參半,接著就好像“開心”不起來了。
失掉高增速的估值,股權轉讓的無奈這一次,按照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轉讓底價來計算,開心麻花目前的估值為54億元,比2016年時就達到的50億相比,僅僅多出了不到5億。
而2013年,當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投資開心麻花時,后者的估值僅僅為3億元,此后不到3年,開心估值飛升至50億。
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當時投資不到5000萬元,獲得了開心麻花15%的股權。
在他們投資后,2015年,開心麻花又獲得了微影資本和正心谷創新資本的投資,直至2015年掛牌新三板后都沒有再引進外部資本。
2016年9月,在開心麻花即將沖擊IPO之際,北京鳳凰富聚投資管理中心以13.89元/股的價格入股,成為開心麻花目前第十大股東。
而目前開心麻花的股權結構:法定代表人張晨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48.33%;此次出讓股權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11.33%;北京開心兄弟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為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11.11%;其他股東的持股比例均低于10%,公司董事、總經理劉洪濤持股比例7.68%,公司董事遇凱持股4.03%。
援引數娛夢工廠采訪某位傳媒分析師的分析:股權轉讓也不能說明太多問題,也許僅僅因為基金本身資金到期,謀求退出,可能有些基金等不到它IPO那么久。
但也有券商說:“公開掛牌說明私下轉賣沒有人接盤,只能通過這種掛牌的方式來轉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開心麻花幾位頭部藝人均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上海兜寶影視文化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為沈騰獨資企業;上海石礁影視文化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為艾倫獨資企業;上海花松影視文化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為馬麗獨資企業;上海木喆影視文化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為常遠獨資企業。
而這幾間工作室,是開心麻花財報中為“采購內容”的支出項里,花費金額前四的供應商。
截至2018年6月30日,開心麻花資產總計106989.3202萬元,負債總計18995.4278萬元。
今年上半年,開心麻花實現營業收入3.41億元,凈利潤4345萬元。
IPO轉板困局《李茶的姑媽》口碑一瀉千里,加上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公開股權轉讓,人們的視線又回到了今年3月,開心麻花準備沖擊話劇第一股,卻在準備了近十個月之后,撤回了IPO上市申請,準備進行股權結構的重新調整。
2015年12月29日,開心麻花正式掛牌新三板,成為話劇第一股,2017年1月9日開心麻花卻又發布公告,對外表示公司已計劃啟動創業板IPO。
此后,2017年6月16日,開心麻花向證監會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2017年6月30日證監會正式申請受理”,并按規定于7月3日暫停了新三板股票轉讓交易。
這一次IPO,開心麻花原擬募集資金7億元,用于戲劇、電影和補充流動資金三個項目。
然而9個月后,開心麻花決定終止IPO,對于終止IPO的原因,開心麻花表示是公司擬進行股權結構調整,但具體如何調整則沒有披露。
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消息,此次終止或許并非開心麻花主動提出,更多可能來自于監管層的壓力,“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中介機構人士表示,開心麻花終止IPO的原因主要是來自證監會的“勸退”,但從其披露的業績數據來看,具體“勸退”原因也許不是凈利潤層面,更多可能是類似于內部控制這些規范性問題。
”據說開心麻花也正在考慮赴港上市的可能性,而股權結構的調整正是出于這一考慮。
中斷IPO影視公司又何止開心麻花一個。
此前,新麗傳媒也曾因股權調整而終止IPO,今年3月11日晚間,光線傳媒曾披露公告稱,以超過22億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新麗傳媒27.64%股權轉讓給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后者隨后宣布暫時放棄正在進行的IPO。
有些意思的是,《夏洛特煩惱》背后除了開心麻花,也離不開新麗傳媒的功勞。
據說《夏洛特煩惱》欲開拍前,開心麻花CEO劉洪濤找到了有多年交情的新麗傳媒董事長曹華益,后來又引入了騰訊視頻、萬達等的加入,《羞羞的鐵拳》也是聯手新麗傳媒的作品,并且由新麗傳媒負責宣發和推廣。
結語電影口碑崩塌的窘境,票房神話丟失的挫敗,上市轉板的困境,股權轉讓的無奈……這一切,讓舞臺上的開心麻花在讓人捧腹后,顯得有那么些心酸。
但可以肯定的是,十五年并不是結束,中國的喜劇市場更是剛剛開了頭。
下一篇:一次成功的創業,至少需要10年! 再不開始就來不及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個人創業經歷感悟,迷茫的可以看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