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1年2月22日,百思買宣布關閉在中國內地的9家門店以及在上海的中國零售總部。
從躊躇滿志、顧盼自雄,到偃旗息鼓、轟然休克,百思買中國高層將關店的原因歸于自己的模式不夠適應中國市場。
百思買中國區總裁宋大衛感嘆:“我從未在價格如此敏感的市場上工作過。
”百思買對北美成功經驗有著強烈的自信與固執,但最終難逃水土不服的命運。
百思買在擴張網點時并未充分考慮中國實際情況。
并且對自己在北美的銷售模式過于自信。
百思買的失敗,實質是掉入了本土化的陷阱。
一、百思買集團簡介 (一)公司介紹 百思買是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零售、分銷及服務集團,包括零售、音樂之苑集團、未來商場公司、以及熱線娛樂公司、五星電器等。
百思買在北美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著眼于企業展望、使命和價值觀。
百思買名列全美《財富》200 強第66位,全球500強企業第142位。
百思買的發展宗旨是:以物美價廉、易于使用的高科技娛樂產品提高生活品質。
百思買堅信:遵循企業展望,執行企業使命“幫助顧客將科技與生活完美結合。
” (二)百思買的銷售模式 百思買的銷售模式是開放式柜臺,設立概念店,建立互動數碼娛樂體驗中心,同時廢除了銷售人員工資與銷售額掛鉤的待遇體系,讓銷售人員無銷售壓力,以便更好地照顧顧客,用這種體驗式服務來吸引消費者。
以百思買乃至許多強調服務優勢回避價格問題的廠家或者商家來看,服務是有價值的,也是能帶動銷售的。
這種觀點沒有錯,但他們忘記了,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即便如上海這種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區,再怎么認可服務有價值,以精打細算著稱的中國老百姓都不會這么大方。
想要依靠體驗式服務來吸引消費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管是否收費——如果免費提供體驗式服務,那就無法阻攔消費者體驗后轉身去價格低的地方購買。
如果收費提供體驗式服務,且不論是否可行,只要收費,以國內的消費習慣來說,就必然不會前來購買。
所以,國情注定了“體驗式服務”銷售模式的不可行。
所以百思買最終只能敗走中國,不是體驗式服務這種銷售模式不好,而是它太超前,超越了中國消費者的承受能力。
百思買的敗走,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唱響了體驗式服務銷售模式的挽歌。
盡管還有萬得城在,但誰也不知道它是否能堅持下去。
盡管還有蘇寧、國美這些連鎖家電賣場,但在那里,消費者是無法真正享受到體驗式服務。
二、百思買網點擴張戰略 (一)百思買區域擴張戰略 區域擴張戰略就是網點空間布局戰略。
百思買采用的是圈地模式。
僅在上海就開設了6家門店。
將可能開設的門店數量盡量開完,再尋找另外的開店區域,以便充分挖掘該區域的市場潛力,發揮資源整合優勢,減少后勤服務成本,增加宣傳效果,達到獲取規模效益的目的。
(二)百思買網點擴張路徑 1、自建 百思買通過自身力量逐步拓展市場,采取開設直營連鎖店的形式。
新的連鎖店按照企業統一的模式運營。
但是,百思買采取直營連鎖店的形式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另外,采取連鎖店的形式會使得發展相對緩慢。
百思買總部需要對新區域市場有一個了解、認識、把握的過程,當地消費者需要時間了解、接受新的進入者。
2、并購 百思買集團選擇注資方式進入中國,以獲得51%控股權向五星電器注資1.8億美元,并最終將以3.6億美元獲取75%股份。
這其實也就意味著百思買將按照“中國模式”來經營中國市場。
根據最新發展規劃,2011年五星電器計劃開設40—50家新店,這將會使百思買控股的五星電器門店在2012年達到210家左右。
自五星電器被收購后,百思買便采取“雙品牌”戰略。
這樣更容易使百思買進入中國市場。
并且可以利用五星電器原有的人力資源,減少投資成本,加快擴張速度。
(三)百思買的SB(scrap and build)戰略 SB即剪裁與重建。
百思買在中國經營不善產生危機時,管理層果斷決定退出中國市場。
對于連鎖企業來說,規模上不去,只能提高單店盈利來攤薄成本。
遺憾的是,百思買兩者都沒做到。
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分析,百思買“買斷經營”和自聘銷售員的零售業態,使得他們的開店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在國內的家電零售連鎖店存在兩種模式,一是以國美、蘇寧為代表,以向廠商收取賣場租金為主,其余的店面裝修、具體銷售等事宜均由廠商自行解決;二是以百思買為代表,更類似經銷商的角色,自己負責采購銷售,以賺取商品差價為主。
但與前者相比,百思買的模式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并且也不受國內家電廠商的歡迎。
三、百思買選址分析 也許百思買進入中國就是他擴張戰略的失誤。
雖然他剛進軍中國時將店鋪地址選在上海這個人均收入較高的地區。
但他忽略了中國的大國情。
百思買中國內地首家門店選址在徐家匯江山大廈,花了4億元買下4層店鋪,共8000平方米。
距此100—200米的地方,曾是國美電器寶良店所在地,2004年9月國美因經營不是很理想而退出;而在江山大廈斜對面,第六百貨、匯金廣場以前都銷售家電,最后因生意不好都相繼轉型退出。
百思買以經營數碼通訊類產品見長,但江山大廈已被宏圖三胞、太平洋數碼廣場、百腦匯、美羅城包圍,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百思買關店之后,當被詢問在中國市場獲得哪些教訓時,百思買高層回答:“價格、價格、價格!”筆者認為,將自己的失敗歸結于中國消費者“要價格不要服務”,某種程度是在推卸責任,說明百思買至今沒明白自己輸在哪里。
中國并不是沒有消費能力,而是百思買在進軍中國市場時沒有充分了解行情,及時改變自身的銷售模式。
百思買在網點擴張的路徑上采取直營連鎖和并購的方式并無不妥,但是在選址上存在明顯的失誤。
外資零售業的主要優勢還是管理模式,在經營模式上,則應更多參考本地的實際,放手讓本地人經營。
很多在華失敗的外資零售企業,恰恰在管理模式和業務經營模式的“收與放”上搞顛倒了。
下一篇:開店指導:茶餐廳怎樣選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開店選址技巧全攻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