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9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阿里巴巴將于本周五在紐約證交所正式掛牌上市。
鑒于該股有可能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IPO,必然會有一些相關的人和企業會在這樣聲勢浩大的上市計劃中成為最直接的贏家,或輸家。
以下便是《時代》財經版列舉出的,阿里巴巴IPO中受影響最大的5個贏家和輸家:贏家:1. 馬云、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以及CEO曾是一名教師的馬云,成功轉型成為中國互聯網大亨后,已不需要再追求阿里巴巴IPO在交易首日出現漲勢如虹的局面了。
他已經是中國最有財富的富豪,根據彭博數據顯示,馬云的資產如今已接近220億美元。
馬云持有阿里巴巴集團9%的股權,因而任何在IPO之后的股價增長,對其個人財富來說也都將只是冰山一角。
馬云真正的勝利是在與權利的保留。
因為中國政府禁止外國資本控制國家戰略性資產,因此阿里巴巴的IPO采用了非典型、非常規的股權結構。
也正由于這種結構,阿里巴巴的投資者不會像Facebook的投資者一樣,購買股票并不等同于獲得了公司的控制權。
馬云和其合伙人將繼續控制著阿里巴巴集團及旗下全部資產。
不過購買阿里巴巴股票的投資者有權分享該集團的利潤分成,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是通過一家注冊于開曼群島的控股公司,這種結構關系亦被稱為VIE(可變權益實體)。
其實最大的亮點在于,通過上市,馬云從資本市場之間獲得了250億美元,而同時其又并不像其他公司上市那樣,需稀釋手中的股權,失去對公司的控制。
簡單地說,阿里巴巴上市,馬云如同贏得了六合彩頭獎。
2. 軟銀創始人兼CEO孫正義孫正義現在成為了日本首富,根據《福布斯》的數據顯示,其個人資產已達到約200億美元。
而這其中最應該感謝的,正是投資阿里巴巴這一歷史性決定。
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并達到高潮時,孫正義向馬云剛剛創立的公司投資了2000萬美元,并鼓勵后者要堅持度過困難時期。
這筆投資是明智的。
孫正義的2000萬美元如今在不到15年的時間里已增值到550億美元——也因此孫正義在日本有了“日本比爾蓋茨”的美譽。
這筆受益很好的彌補了孫正義在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時蒸發掉的700億美元資產。
3. 軟銀和Sprint很多人都將注意力放在了“雅虎持有阿里巴巴五分之一股份”這個話題上。
然而我們都忽視了日本軟銀集團持有阿里巴巴三分之一以上股份的事實。
對于軟銀來上海,持有阿里巴巴股份將可幫助該公司吸引國際投資者,以一個非直接、更多樣化的方式來投資中國公司。
除了大幅持有阿里巴巴股份外,軟銀也是日本手機市場的主要運營商之一,并在全球范圍內持有多家科技和媒體企業的股份,其中包括美國移動運營商Sprint 70%的股權。
如今日本軟銀將獲得大筆現金可用于戰略性收購,以進一步強化Sprint的市場地位。
4. Snapchat完成IPO后,阿里巴巴集團將擁有250億美元可用于收購。
華爾街和硅谷甚至以為此羅列清單,尋找最合適的對象。
其中名列前茅的有“閱后即焚”社交應用Snapchat。
盡管有消息稱兩家公司就少量控股的談判已于一個月前結束,但這很可能是因為阿里巴巴要為IPO路演做準備,以及Snapchat希望從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等投資者手中再融資2000萬美元的原因所致。
Snapchat目前市場估值約為100億美元,阿里巴巴仍然有充裕的空間參與到其中。
不過阿里巴巴并非是唯一一個擁有雄厚資金并覬覦Snapchat的公司。
傳言顯示,Snapchat已經拒絕過Facebook收購要約一次,而微軟也在研發類似功能的產品Windup,因此也有可能實施戰略性并購。
但不管怎么說,只要阿里巴巴存在收購的可能,Snapchat的價格就只會越來越高。
5. ShopRunner阿里巴巴對大量美國小企業進行了小規模投資,其中包括搜索引擎Quixey、短信服務Tango,以及交通應用Lyft等。
但向在線快遞網站ShopRunner投資2億美元則最引人注意,這或許反映出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意圖。
阿里巴巴如今持有ShopRunner網站39%的股權,而后者目標則直指亞馬遜。
ShopRunner可以被看作是一個虛擬購物商場,里面提供了多家知名實體零售商,如Brooks Brothers、Neiman Marcus以及Eastern Mountain Sports等的購物選擇。
與亞馬遜Prime服務一樣,ShopRunner會向用戶收取平價年費(目前為79美元),以換取全年免費的“2日快遞”服務。
Quarts報道指出,ShopRunner的服務與阿里巴巴旗下天貓網站近似,后者也是收取年費并對每一筆交易進行小幅抽成。
如今ShopRunner已被拿來與亞馬遜相提并論,憑這一點,阿里巴巴有可能會改變態度,轉而全面收購以給予最大支持。
ShopRunner將有可能成為阿里巴巴天貓網站的美國版本。
輸家:1. 雅虎沒錯,雅虎擁有阿里巴巴五分之一的股份,這價值大約350億美元。
擁有如此比例的股份,仍被視為輸家,是因為雅虎與阿里巴巴存在協議——前者必須在后者IPO時出售手中27%的股份——而當雅虎賣出阿里巴巴股份后,該公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就降低了——阿里巴巴持股在今年已一度成為投資者購買雅虎股票的最大理由之一。
沒有了阿里巴巴這支增長型股票后,雅虎投資者的焦點將會很快凝聚在CEO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 的身上。
投資者會希望梅耶爾能理智的利用阿里巴巴投資回報,做出有利公司的收購決定。
不過雅虎以往的收購記錄并不輝煌。
10億美元收購Tumblr就已經被證明是個失敗的教訓。
2. 騰訊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公司將會是阿里巴巴多個業務的直接競爭對手,涉及領域從在線廣告到電子支付等。
直至目前,騰訊公司還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市值大約為1500億美元——不過這一格局,在周五將會隨阿里巴巴的上市而迎來歷史性改變。
3. Uber在美國,阿里巴巴已向Uber的競爭對手Lyft注資2.5億美元。
而與此同時,阿里巴巴也在中國對打車服務應用“快的”進行了大筆投資。
這對Uber而言不得不認為是一個威脅。
看看《財富》在近期做出的報道,“快的”從零用戶增長至如今的1億用戶加100萬司機僅用了短短兩年。
4. 納斯達克納斯達克過去被認為是熱門科技股的代名詞,譬如Facebook、谷歌等。
但隨著兩年前同樣萬眾矚目的Facebook IPO出師便遭遇不順后,納斯達克的光輝已不復存在。
阿里巴巴選擇在紐交所掛牌而不是納斯達克,這并不令人意外。
而根據路透社的報道,阿里巴巴高管們確實對納斯達克能否處理210億美元規模的IPO存在疑慮,因為兩年前他們在Facebook上就沒有做好。
5. 百度百度是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并一直是美國投資者最喜愛的中國概念股之一。
根據Business Insider的數據,百度股票去年被列為美國投資者持有情況最為廣泛的中國ADS。
然而,隨著阿里巴巴的上市,這一局面又將會改變。
阿里巴巴不但是市值更大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在業務上也是較百度更加多元化的企業。
下一篇:中國快遞行業繁榮的背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國農產品電商的十個“虧損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