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備受關注的消費者“后悔權”將寫入法律。
昨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首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草案規定: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內退貨。
據了解,這也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近20年來的首次修改。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目前大多數電商企業的服務規定已超過法律標準,只是對小賣家執行有難度。
法律保障“7日退貨”草案中規定:“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內退貨,但根據商品性質不宜退貨的除外。
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貨物之日起7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價款。
”北京商報記者昨日登錄各大電商平臺看到,京東、蘇寧易購、易迅網、凡客誠品等電商平臺的退換貨服務標準均符合或高于草案中規定的7日。
如京東表示,無質量問題商品可在7日內退換貨,易迅網及蘇寧易購可以在7日內退貨、15日內換貨,凡客誠品則承諾自商品簽收之日起30日內可以辦理退換貨。
上述平臺均表示,在自由配送范圍內,退換貨服務會由物流人員上門取貨。
具體細節難統一北京商報記者昨日發現,雖然各家電商都推出免費退換貨服務,但在附加條件、品類限制等方面各不相同。
如手機、數碼相機、食品、母嬰用品及個護化妝等商品無質量問題不接受退貨;原包裝打開、包裝破損不接受退貨;鉆石、黃金、手表、珠寶首飾及個人配飾類產品不接受退貨;貼身用品如內衣褲、文胸、內衣套裝、泳裝、襪子等一經簽收非質量問題不予退換貨等。
但也有企業的退換貨標準十分“另類”,如聚美優品保證“30天內即使開封使用也支持退換”。
有電商企業負責人表示,企業的附加條件肯定都在合理的范圍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條件下,在售后服務層面出現霸王條款無異于把用戶推向競爭對手。
然而,該人士認為“開封退貨”等做法屬于電商的“過度服務”,因為開封后已經影響了二次銷售,對企業長久發展不利。
在拉手網副總裁司新穎看來,草案的發布對行業門檻的提升有益,但相對滯后。
“拉手網早已推出隨時退款服務,在團購領域,幾乎所有大中型團購企業都有過期退款、隨時退款等退款政策。
”退貨運費險應推廣業內人士認為,在大型B2C電商普遍做到“7日退”的同時,占據網購市場大半份額的C2C電商的賣家卻因為利潤微薄而難以推行。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隨著退貨運費險在去年“雙11”期間的推廣,該局面有望破冰。
退貨運費險目前在淘寶網和天貓中已經出現,消費者在下單時花0.5-1元投保,就可在退換貨發生時投保5-10元的物流費用。
在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部副主任趙萍看來,在退貨運費險推廣后,C2C企業實施7日內無理由退貨也不難,“有時候網購商品到貨后不滿意,退換卻要自己支付郵費,這常常會讓網購族堵心,目前一些電商推行退貨險,即消費者在網購時花很少的錢購買一份保險,如果要退貨,保險公司就會承擔這筆運費”。
趙萍同時認為,7日無理由退貨不應包括食品、藥品和化妝品等特殊商品。
2011年4月,商務部曾發布《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規范》,鼓勵網絡購物平臺設立“冷靜期”制度,允許消費者在“冷靜期”無理由取消訂單。
但與“后悔權”相比,網購冷靜期并未規定具體時間,而且屬于推薦性規范,并非強制要求。
北京商報記者李子君崇曉萌
下一篇:唯品會持續盈利:電商競相效仿“特賣模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外貿電商為何是一門悶聲發大財的生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