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新一代的互聯網江湖里,簡晶的名字已經有些隱沒下去。
簡晶是國內最早的綜合網絡休閑娛樂服務商聯眾游戲的創始人,2004年離開聯眾再次創業,后因對互聯網極度失望不再創業,轉作天使投資人。
如今因為看到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再次創業開發了App撥號精靈。
這個親歷過傳統互聯網萌芽初期時代、又正在經歷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老兵,對當下的創業有何心得與把握?在他看來,從2005年到2010年,中國的市場環境都不適合創業!直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巨頭失去了壟斷的土壤,真正的創業機會才來了。
他說,以前創業是刻意去創業,現在創業是為了用戶。
《創業邦》采訪了簡晶。
以下為簡晶口述,創業邦整理:在 做撥號精靈之前,我沒想過要再創業,只是單純地喜歡iPhone。
我感覺當時App的開發環境特別像我們以前在電腦上開發軟件時的環境,于是就想做個東西 玩一玩,隨便找了一個我在iPhone上感覺不舒服的切入點通訊錄,因為我覺得iPhone的聯系人管理用著太麻煩了。
去年4月 份,我就動手開發了撥號精靈的第一個版本,自己用了用,覺得還可以,后來給身邊的朋友用,他們也覺得不錯,于是我就把它放到了App Store上,沒想到確實挺受歡迎,在沒有任何推廣的情況下,第一天就就有600多個下載。
我意識到,這個市場需要這樣一個軟件。
但我還是不覺得要再去重新創業,我只是想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過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遠離工作已經有幾年了,再讓我過朝九晚五的生活,能不能干得了我心里都沒底。
但當真正開始做事情的時候我才發現,內心對做事情的渴望遠比過那種過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更強。
撥號精靈是我接觸移動互聯網以后的第一次嘗試,現在把它當作創業項目在做,整個過程可以說是無心插柳。
移動互聯網找回激情離 開聯眾之后的幾年,我不太想去做具體的事。
做過些天使投資,那時候的天使投資不像現在那么瘋狂,現在好像已經成為了一個新興的行業。
我那時候做天使投資, 因為沒有經驗,也沒有投太多,只是在找一些自己覺得不錯的非互聯網行業在投。
因為我不看好互聯網這個行業,可以說在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前,我越來越不看好這 個行業。
因為那個時候互聯網屬于巨頭壟斷的行業,不是創業者的天堂,根本就沒有規范化的生態圈、生態鏈。
即便再有想法,巨頭隨隨 便便就可以把你吃掉。
沒有資源,沒有足夠大的平臺把事情推起來,做任何事情都是白做。
在2005年到2010年這五年間,中國的整個互聯網環境特別不適合 創業。
小團隊、小公司要做事情難度很大,投資環境也不健全,很多規范沒有形成,問題太多了。
我 在這期間做過社區、電商、圖片分享,在做撥號精靈之前的最后一次創業是做圖片分享網站逗秀網,那是在2009、2009年左右,但是太難了,中國的互聯網 創業環境太難了。
直到移動互聯網興起,我才看到一線曙光。
壟斷的市場變好了,變革性的東西產生了,我突然發現,連微軟倒掉的可能性都出現了,更不要說寄生 在微軟之上的軟件公司,皮將不存,毛將焉附?當巨頭失去了壟斷的土壤,真正的創業機會也就來了。
到了去年六七月份,用戶數上了一 個數量級,不再是幾萬,我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而且這種感覺從未有過。
我以前創業是刻意去創業,包括做聯眾的時候也是真的想去做一家公司,抱著一定要把 事情做成的心態。
但是這次我沒有這種壓力,而是隨著用戶往上漲,心態隨之調整。
我做得越來越認真,慢慢就覺得憑我一個人的力量想要做好已經不太容易了。
我 可以繼續憑興趣去做,但是這樣是對用戶不負責任,于是我產生了認真地做這件事的想法。
我做一件事情需要一個理由。
一旦要做,那就 認真做,不能有游戲的心態,不能隨便做著玩。
最終讓我做創業決定的是用戶。
一開始是有人喜歡,到后來用戶量越來越多。
我得對用戶負責吧?用戶提的建議我得 改一改吧?他們提的一些要求我得加進去吧?做著做著我就覺得這個東西不再是為自己而做,是為別人而做的。
去年7月,創新工場的合伙人 朗春暉通過微博找到了我。
實際上微博我也是開著玩的,從沒有想過弄一個大號微博。
在做撥號精靈之前我對業界絲毫不關心,我的微博賬號是在去年才注冊的。
郎 春暉找我是因為她也下載了撥號精靈,用了以后覺得跟她的想法比較接近。
我們第一次見面在中關村的車庫咖啡,她覺得這是一件可以做大的事情。
經過兩三次的商 談,我決定進入創新工場。
其實那段時間我想了很多。
我的確是從做撥號精靈中找到了另外一種感覺。
我發現在內心深處我還是一個技術 員,雖然離開聯眾后也玩過幾年,離開技術已經有十年左右了,但是當我再次接觸技術的一瞬間,所有東西都回來了,好像我從來沒有離開過,那些東西可能是被我 刻意掩蓋的。
我最終決定跟隨內心的指引,選擇繼續回到過去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去做一個旅行家,天天過著“另類”的日子。
我并不認 為這是一種創業的激情,而是做事情的激情。
因為我覺得創業可能需要更為高遠的目標,有堅定的決心非要做成一件事,而像我這個年紀,已經沒有這種心氣。
我現 在所擁有的,是我從年輕時代就烙印在骨子里的東西,就是去做一件我愿意去做的事情。
能不能做可能是次要的,就算不成,我也很高興。
所以我當初就覺得,我要 投入到這件事情當中,認認真真地、負責任地做一做。
聯眾的教訓1996、1997年,我們創業做聯眾的 時候,中國互聯網還屬于一片荒蕪。
那時候做什么都是大量的機會,甚至搞幾個域名,今天都有可能發了橫財。
但我們那時候更加茫然無助,沒人能告訴我們一條路 的前方是坦途還是陷阱。
但是我們相信自己能做,那就做。
這是對創業來說很重要的一種精神狀態。
這種荒蕪現狀的一個弊端就是沒有參照。
比如說我們被收購,公司到底應該賣多少錢,我們應該持有多少股份,這些我們都不了解。
我們都是純搞技術的,沒有什么商業頭腦,我們創業的時候很樸素的心態就是把事情做好,我們很幸運地也把事情做好了,但是由于商業上經驗的 欠缺,我們損失了很多個人的利益,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在聯眾的發言權,以至于最后我們只能離開公司。
我認為這是聯眾沒有跟同時期的網易、新浪等其他公司 一樣做得那么大的主要原因。
(注:1999年,聯眾被中公網以1000萬人民幣收購79%股份,鮑岳橋、簡晶、王建華三個創始人均分21%的股份)聯 眾的市場份額最后被騰訊擠占了。
其實我本來是有一個措施的,但我這個措施不是應對騰訊的,是為了應對聯眾未來的發展,因為聯眾不可能永遠停留在最早的產品 形態上面,它一定要跨越。
我當時就想,現在聯眾已經做了5年了,后面的5年,如果不跨越的話,突然出現一個跟你一模一樣的東西,人家還比你有資源,怎么 辦?結果騰訊這樣的公司果然出現了,如果你不去提前想,不去未雨綢繆,到時候再做準備就來不及了。
事情是人做的,一旦人的力量產生不了的時候,事情很自然地就失去了價值。
我一直覺得網易的丁磊是 一個很有頭腦的人,網易上市,他個人竟然持有50%以上的股份,這是很難做到的。
在初期對價值的判斷使得他以后把事情越做越好,因為他的決定是不會被否決 的。
不像我們,一旦把股份讓出去,不管你是不是人才,公司的未來都不由你決定了。
一廂情愿地想把事情做好,最后別人覺得沒有必要、不用這樣,你成了局外 人。
一件事情是因你而起,因為有你而有價值。
如果因為一些錯誤的判斷,或者錯誤地引入一些資源,而導致了公司方向產生偏離,甚至徹底地消失,這是對你之前構思的未來的一個否定。
聯 眾的這次創業經歷告訴我,作為創業者一定要堅持自己,在認清自己能力的情況下,堅持自己的理想。
不能輕易被別人或者外部原因所左右或者搖擺,因為創業的過 程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這時候就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堅持下去。
這個事情對我的積極影響可能就是怎么在創業初期做好一個正確的價值判斷。
和時間賽跑屁 股決定腦袋,人在哪里你就是什么人。
創業的人就需要有歸零的心態,可以帶進來你的經驗和能力,不能把過去的意識也帶進來。
況且我就算再厲害也是原來厲害, 不代表現在厲害。
所以我跟現在的這些年輕人在一起,不能說我原來有多厲害,今天就沒壓力了,我壓力反而更大。
我可能因為有一些更好的經驗,能夠知道怎么樣 做得更好,但是我的精力和身體真的比不過他們了,有一段時間我都感覺自己是在拼命。
因為編程真是一個體力活,到了我這把年紀,精 神上、體力上比不了從前了。
現在對我來說,加班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我回到家最少也要工作到11、12點。
其實真正的困難不僅僅是編程的過程,編程的過程就 是一旦想明白了就編完了,最痛苦的是想明白這個過程,其次是編完了以后的檢驗過程。
比如我花三天構思明白,編程我可能半個鐘頭就編完了,但是編完我還要再 花一到兩天來檢驗,驗證我編的東西跟我想的是不是一回事兒。
整個過程可能要花一個星期的時間,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
普通的編程人 員只需要經歷那半個小時的編程時間,不需要經歷構思和驗證那兩步。
看起來我好像很輕松,告訴別人需要這樣、需要那樣,但是在這背后,我可能花了一個星期的 時間在構思和驗證。
撥號精靈的整個產品,所有的功能、每一個環節我都需要這樣去做一遍。
你覺得一個人熬得住嗎?但是我就必須得這 樣熬。
年輕的時候我是可以熬的,現在可能很多年輕人也是在這樣熬。
如果他們不熬,我還沒壓力,但是他們一旦開始熬而我又熬不過他們的時候,我怎么辦呢?所 以說這個世界永遠是年輕人的世界。
從做撥號精靈到現在,這一年來我瘦了10公斤,尤其是從今年開始這半年,熬的比較多一點。
現在撥號精靈在iOS上已經發 展到400萬左右用戶了,而且這段時間正好是我們新版的一個比較關鍵的時刻。
白天有一些雜事也要去處理,真正能靜下心來去寫代碼,只有晚上在家里,甚至是 九十點鐘以后,才可以認認真真地完全投入。
我現在還有另外一個問題。
年紀大了會健忘,發現某個小問題,必須馬上把它改掉,要不然 到第二天想不起來,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以后一個致命的bug。
晚上編程一開始做,基本上兩三個鐘頭就做完了。
試一試,有可能突然發現一個小問題,不改不行。
所以我經常發生的情況就是,發現了一個小問題,馬上又開始做,又過了兩三個鐘頭,然后緊接著又是一個小問題,一看表已經是凌晨五點了。
年輕的時候,過幾年 這樣的日子都覺得還能挺住,但是年紀大了以后,這樣搞幾次我就受不了了。
現在新技術層出不窮,就算不去學,我也要去了解它。
比如 說現在有一個什么最新的技術,但是我從前沒做過,那我可能至少會花兩三天的時間去研究它,然后去寫代碼來驗證它,通過最終的驗證得出我是不是可以掌握這項 技術。
這項工作有時候也是需要熬夜的,幸好我現在不是需要所有都精通。
我覺得一個真正好的產品經理、程序員,最大的能力是要善于借力打力,而不是做什么東 西都是像開疆拓土一樣重頭來。
我最早是做操作系統的,做完操作系統以后出來做聯眾。
(注:簡晶是中國龍DOS操作系統的開發者)很多人覺得我應該繼續做操作系統,或者說應該做更大的事情,怎么會去做小游戲,小游戲沒什么前途,對我表示懷疑。
但是,聯眾最后做成了。
現在也有人會說,像游戲這么賺錢的事情,你又有經驗,為什么不接著做游戲呢?我覺得人這一輩子就幾十年,除非做一件事卻可以做到很偉大,最后變成世界巨頭,成為一個偉大的人,那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做不到那個程度,完全可以多嘗試嘗試,不要在一個泥潭里不斷地來回滾。
聯眾的創業經歷教會了我堅持,知道有些事情必須要去做,不管它再辛苦,眼前覺得再無聊、再沒有意義,甚至被別人詬病或者不理解,還是要去做。
對一件事要求細 微的程度,說明對事情認識的細微的程度,一個被忽略的很小的細節,都有可能決定產品的成敗。
為什么成功的總是少數呢,就是因為少數人把一些多數人不愿意做 的事情做了。
下一篇:火山小視頻賺錢教程拆解 怎么通過火山小視頻賺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互聯網創業者要有學習的能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