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1年5月4日,人人網頭頂“中國的Facebook”的光環風光上市,今天,不足3美元的股票地板價,人人網成了投資人不愛的垃圾股。
當年傳奇般的Facebook+Groupon+Zynga+LinkedIn的聚合體故事早已成為傳說,面對凈營收大幅下滑47%的慘淡局面,人人網巨輪慢慢下沉。
社交定位不清不楚、新業務發展淺嘗輒止、自主創新力薄弱、移動戰略遲遲不見效和產品不夠專注等問題,掏空了人人網的發展潛力,再遇上輪番裁員、高管出走、業務密集出售,業界很想搞清楚,靠“財技”支撐的陳一舟,將把人人網帶向何方?他們還能走多遠?都說在最盛產夢想家的互聯網世界里,陳一舟是最大的夢想家。
但在今天,他不得不放夢想,去面對一個讓他泄氣的現實。
2014年11月21日,人人公司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該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當季總凈營收2160萬美元,同比下滑47.4%,未達華爾街分析師的平均預期。
讓這位人人公司董事長兼CEO郁 悶的還不止于此。
依據已經得出的初步預期,人人公司在今年最后一個季度的總凈營收將同比減少44.6%至51.1%。
也就是說,如果這一下滑頹勢得不到大 幅修正,考慮到人人公司在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已經分別出現同比39.9%和42.4%的下滑,那么,和去年相比,2014年的總凈營收形同腰斬。
讓人吃驚的是,糟糕的經營現狀沒有引發華爾街投資人的極度不滿。
在當天的交易中,人人公司股價僅小幅下跌0.03美元,至2.93美元。
不是投資人沒有脾氣,而是他們對這家疲態盡顯的弱勢公司興趣了了。
或許一個小場景足以體現人人公司在華爾街的冷遇:財報公布當天召開的分析師電話會議,在只有3個分析師提出問題后就草草收場。
就 現狀而言,除了裁員、出售業務,以及高管的連番出走等新聞在人人公司刷著存在感,在平時已很少為業內人士談及。
從 Alexa 的數據來看,近一年來,人 人網的PV和用戶停留時間都有明顯的下降。
雖然財報顯示用戶數在增加,但活躍用戶數與用戶黏性都下降。
有人人網員工將此形容為:人人公司就像一艘正在下沉 的巨輪。
2011年5月4日,人人網頭頂“中國的Facebook”的光環風光上市,今天,不足3美元的股票地板價,人人網成了投資人不愛的垃圾股。
當年傳奇般的Facebook+Groupon+Zynga+LinkedIn的聚合體故事早已成為傳說,面對凈營收大幅下滑47%的慘淡局面,人人網巨輪慢慢下沉。
社交定位不清不楚、新業務發展淺嘗輒止、自主創新力薄弱、移動戰略遲遲不見效和產品不夠專注等問題,掏空了人人網的發展潛力,再遇上輪番裁員、高管出走、業務密集出售,業界很想搞清楚,靠“財技”支撐的陳一舟,將把人人網帶向何方?他們還能走多遠?都說在最盛產夢想家的互聯網世界里,陳一舟是最大的夢想家。
但在今天,他不得不放夢想,去面對一個讓他泄氣的現實。
2014年11月21日,人人公司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該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當季總凈營收2160萬美元,同比下滑47.4%,未達華爾街分析師的平均預期。
讓 這位人人公司董事長兼CEO郁悶的還不止于此。
依據已經得出的初步預期,人人公司在今年最后一個季度的總凈營收將同比減少44.6%至51.1%。
也就是 說,如果這一下滑頹勢得不到大幅修正,考慮到人人公司在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已經分別出現同比39.9%和42.4%的下滑,那么,和去年相比,2014年 的總凈營收形同腰斬。
讓人吃驚的是,糟糕的經營現狀沒有引發華爾街投資人的極度不滿。
在當天的交易中,人人公司股價僅小幅下跌0.03美元,至2.93美元。
不是投資人沒有脾氣,而是他們對這家疲態盡顯的弱勢公司興趣了了。
或許一個小場景足以體現人人公司在華爾街的冷遇:財報公布當天召開的分析師電話會議,在只有3個分析師提出問題后就草草收場。
就 現狀而言,除了裁員、出售業務,以及高管的連番出走等新聞在人人公司刷著存在感,在平時已很少為業內人士談及。
從 Alexa 的數據來看,近一年來,人 人網的PV和用戶停留時間都有明顯的下降。
雖然財報顯示用戶數在增加,但活躍用戶數與用戶黏性都下降。
有人人網員工將此形容為:人人公司就像一艘正在下沉 的巨輪。
人人近況不妙2011年5月4日,陳一舟得償所愿,把人人公司領進了紐約證券交易所。
當時,他向華爾街講述的故事是“中國版Facebook”。
在一片恭賀聲中,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的聲音多少有些不中聽。
他說,“現在很多中國公司把模型和概念包裝成如國外同類型公司,如人人公司包裝成中國的Facebook,只能說,概念上是像的,但不是Facebook。
而且,中國公司的管理團隊、資本結構等各方面都不是最優秀的,會有很多問題。
”張朝陽的警告一語成讖。
2010 年,人人運營利潤為570萬美元,但在2011年上市后,公司業績迅速變臉,陳一舟拿到了3020萬美元的運營虧損成績單。
第二年,虧損擴大至9170萬 美元。
2013年的虧損繼續放大為1.137億美元。
到了2014年,情況還在繼續惡化:前三季度,人人公司運營虧損累計為1.553億美元,超過 2013年。
隨著運營態勢的一步步變壞,裁員風波在人人公司接連出現。
2013年11月初,出于收縮業務降低成本,專注于游戲研發的目的,人人游戲實施裁員。
依據報道,裁員涉及的部門包括頁游平臺、游戲運營部門、廣告平臺部門,以及各技術部。
而這是人人游戲部門的第3次收縮。
2012 年10月,人人公司首次對人人游戲進行了一次秘而不宣的“調整”。
依據財經網的報道,人人游戲和網站業務部(人人網為主的PC端業務)、移動部門是調整的 主要對象,一些老員工遭到清洗。
有意思的是,在第2個月召開的內部財報溝通會上,陳一舟居然做出了分拆人人游戲單獨上市的計劃。
但當人人游戲員工幻想著搜狐暢游獨 立上市一幕重現時,厄運再次降臨。
2013年5月,在陳一舟開啟大范圍裁員中,有著700人團隊規模的人人游戲和人人網、糯米網/人人無線成為裁員重災 區。
據稱,人人游戲的4個運營組合并為2個,有些游戲開發小組的裁員比例接近50%,而人人無線下面的3G部門的裁員比例達到70%。
在業績下滑和迭次的裁員中,一些以往深藏不露的內部矛盾開始顯現。
2014年6月,一封措辭尖銳的郵件,露出了人人管理混亂的冰山一角。
驟然發難的是人人公司負責戰略發展事務副總裁杜悅,他在內部郵件中指出,“在人人做了3年副總裁,雖然有很多機會可以對你說,雖然我不想說,但我不得不說你無論是做為領導還是做人都‘非常負面’。
我希望立即離職。
”當時身在日本的陳一舟立即中斷手中工作飛返北京。
他后來給出的說法是,人人網母公司千橡網景投資了一家技術創業公司,杜悅堅持要過去擔任CEO,但自己認為杜并非最佳人選,因此才發生了上述事件。
而當媒體向杜悅對質時,他表示“事情沒這么簡單”。
就在杜悅事發之前2天,陳一舟還與公司校園渠道負責人楊慕涵發生嚴重沖突。
據知情人士介紹,陳一舟在楊慕涵的人人網頁面下對其火力全開:“家人做的產品全是和人人公司競爭的,自己所帶的團隊整個就是個人的子弟兵,人員向你個人效忠,不向公司效忠,口蜜腹劍,說的比唱的好聽。
做人需要這么累嗎?”陳 一舟所說的“家人”,是指楊慕涵的老公許朝軍。
許朝軍也是長期跟隨陳一舟,在2009年11月離開千橡之前,負責人人網和“山寨開心網”的運營。
辭職后, 許朝軍投資的啪啪團隊在2012年10月推出語音應用“啪啪”,而人人公司在2013年1月才推出具有相似功能的應用“啵啵”。
另外,許朝軍創辦的點點網在2014年6月發布匿名社交軟件“烏鴉”,同期人人也有相似軟件“嗶嗶”發布。
陳一舟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一則帖子,稱人人網校園大使在推廣“烏鴉”,這當即引發他的不滿。
另據了解,楊慕涵其實在2個月前就提出離職,并有意在校園傳媒方面創業,然而,她的離職可能將帶走人人部分團隊,這引起了陳一舟的強烈不滿。
有觀點認為,正是這些問題的刺激,導致陳一舟怒批楊慕涵。
但陳一舟對此的說法是,世界上總有些小概率的事情和人,自己以前在公司管理上有些心慈手軟,因為講究人情而開除高管不快,這次就當買了教訓。
而事實上,除了楊慕涵和杜悅,人人網還有兩名副總裁選擇離職,分別是負責政府事務的賀宏震和負責產品技術的黃晶。
在之前,陸續離職的人人高管包括CMO江志強、負責無線的副總裁吳疆、負責糯米網的沈博洋、負責人人游戲的何川等人。
這些曾經的左膀右臂相繼地離開,心中有多少失望和苦楚,惟有陳一舟自知。
貼上抄襲和收購的標簽有人說,陳一舟已非當初的創業者,他變得更像一個見到機會就上,撈了好處就跑的投資人。
起源資本合伙人雷中輝就曾指出,在投資圈,大家都把陳一舟歸為投資銀行家和資本運作的操盤手,而不是簡單地把公司當兒子養的創業者。
1999年3月,陳一舟與周云帆和楊寧回國,攜手打造國內第一個專注于大學生社交需求的ChinaRen校友錄。
他給公司的定位是:建造全球最大的華人虛擬社區。
8個月后,ChinaRen上線。
此 時,正值互聯網泡沫破滅前夕的最后瘋狂時刻,陳一舟大肆燒錢在全國高校舉辦各種活動。
到了2000年3月,ChinaRen注冊用戶突破100萬,公司也 燒光了賬戶里的最后一張支票。
雪上加霜的是,互聯網泡沫開始破滅,在哀鴻遍野聲中,他將ChinaRen作價3000萬美元賣給搜狐。
自此之后,陳一舟沒有拿出一款自己打造,且讓人印象深刻的產品。
未來發生的故事,都給他貼上了抄襲和收購的標簽。
2002 年11月,陳一舟再度回國,創辦千橡互動集團,主業之一是當時在國內已經走紅的SP業務,這包括鈴聲、圖片等的下載。
2004年3月,他以股權置換方式收 購了社區網站貓撲。
貓撲用戶集中于80年代中期出生的年輕人,他們創作的網絡語言得到廣泛流傳。
憑此交易,千橡為更多人所知。
2006年4 月,陳一舟模仿早期的Facebook開發了5Q校園社區。
但在2005年12月,在借鑒Facebook的態度上比5Q更虔誠的校內網已經開通運營,并 且,校內網主要分布在北大、清華和人大的用戶的影響力遠遠高過5Q。
眼見于此,陳一舟動了收購對方的念頭。
2006年9月,沒能拿到后續投資的校內網被千 橡以5000萬元人民幣收購。
這一年底,陳一舟完成對校內網和5Q的資源整合,一門心思打造校內網。
此時的他認為,“國內的SNS大戰基本結束。
”但很快 有事實證明,這話說早了。
2008年,開心網(kaixin001)推出的種菜收菜、朋友買賣、停車等小游戲很快風靡中國互聯網,學生、公 司白領,甚至家庭主婦都為之著迷。
依據Alexa的統計,5月,開心網流量節節上升,9月,開心網的流量趕上校內網。
此時的陳一舟,私下里又動了收購心 思。
但開心網創始人程炳皓拒絕了收購邀約。
10月10日,千橡集團購買域名kaixin,4天后,從名稱到形象、從頁面到功能都和開心網幾無區別的山寨開 心網上線。
最終,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定千橡侵權事實成立,責令其停止使用與開心網相同或近似的名稱,向開心網賠償經濟損失40萬元。
而經歷此案之后,千橡互動自主創新力之弱,受到業界詬病。
2009年8月4日,為了做大網絡社區,校內網更名為人人網。
此后,隨著團購、頁游和在線招聘應用的走俏,陳一舟又急急扎了進去。
2009年年初,人人公司收購國內著名旅游網站藝龍網23.7%的股份。
12月,團購興起之時,人人公司又成功借助自身龐大的客戶優勢,創建糯米網。
2010年,開心網引入特價機票查詢、電影票購買、團購等服務。
至此,陳一舟完成了上市前的最后包裝。
2011 年5月4日,人人公司帶著“中國版Facebook”的惹眼標簽,以分別對應美國熱門應用的人人網(Facebook)、糯米網(Groupon)、人人 游戲(Zynga)和經緯網(LinkedIn)為上市主體,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
陳一舟終于到達事業的頂峰,個人財富在當時達18.17億美元 左右。
但頗有反諷色彩的是,抄襲社交網站鼻祖Facebook的人人網卻搶先在資本市場上登陸,成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社交網站。
同時,人人公司旗下的糯米網也搶在團購模式創始者Groupon之前,成為全球第一家正式上市的團購站。
然而,無論是模仿,還是并購,如果自主創新力跟不上,最終都是要吃苦頭。
人人網當時的定位和簡單移動的產品設計全部出自王興團隊之手,在該團隊成員全部離開后,接手的產品經理產品設計思路的落后,以及對用戶群體缺乏了解,人人網開始走下坡路。
有未經證實的說法是,美麗說、蘑菇街這些新社交應用產品的版本更新頻率在一月一次,而人人網的版本更新速度則在3個月甚至半年時間。
這樣的更新速度,在迭代的今天完全不合時宜,人人網當然會被用戶拋棄。
典型投機客2006 年,剛有起色的SP遭遇低谷,隨后轉型社區,發現社區成長性不高轉做門戶,門戶遇挫時又嘗試視頻、分類信息和網絡下載等各種熱鬧概念,陳一舟淺嘗輒止、心 無專注的作風,讓千橡遭到了資深互聯網人謝文的批評——“千橡集中體現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問題:急功近利、只看紙面上的價值、缺乏扎實搭建基業的心態。
”有接近陳一舟的人為此打抱不平,在他們眼里,一個投機者不會花心思去精雕細琢一件精品,他們更喜歡借勢而起,見好就收。
其實,從創立千橡互動開始,陳一舟就表現出濃重的投機客形象。
當時,SP業務在國內如日中天,周云帆和楊寧共同創辦的空中網在該市場賺得盆滿缽滿后,并在2004年奔赴納斯達克上市。
2002年3月回國的陳一舟,毫不猶豫地把創業方向定位于SP。
不過,在楊寧看來,空中網只是趕上了SP紅火的末班車,陳一舟根本沒擠上車。
到 了2005年8月,陳一舟首次喊出了上市宣言,他把上市目標確定在2006年內。
這一行為為千橡互動隨后的人員和業務擴張定下了基調。
在此前后,千橡互動 相繼獲得過兩筆投資:2005年7月,阿賽爾伙伴(Accel Partners)對千橡投資1000萬美元;2006年3月,陳一舟又獲得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GA)、DCM、TCV、阿賽爾伙伴和聯想投資共同投資的4800萬美元。
在 獲得阿賽爾投資后的第一個月,千橡互動收購了社區網站UUME。
12月,千橡互動以100%換股的方式收購了當時最大的IT社區網站斗牛士 (DoNews)。
在這一年里,他還收購了人人網和魔獸世界網,并將它們分別打造成城市信息分類平臺和專題游戲門戶網站。
當時,美國的城市信息分類網站 Craglist在華爾街被人極度看好。
隨后,千橡互動接連遇到大麻煩。
2006年7月,中國移動對國內無線增值服務提供商的政策調整正式出臺,此舉對國內所有提供SP服務的公司都造成了極大影響。
千橡也未能逃脫此劫,其8000萬元的年收入將減少2/3。
此外,曾經的“流氓軟件大亨”周鴻祎,突然發起了轟轟烈烈的“反流氓軟件”運動,千橡旗下的Dudu和播霸都因其渠道推廣方式的問題成為被掃蕩的對象,由此帶來千橡旗下部分網站流量的大幅下降。
為 了不影響上市大計,陳一舟在9月26日迅速開啟第一次裁員,150人被掃地出門,占全部員工總數的10%。
分析指出,裁員是為了彌補SP收入下滑造成的損 失,而收縮播霸所在的視頻業務部,是為了減少流氓軟件給人人公司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也為貓撲和DoNews的上市減負。
與此同時,陳一舟 展開了兩次戰略性行動:收購校內網、宣布貓撲轉型門戶。
而為了實現貓撲順利轉型,千橡招聘了網絡內容策劃、編輯資深人士加盟,籌劃建設傳統門戶頻道。
同 時,陳向全公司員工發布公開信,以表信心,并在旗下IT社區DoNews放出豪言,將“在三年內打造3家上市公司”。
這3家上市公司分別對應校內網、貓撲 和DoNews。
2006年11月24日,貓撲進軍門戶,推出新聞、互動、娛樂三大頻道。
陳一舟的疾速擴張,讓千橡員工看到了大發展的希望。
但就在3個月后,第二波力度更猛的“陳式”裁員潮不期而至。
在這一次,他要清空公司內三分之一的座位。
和前次一樣,陳一舟依舊是一邊趕人,一邊擴張——進軍網絡游戲,成立單獨的在線游戲事業部。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1個月后,千橡第三次裁員。
而這次裁員的重災區,是陳一舟剛剛宣布進軍門戶的貓撲網,大批涉及內容、社區和市場的員工離開。
為了分拆上市,人人游戲在2012年上半年擴張神速,擺出要大干一場的節奏。
“從PC進入到Mobile以后,游戲產業結構有一些變化。
端游、頁游、手機游戲的平臺的重要性越來越大,營銷利潤是游戲中最穩定的一塊,其次是運營、發行和研發。
”陳一舟分析說,未來研發端會以眾多的小公司為主,而平臺級公司以外的游戲公司將逐漸往發行和運營商轉。
但讓人感到吃驚的是,人人大概有十幾款游戲在研發、運營,主打“跨屏戰略”,都是頁游、手游兼容的。
擴張太快,力量就分散。
領導的管理是放手旁觀型,大撒網之后大撒把。
一下子開很多項目,然后你們每個項目組就奔命去吧。
拼速度、搶資源,誰先做出來就推誰。
剩下的自生自滅。
一 位從千橡離職的員工回憶,他所在的武漢產品運營團隊,半年多的時間內,總共接受了5個新產品的測試任務,包括網絡產品、視頻點播和客戶端產品,可事實上, 每個產品的試運營往往不到2個月就宣告停止。
人人網旗下類Pinterest旅游社交網站“風車網”便是如此。
它從2012年3月20日高調上線,到5月 17日團隊解散,風車網經歷了僅僅不到2個月時間。
“在贏利壓力下,陳一舟希望短期內獲利的心態越來越明顯,他不斷尋求能帶來收入的領域,一旦發現這個領域不能帶來收入,他會興趣大減,甚至立即叫停”。
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表示。
對此,陳一舟為自己做了辯護。
“你看巴菲特的公司只是純粹投資,百分之百買回來,不做管理,也不做公司與公司協同,原來怎樣現在就怎樣。
”陳一舟說。
據稱,陳一舟在斯坦福大學攻讀MBA期間,“股神”沃倫·巴菲特曾為其上過課。
因此,在投資行為上,陳一舟受巴菲特影響較深。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陳一舟也后悔對糯米網的投入不夠大。
他說:“當時我們認為團購業務的機會沒那么大,因而砸得不夠猛,但后來意識到糯米做到行業第一也是很值錢的業務,可惜已經錯過擴張機會,很難靠自己再追回來了。
”結果,在虧損運營3年后,陳一舟最終作價3億美元,在2014年初徹底把糯米網賣給了百度。
等待臺風再起投資人把人人公司推向了紐交所,也是投資人讓人人公司面臨今天的困境。
人 人網最初叫校內網,定位于在校大學生間的實名制社交,后來在2009年改名為人人網,想將定位轉變為中國最大的實名制社交網絡。
但這個轉變失敗了,其根本 原因在于人人網對社交關系的理解在近些年內沒有任何突破。
有分析指出,把校內網改名人人網,但它本質上還是面向大學生的網站。
而且,改名后內容沒有作出實 質性調整,產品設計停留在幾年前的水準。
現在的人人網既流失大學生群體,還無法導入社會上的白領資源,想轉變又沒有足夠能力,尷尬地變成了 一個四不像,以至于人人網上有一句被眾多用戶廣泛流傳,但遭到官方封殺的一句話是:“入學上人人,畢業說再見”。
其后果是,在微博、微信等全新社交產品面 前,人人網不僅無法直面競爭,連固守城池亦變得困難起來。
陳一舟承認,靠社交平臺廣告收入做大規模對人人而言也不太現實。
而無線產品的了無起色,也讓人人公司和移動互聯網失之交臂。
2013 年1月16日,陳一舟宣布無線端將成為人人未來發展重點。
這被認為是人人寄望擺脫困局的一個信號。
此后不久,人人網發布了兩款移動應用產品:“啵啵”主打 語音移動市場,“美美”主打照片社交市場。
時任人人公司副總裁、無線事業部總經理吳疆公開表示,人人網無線團隊在產品功能、細節等方面下了工夫,力求給用 戶帶來獨一無二的移動社交體驗。
但事實上,這兩款產品都似曾相識。
早在啵啵推出前,市面上已經有了在產品定位、目標用戶與啵啵別無二致的啪啪。
而“美美” 面對的問題更致命——騰訊在測試版的微信中加入了類似功能,而微信當時已經擁有超過3億的注冊用戶。
產品設計思路上全面模仿與抄襲并非僅存在于人人網的這兩款新產品中,曾被人人網形容為戰略級產品的“私信”,就因為嚴重抄襲微信,且缺乏亮點,在勉強運營11個月后停止服務。
人人網推出的菲菲和同學說等APP,下載情況都不樂觀。
現在,陳一舟不再認為移動社交領域還有大的機會。
“我們覺得社交類產品十有八九肯定沒戲,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事情。
”他說。
盡管一再否定人人網的發展戰略,而在多數人眼里,人人網正置身空前危機,但此時陳一舟表現得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氣短,甚至表現出一絲滿足,“這么多年來公司能夠生存下來,已達到了我的最低目標”。
2014年3月,人人網搬家到酒仙橋。
而這次搬家的意義,對人人公司來說是一次“重啟”(Restart),也是對創業狀態的一次回歸。
據稱,搬到酒仙橋后,陳一舟帶高管團隊召開了為期四周的會議,“聚焦、放權、執行力”是其總結的關鍵詞。
日前,他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也表達了類似之意,目前公司業務面臨盈利瓶頸,未來將進行一次徹底轉型,希望改變之前做生意的方式。
為了實現盈利,“公司將在近期出售一些非核心業務,并且考慮美國和香港地區的潛在投資機會”。
從 最近陳一舟的投資方向來看,互聯網金融和在線教育似乎成了人人必須去爭奪的市場。
歸屬前一項的人人分期已經在1個月前發布,它是針對學生購買消費電子產品 所提供的12-24期的消費貸款服務。
據人人公司CFO黃輝介紹,注冊此服務的學生數和利用貸款下單的數量都有不錯的增長。
此外,人人公司還在今年9月領 投了雪球財經,總額4000萬美元。
而依據人人公司規劃,在線教育業務則有望在2015年第一季度上線。
雖然如此,他也坦言還沒有遇到適合自己的臺風。
“臺風隔三岔五會有一些,我們這只‘豬’一直在等。
”陳一舟說。
下一篇:董明珠談小米美的合作:兩個騙子在一起 是小偷集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羅永浩、雷軍:兩種不同的粉絲經濟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