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歡迎來到"創業 CEO"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在這個系列中,我們討論一個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一位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業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要聊如何做一個好 CEO,我們得先從 CEO 到底負責什么工作聊起。
關于這個問題,我最喜歡的定義來自 AVC 上的一篇 What a CEO does:一個 CEO 只需要做三件事情:設定整個公司的長期目標 (Vision) 與策略,并且明確的與所有利害關係人 (Stakeholders) 溝通這些目標與策略;吸引并且留下對公司而言最棒的人才;確認銀行里永遠有足夠的現金。
我喜歡這個定義的原因是它只用了短短的三句話,但卻完全抓住了一個 CEO 該做的核心工作。
如果一個公司是一艘船,則第一個必須要設定的是這條船要航向的偉大目標。
這個目標就是大家口中的 Vision,很多人稱之為"愿景",但我認為更應該是"預見"– 一個創業者不應該只是"希望"某個未來會發生,他應該是"看見"了未來會這樣的發生。
當然"預見"與"幻想"只有一線之隔,而這中間的差距就是做功課、觀察、分析、辯思、感受。
海上常常有迷霧,而這個世界則充斥著雜訊,所以一個 CEO 的工作是從中抽絲剝繭,看穿世界的五個層次,然后預見未來的發生。
這個世界充斥著雜訊,因為電視名嘴、新聞主播、媒體記者、政府官員等等這些拿著擴音器的人,常常并不知道自己在講什么。
–Jamie Lin剛出海時你大概只能看到幾公里以外的事情,但隨著你的功課越做越多,你將能夠越看越遠、越看越清楚。
接著,在鎖定了遠大的目標之后,你還必須要設定能夠達到那個目標的航道 — 所謂的"策略"。
如果預見是 Where/Why,那策略就是 How。
在創業的世界,幾乎不可能是朝著目標直直的前進,就能夠達到那個地方的。
因為路途中會有很多大傢伙,而你的一支小船幾乎不可能與他們競爭。
所以" 預見"可以是理想的,但"策略"卻必須是非常務實的 — 鄉村包圍城市、破壞式創新、長尾,這些都是缺乏資源的小公司常用的策略。
玩游戲的目標當然是推倒大魔王,但如果一出新手村就直奔魔窟,那顯然有點不切實際。
一樣的道理,所有創業者的目標當然都是征服世界,但在那之前,先把你的國家、你的城市、你的鄉鎮征服下來,一步步穩扎穩打的升級,或許是比較務實的態度。
–Jamie Lin而光是自己看清楚目標、想清楚策略,那還是不夠,所以身為一個 CEO,你的工作必須還要加上把目標與策略清楚的向所有 Stakeholders — 也就是團隊、股東、供應商、合作伙伴等等 — 溝通,讓他們能夠協助你執行上述策略,一起把船開向那個目標。
注意每一個 Stakeholders 需要聽到的版本很有可能會不同,你必須要隨著他們的理解力、利害關係以及產業知識,選擇你應該要使用的版本。
另外,注意到這里并沒有提到實現策略用的"戰術",也就是"What"。
身為一個 CEO,尤其是 30 人以上公司的船長,你需要開始學會把執行面的細節委託給在前線帶頭沖刺的小隊長決策,你只需要確認他清楚的知道公司的目標以及策略,那就夠了。
請小隊長用他的話告訴你公司的目標與策略,是確認他知道這些事情最好的辦法。
–Jamie Lin設定好了目標與航道,再來就是必須要讓船前進,尤其在一個知識密集的網路公司里面,"人才"幾乎是這里面唯一的關鍵元素。
所以一個 CEO 的職責,就是吸引并且留下好的人才。
注意這里的好是指"對公司好",而不是"強"的意思。
公司是一個系統,系統里面需要和諧地協同運作的元件,所以無法與大家一同運作的人,無論他的能力再好,都不是一個"對公司好"的人才。
吸引對的人才,把他放在對的位置,確認他熱愛他的位置,是一個 CEO 必須要做的工作。
有了好的方向,又有了好的水手,最后,你必須要確認這條船有足夠的燃料,而船員們也有足夠的晚餐。
所以,一個 CEO 的最后一項重要職責,就是確認公司永遠有足夠的現金。
注意是現金,不是帳面收益,因為你的水手領的薪水一定是現金,他們沒辦法拿帳面上的數字回家付房租、水電、孩子們的學費。
現金哪里來?可以是向投資人募來的,可以是向銀行借來的,也可以是在市場里賺來的,無論如何,身為一個創業 CEO,你必須要確定你至少會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下個月水手們的薪水。
當然一個創業 CEO 極有可能還會做很多除了這三件事情以外的工作,但那個時候其實你可以把他當做正在戴著創業者的帽子,而非 CEO 的帽子。
當公司越成長,創業 CEO 必須要把這三件事情越做越好,而其他的事情則越做越少。
而這,就是成為 CEO 之路的第一堂課。
下一篇:你的公司適合什么樣的發展人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通過溝通技巧激發員工潛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