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一、創業初期如何找人?創業要成功,首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找人。
無論什么樣的企業,找優秀的人都很困難。
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兩種辦法:第一、花足夠的時間找人,至少 70%;第二、把現有的產品和業務做好,展示未來的發展空間和機會,筑巢引鳳。
小米創立初期,規模小,甚至連產品都沒有,如何組建極強的團隊,如何獲得對方的信任?所以在最開始的半年,我花的80%的時間都在找人上。
我雖然是連續創業者,但沒有玩過硬件,最難搞定的,就是優秀的硬件工程師。
我的做法其實挺“笨”的,就是用韌勁。
我用excel表列了很長的名單,然后一個個去談。
1.要用最好的人我有個觀點,要用最好的人,在核心人才上面,一定要不惜血本去找。
這些優秀的人大多有所成,你要讓他們自己去發現答案,為何要舍去目前的一切和你一起做看似“瘋狂的事情”。
那時候每天見很多人,跟每個人介紹我是誰誰誰,我做了什么事,我想找什么人,能不能給我一個機會見面談談。
結果失敗的比例很高,我每天恨不得從早上談到晚上一兩點,仍遲遲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巨大的煎熬。
但我相信事在人為,創業者招不到人才,只是因為投入的精力還不夠多。
為了找到一個非常資深和出色的硬件工程師,我連續打了 90 多個電話。
為了說服他加入小米,我們幾個合伙人輪流和他交流,整整 12 個小時。
當時他沒有創業的決心,始終不相信小米模式能盈利,后來我開玩笑問他,“你覺得你錢多還是我錢多?”他說:“當然是您錢多。
”我就對他說:“那就說明我比你會掙錢,不如我們倆分工,你就負責產品,我來負責掙錢。
”最后他“折服”了。
為了找硬件負責人,我們幾個合伙人和候選人談了有兩個月,進展非常慢,有的人還找了“經紀人”來和我們談條件,不僅要高期權,而且還要比現在的大公司還好的福利待遇,有次談至凌晨,我們一度接近崩潰。
中間倒是有一個理想人選,一個星期談五次,每次平均 10 個小時,前后談了 3 個月,一共談了十七八次,最后一刻,這個人對于股份“無所謂”,我還是比較失望,發現他沒有創業精神,不是那種我想要的人。
2.找人的兩個要素第一、要最專業。
小米的合伙人都是各管一塊,這樣能保證整個決策非常快。
我要放心把業務交給你,你要能實打實做出成績來。
第二、要最合適。
主要是指要有創業心態,對所做的事要極度喜歡,有共同的愿景,這樣就會有很強的驅動力。
三個月的時間里,我見了超過 100 位做硬件的人選,終于找到了負責硬件的聯合創始人周光平博士。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們本來打算談兩個小時,從中午12點到下午2點,但一見如故,一直談到了晚上12點。
后來,他告訴我,愿意加入小米的最后一錘子推力,是我跟他說,必要的時候,我可以去站柜臺賣手機。
所以,創始人到底有多想做成一件事情,在聊的過程中對方也在判斷。
如果你沒有我那么多名單可以聊,你可以先問問自己,你最希望自己的合伙人是哪個公司的人,然后就去那個公司樓下咖啡廳等著,看到人就拉進來聊,總能找到你想要的人。
我以前還用到過一個“笨辦法”,到處請教“你認為誰最棒”,問了一圈下來,就有名單了。
找人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情,十有八九都是不順的。
但不能因為怕浪費時間,就不竭盡所能去找。
我當時每天都要花費一半以上的時間用來招募人才,前 100 名員工每名員工入職我都是親自見面并溝通的。
這樣招進來的人,都是真正干活的人,想做成一件事情,所以非常有熱情,會有一種真刀實槍的行動和執行力。
二、如何留住核心人才? 打造利益共同體,將培養真正落到實處,用人要懂得包容。
1.打造利益共同體有競爭力的報酬并不等于重金、高薪,我定了一套組合方案。
邀請任何人加入的時候會給三個選擇條件,他們可以隨便選擇:1)你可以選擇和跨國公司一樣的報酬;2)你可以選擇2/3的報酬,然后拿一部分股票;3)你可以選擇1/3的報酬,然后拿更多的股票。
實際情況是:有10%的人選擇了第一和第三種工資形式,有80%的人選擇了第二種,小米工資“2/3的報酬”也是不低的數字,足夠員工照顧生活,因為他們持有股票,非常樂意與創業公司一起奮斗,共同成長,戰斗力也會很足。
而小米初期的員工,每個都投了錢,大家是真正破釜沉舟地愿意去參與創業。
所以當時我每天都“戰戰兢兢”,因為每個員工都可以到辦公室去問“雷總我們公司辦得怎么樣了?”但也因為這樣,大家花自己錢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不會輕松把錢打水漂。
2.將培養真正落到實處我們努力去營造一個中高端人才的環境,培養和引進相結合。
創業公司都清楚人才重要,所以很重視內部培訓和提升,但是往往做不好。
我覺得主要問題是沒有設置專項的培訓費。
沒有費用預算,人力資源部不會當成專門的事情來做,也沒有辦法引進好的講師和好的課程。
落實培訓工作,必須有專門的預算和專人負責。
唯有如此,才能保證企業有綿綿不斷的執行力、創造力。
3.用人,要懂得包容大多創業者找到人以后,會有一個新問題出現。
企業在發展,你追求的目標比你現在的能力總是要高一些,你會發現,很多崗位的人都不合適,同時又付不起很高的價錢來請人,只好小馬拉大車。
我本人最開始是做技術的,轉換成管理者的過程之中,我自己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學會寬容。
在你的眼光看來,這個小馬一看上去就不合適,但你要容忍他現在的能力和他身上一些不完美的東西,然后告訴他應該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再通過學習和培訓幫助他提升能力。
在創業型的企業里面,找問題實在是太容易了。
那么,反過來是不是能夠一眼就看到這個小企業身上,或者這個人身上的優點?小馬能夠拉大車,我覺得核心就是寬容,要拿放大鏡看他的優點。
光看到這個人有學習能力還不夠,關鍵還得給他足夠的培訓和方向指導,一步一步讓他提升能力去適應。
三、做事原則1.在對的時間點做對的事情創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三、五年的提前量,所以創業者要看到未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趨勢。
想要看三年的趨勢,就去看看臺灣和日本。
想要看五年和十年的趨勢,就去看美國。
確定好大的方向以后,堅持做下去。
比如十五年前大家就都在說移動互聯網,可是移動互聯網的爆發是在2010年。
所以如果沒有找準時間點,很可能就死在半路上。
2.把事情做少,要做就做第一“做爆品”是產品戰略。
產品規劃階段要有魄力只做一個,要做就要做到這個品類的市場第一。
產品線不聚焦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資源太分散會導致參與感難以展開。
產品策略、產品結構一定要“爆”。
做幾百條線的產品,還要跟用戶互動,你沒有這樣的精力。
我之前見到一個做了將近三十年的傳統家電廠商,他說你的意見很好,但是我們有幾百款產品,怎么辦呢?這么多意見我們怎么梳理呢?我反問他“你為什么要做幾百款?”爆品是小米最簡單也是最根本的邏輯,如果我們不做“爆”的產品,是沒法讓用戶尖叫,讓用戶有參與感的。
“爆”不僅僅是做精品,很多時候大家都想做精品,但精品有可能大家會想做十幾款,這都是錯的。
能不能只做一款,能不能只做兩款?一兩款爆款就可以了。
3.把事情做到極致,把自己逼瘋如何把產品做到極致?不要迷信大師,也不要迷信靈感。
所謂大師或靈感只是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其實才剛剛開始。
極致的產品背后都是極大的投入,都是千錘百煉改出來的。
牛逼的背后都是苦逼。
很多用戶第一次拆開小米手機的包裝盒都很驚艷,極其簡約又有很高的品質感。
他們會把包裝盒保留下來當收納盒。
實際上,就是這么一個包裝盒,整個設計團隊歷時6個月,經過30多版結構修改,上百次打樣,做了一萬多個樣品,最終才有了小米手機包裝盒令人稱道的工藝和品質。
一般廠家做一個包裝盒的成本通常是2~3元左右,而小米的包裝成本將近10元,但我認為這個投入非常值得。
4.大方向清晰,偶爾偏離或減速都不怕我們內部面對產品需求有長期、中期和短期的定義。
長期開發方向雷總每1~2個月會和團隊溝通約定,中期和短期基本就是在和用戶互動中,碎片化產生,這個過程也會反過來修正我們設定的長期目標。
小米的工程師,2~3人組成一個小組,給他們自主權,在和用戶交流中,有30%的項目自己就定義開發了。
過去也確實出現過,有用戶天天圍著某個工程師,后來開發了看起來并不是很急需的功能。
但我們整個項目都是每周更新,迭代很快,出錯了的方案也不要緊,過兩周就改對了。
5.去KPI化小米內部確實是沒有KPI的,但是沒有KPI,不意味著我們公司沒有目標。
小米對于這個目標怎么分解呢?我們是不把KPI壓給員工,我們是合伙人在負責KPI的。
但我們定KPI來講,都是定一個數量級,比如說今年要賣4000萬臺,不會去約定如果你完成A檔、B檔、C檔,我就給你一個什么樣的獎勵。
我們銷售團隊今年定了4000萬,突然間干到了5000萬,然后立刻拿出一筆錢給大家發了去馬爾代夫度假?我們不會干這樣的事情。
在定KPI的時候,其實更多是來判斷一個公司增長規模的階梯,我到底到了哪個階梯上,因為我們把這個信息測算清楚以后,要分配調度資源。
相比結果,小米更關注過程。
員工只要把過程做好,結果是自然的。
五、創業心態1.創業心態就是熱愛,持續激發團隊的熱愛首先,讓員工成為粉絲。
每一位小米員工入職時,都可以領到一臺工程機,要當作日常主機使用。
其次,讓員工的朋友也成為用戶。
每位小米員工每月可以申領幾個F碼(F碼,Friend Code,朋友邀請碼,在小米網上的優先購買資格),送給親朋好友,讓他們也使用起來;最后,要和用戶做朋友。
對于使用自己的產品,很多傳統企業是兔子不吃窩邊草。
在小米,我們甚至開玩笑說“讓丈母娘也要用好自己的產品”。
2.要善于吃虧創業者尤其要有吃虧的精神,就是干活的時候比別人干的多,拿錢的時候比別人拿的少。
在每一件事情都吃虧,其實最后一定會賺的更多。
因為所有人都愿意跟你合作,所有人都喜歡你,你的機會比別人多,你賺錢的機會就比別人多,你成功的概率就比別人高。
我以我的人生經驗建議大家去試試吃虧。
吃一次虧不要緊,連續吃幾十次虧,最后你肯定賺。
3.齊心協力的團隊比夢之隊更重要很多人創業想選夢之隊,但我認為團隊齊心協力比夢之隊更重要。
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團隊成員合作性、互補性好,勁都往一處使,不一定每個人都是天皇巨星,但是每個人都發揮最大能量。
這樣的團隊要比夢之隊更強大。
4.創業者要承認自己的不足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你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做的很好,把最重要的某一、兩件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承認別人的貢獻,給別人機會,創業者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好。
所以我做小米只做三件事情,戰略、用戶交互和用戶反饋。
我只關心這三件事,別的事情我能不管的我一概不管,裝看不見。
下一篇:教你如何更好的管理好一個部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管理10個人很容易,但如何讓10000人達成共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