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兩面針的隕落之路,代表著許多中國老品牌曾走過的路。
在當下,創業大潮風起云涌的背景之下,兩面針的案例具有現實意義。
那些被記錄下來曾經走錯的彎路,不僅是兩面針需要努力修正的,也可能是許多企業需要警惕的。
“一口好牙兩面針”,昔日的明星企業兩面針曾經第一個研制推出了中草藥牙膏,被譽為“國產第一牙膏品牌”。
面對國際強勢品牌高露潔和佳潔士的激烈競爭,從1986年到2001年連續15年本土產銷量第一,替民族日化企業扛起了一面大旗。
然而,如今的兩面針,卻不得不面對業績的急劇下滑。
自2007年起,兩面針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就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2015年的牙膏收入直線下降到1.3億元,歸屬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更是滑落至-1.69億元。
據2016年一季報顯示,兩面針的凈利潤為-5321萬元。
▲兩面針董事長鐘春彬。
為了應對業績虧損的危機,兩面針近幾年來一直在靠出售持有的中信證券的股票來彌補虧損。
如今200多億元的牙膏市場份額,兩面針也只能占據不到1%的少數份額。
那么,兩面針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又是怎樣自我救贖的呢?1明星隕落:腹背受敵下的品牌缺位1980年代成立的兩面針,發展至今已有36年歷史。
它是廣西省的支柱企業,兩面針前身是柳州市牙膏廠,也是第一家研制推出了中藥牙膏,堪稱開創了我國中藥牙膏先河。
2004年銷售超過五億支牙膏,僅次于佳潔士、高露潔。
同年,兩面針成功登陸A股市場。
2006年達到銷量最高點,銷售額達到了3.12億元。
但在2007年,兩面針年營業收入直線下降至1.78億元,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牙膏業績開始走下坡路。
2008年和2009年雖然有所提升,但是提升乏力,2012年和2013年更是跌至0.77億元和0.79億元,直到2014年牙膏業務銷售收入才提升至1.06億元。
▲曾有被媒體曝光的兩面針多宗高管丑聞。
尷尬的業績也是靠每年出售中信證券的股票來彌補虧損。
1999年8月,兩面針以發起人身份參股中信證券,共持有后者9500萬股,投資成本1.52億元。
自2000年開始,參股中信證券獲得的投資收益,就成為兩面針利潤構成中最主要部分。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李加楠分析稱,以股票換取業績只是在延長壽命,無法挽救企業生命。
為什么兩面針形成如此快速的隕落?首先,是競爭導致的。
隨著中國經濟駛入快車道,牙膏成為必爭之地。
1992年高露潔進入中國,1996年佳潔士進入,他們不惜重金,以密集的廣告、強力的促銷和較低的價格橫掃中國市場。
與此同時,國內眾多牙膏廠家也如雨后春筍般迸發,諸如知名品牌黑人、黑妹、冷酸靈等。
對兩面針形成最直接沖擊的要數同為中草藥牙膏定位的云南白藥了。
雖然第一家提出中藥牙膏的概念,兩面針卻沒有對其中草藥牙膏的定位進行深入挖掘。
到2014年云南白藥銷售額達30億元,市場份額超過高露潔。
▲主打中藥牙膏概念的云南白藥產品廣告。
兩面針最大的失誤,可能還在于面對競爭時的品牌戰略缺位。
在各大外資牙膏品牌使用掠奪式營銷政策搶占市場的時刻,沒有引起兩面針足夠的重視,它的品牌傳播力度日漸趨微,逐漸成為一個沒有升級的老品牌。
在日漸定位精準的市場上,兩面針也沒有精準定位,進行差異化競爭。
在兩面針推出第一支中草藥牙膏后,它并沒有告訴消費者中草藥牙膏核心的利益點是什么。
反觀云南白藥,其明確的的核心賣點就是預防牙齦出血或止血,讓中草藥牙膏的核心利益點落在產品上。
營銷專家肖業認為,目前兩面針逐漸從商超退出市場,客戶已很難在從市面上尋得到兩面針的蹤跡。
更為糟糕的是,兩面針不僅沒有從如何提高渠道鋪貨著眼,反而轉戰旅游、酒店。
更多的時候,兩面針作為酒店的一次性消費用品出現,這為產品做高端路線設置了障礙。
2多元化之殤:主業承壓下地擴張主業承壓的兩面針,開始了自己的多元化道路。
或許是因為兩面針是國內日化行業首家掛牌上市的企業,兩面針募集到大量資金。
在眾多對手的圍攻下,兩面針選擇了資本運營作為其實施多元化戰略的突破口。
自2004年,出資2945.2萬投資揚州旅游用品有限責任公司開始,先后投資房地產、蔗糖制造、日化、巴士、藥業種植、衛生用品、造紙、進出口貿易等產業。
2007年,兩面針通過內部會議提出,“無產品經營不穩,無資本運作不富”的理念。
目前,兩面針涉足的領域已包括洗滌用品、旅游用品、生活紙品、醫藥、精細化工、制漿造紙和房地產等8大產業。
▲兩面針涉及的其他領域企業營收情況。
原本多元化經營是為了防止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里,但兩面針卻在貿然進入眾多關聯度低的產業。
除了香皂、化妝品與牙膏同屬日化用品外,其他業務與牙膏沒一點契合度。
同時,兩面針在開拓新業務的同時降低了對主營業務牙膏的運營,沒有將工作重心放到如何提高兩面針的產品質量上,忽視了改進兩面針的服務與綜合競爭力,導致企業轉型失敗,在多元化經營上遭遇滑鐵盧,出現了巨額虧損。
兩面針在選擇投資的企業時,并沒有進行足夠的分析判斷。
例如,投資的造紙企業成了多年來拖累兩面針業績的累贅。
▲兩面針代表性的產品中藥牙膏。
2009年3月11日,兩面針發布公告,擬以2.2億元投資組建柳州兩面針紙品有限公司,虧損累累的柳州造紙廠被注入兩面針。
成立于1968年的柳州造紙廠,在收購前的2005年、2006年、2007年,凈利潤分別為-817.2萬元、-1541.92萬元、-3364.36萬元。
對于這宗資產注入,當時就有投資者公開喊話,“兩面針真正成了名副其實的‘廢品收購站’。
”收購紙業企業后,財報顯示兩面針的紙漿及紙品業務虧損幾千萬元。
而從近三年銷售業績來看,兩面針加碼的多元化業務并不能給該公司帶來高利潤。
2012年,兩面針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虧損8000萬元,其中光是紙品公司虧損額度就達5309萬元,房地產業務只盈利282萬元;2013年,兩面針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損1.09億元,其中紙品公司虧損5512萬元,房地產業務虧損297萬元;2014年,兩面針房地產業務雖然盈利131萬元,三氯蔗糖的業務則帶來3613萬元的虧損,紙品公司的虧損更是擴大到7551萬元。
2015年財報顯示,旗下八家子公司有六家虧損。
柳州兩面針紙業有限公司的虧損額最大,達到了1.12億元。
鹽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虧損額為2258萬。
3再度求變:何時脫困未知回顧兩面針的市場隕落之路,代表了很多中國老品牌在重復走過的傷心歷程。
兩面針連續十五年市場第一,但是,對品牌戰略的缺位,以及主業不振卻盲目多元化,導致兩面針走上下坡路。
加之,兩面針實質上是一個國有企業,在面對消費品這一專業、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時,官方指派的領導缺乏在消費品業的戰斗經驗。
面對陷入的困境,兩面針近兩三年也在不斷求新求變。
▲《極速前進3》開機儀式上與兩面針合作。
2013年上半年,曾任柳工集團副總裁的鐘春彬臨危受命,接替公司原董事長馬朝梅,執掌兩面針。
鐘春彬將兩面針的業務核心再度回歸到牙膏業務上來,并將兩面針的總發展方向調整為:以做強做優大日化主業為核心,以扭虧增盈為重點,積極推進紙業、精細化工、醫藥、房地產板塊發展。
同時,將兩面針原有的口腔護理用品產業、洗滌用品產業、旅游用品產業、生活紙品產業、醫藥產業、精細化工產業、制漿造紙產業和房地產業八大業務板塊,整合為大日化、造紙、精細化工、醫藥和房地產五大板塊。
2013年5月25日,兩面針在柳州舉行發布會,高調宣布其全新升級的新品—兩面針中藥消痛系列牙膏面世。
這是國內市場首支消痛概念牙膏,最高售價59.9元/支。
▲以消痛為主打賣點的兩面針中藥消痛牙膏。
“對于兩面針來說,我們的品牌力是夠的,但欠缺的是一款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產品。
”兩面針口腔事業部新任總經理羅懷宇說,他甚至無不樂觀地預計,兩面針此舉,“可能是一場改變牙膏市場的革命。
”自從2010年牙膏市場的新一輪消費升級之后,中藥性、植物性牙膏新品陸續上市,這些新興品牌在市場上占據一定地盤后,兩面針才開始進入高端市場,其推出來的中草藥療效,內容過于泛泛,很難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
早在2008年,兩面針就曾推出“御方”高端系列牙膏,但與中藥消痛系列牙膏一樣,目前市場上也難見其蹤影。
業內知名研究專家陳曦指出,品牌的高端化具有兩個特點,首先是自身品牌已經取得了成功;其次是針對目標市場推出,而不是全渠道鋪貨,這兩個特點,實際上也可是中、低端與高端產品的區別。
今年年初,兩面針還與國內首檔明星競速類真人秀《極速前進3》合作,兩面針希望通過此舉來提升在年輕群體中的知名度,而年輕化也是兩面針品牌戰略升級中重要的一環。
業內人士指出,冠名綜藝節目短期內能進行大量品牌曝光,但從長遠來看品牌能否立足,還要看產品質量是否過硬。
對于兩面針來說,戰機稍縱即逝,戰果已然大不同。
下一篇:創業公司的品牌宣傳:學會花小錢辦大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優衣庫和凡客的運營哲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