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現在是最適合互聯網創業的時代: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潛在用戶基數龐大;騰訊等大公司的開放平臺把創業門檻降到最低,只需要足夠好的創意和強大的執行力;社會對創業的認可和包容度越來越高,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從另一角度看,這樣好的環境,也使得創業者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每個創業者都夢想打造下一個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都希望能造就百億甚至千億美元市值的企業。
誰能勝出?當你真正擁有一家業務眾多的大公司時,又該怎么管理這個龐然大物?這些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但《環球企業家》雜志在2008年和2011年對馬化騰的兩次采訪,提供了一些非常有價值的經驗之談。
有趣的是,在談到創業時,馬化騰承認如果他現在要創業,也不敢說一定就能再做出一家騰訊這樣規模的公司。
在保持對時勢的敬畏的同時,馬化騰分享了他創業的心得:1. 不要一開始就設定宏偉目標,而是把目標放到最低,事情是一點點細致做出來的。
只要埋頭過完自己的坎,自然會有人分心落后。
2. 要看做的事情有沒有用戶價值,只要事情做對了成本就不會太高。
有價值、不放棄就肯定有回報。
3. 產品打磨得好用一點,用戶自然會體會到你的心意。
采訪節選:Q:如果今天你才創業,會做什么切入中國互聯網?馬化騰:這很難,頂多做點小軟件滿足自己的愛好。
不能指望說要做10億或多少億,如果我們當初這樣想早就死了。
這會左右你每一步動作,接下來你會發現很多細小的事情都不做了,看到服務器有問題也不緊張,老想著10億100億怎么搞,那就完了。
事情都是一點點細致做出來的。
一定把目標放到最低,過完這關再說。
大多數人都跟你一樣面臨各種小坎,只要埋頭過完自己的坎,剩下的自然會有人分心落后,到時候你就跑到別人前面去了。
不用怕別人多厲害,做好自己、和自己比就行了。
另外,首先看你做的事對不對、有沒有用戶價值,只要事情做對了成本就不會太高。
其次,多考慮產品能不能琢磨得好用一點,慢慢用戶自然會體會到你的心意。
只要有價值、不放棄就肯定有回報。
我們的好產品全都是這樣琢磨出來的。
騰訊的成功最初是運氣,后面就是跟整個團隊一場場硬仗打出來的。
Q:你喜歡什么樣的下屬?馬化騰:有些概念我用一般邏輯分析都可以挑戰下去。
除非有人很有本事地讓我心服口服:“老板放心,這個是這樣的,1、2、3、4。
”但往往有人就說:“對哦,老板你真厲害!想到這樣!”我有多厲害?這還不是試出來的。
這樣的人不管他怎么說,我對他的印象肯定不太好,會趕緊找新人。
連最基本的邏輯性判斷都沒有就很麻煩。
如果做事很亂,成功一次都不知道是撞大運還是怎么回事。
總之,不敢放手給沒有大將之風的人。
Q:騰訊有這么多產品,是否都在爭奪成為終極“入口”?馬化騰:不可能強迫所有用戶都從一個我們自己規劃好的“入口”來使用騰訊或者其他互聯網服務,這不符合用戶需求。
所以,最重要的是以產品吸引用戶,通過競爭得到自然結論,一切最終看用戶的選擇。
在這個過程中,有的產品只是曇花一現,因為其他人做得不夠好,所以暫時有升值空間。
如果與之競爭的產品真的做得足夠好,那就要勇敢退出,或是進行合理的合并,或是進行其他調整。
比如“QQ校友”這個產品最開始放在騰訊研究院,一段時間后發現研究院不適合做這個,而且和QQ空間有競爭。
再加上兩個產品如果沒有一定整合,用戶體驗就很不好,后來就把歸在研究院下的整個團隊調入社區部門,放棄原來的入口,把“QQ校友”改造成“朋友網”。
Q:怎么說服做得不夠好的產品退出競爭?馬化騰:最理想的情況肯定是大家取得共識,但有些確實很難PK出來。
比如有些人就只從局部利益出發,社交流行的時候,很多產品不管自己是否擅長,都想做自己的社區,而不管是否與其他產品沖突。
其實獨立公司才需要從單一產品向更寬的領域擴展。
騰訊這類大公司旗下的很多部門更應該考慮怎么與周圍部門合作,進行產品整合,并將自己擅長的垂直領域做深、做透,而非做寬。
我們現在也希望組織架構能“社交化”,把過去分得很開的業務板塊融合在一起。
比如,如果騰訊在國外推出的一個手機上的社交游戲,就包含了游戲、社交、移動、國際化,到底歸哪個部門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組織了團隊去思科學習如何從整體來考慮和決策。
下一篇:郭敬明的商業帝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谷歌ceo:創業公司成功的五大戒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