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最近,媒體頻頻報道一些互聯網企業的危機和爭斗,相關的評價則基本集中于“人身攻擊”,認為原因是領導者不夠聰明。
很多求職者也都喜歡找一位聰明的領導,就連企業家本身也喜歡跟聰明人合作,但這真的是最優選擇嗎?事實反而是,經常由于領導者的過于聰明,致使企業垮臺。
在商業圈很早之前就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好的領導者往往不是團隊里最聰明的那個人。
瑞士洛桑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者做了一個規模比較大的研究,他們從30個歐洲國家找了379個企業領導者,最終驗證了這一說法。
誠然,企業家需要的不是聰明,而是智慧,甚至是大智若愚。
這一點,在由天九共享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盧俊卿傾力打造的針對商業領袖的互聯網節目《老板悄悄話》中,有著細致入微的探討。
眾所周知,天九共享集團創辦于1991年,多年來專注于做獨角獸企業孵化器。
在全球38個城市擁有100多家全資公司和控股公司、3000多名員工,并且,天九共享集團是幸福企業理論的奠基者與成功實踐者,其創立的企業家孵化器,讓員工告別打工;推出的“四六工作制”,讓員工每周只上四天班,每天工作六小時,讓員工的工作和生活變得十分愜意。
歷經無數實戰,相對于“聰明”,盧俊卿認為企業家最重要的是“會管理”,很多自以為是的聰明人到頭來在管理上都是一團糟。
比如,在《老板的三個層次》的篇章中,盧俊卿就談到,優秀的企業家需要“存在感”,在企業中仍充當具體的職能與責任;卓越的企業家則只需要“活著”,就像李嘉誠,退休之后遠離公司,但仍能影響整個長江集團;而偉大的企業家呢?即便離世,也能留下豐厚的精神遺產激勵著公司繼續向前,喬布斯就是最好的例子。
也就是說,身為企業家,層次越高反而越不需要“聰明”。
在《幸福的三個層次》篇章中,盧俊卿更是一語中的:“一個人與動物最本質的區別,應該是人有精神追求,動物沒有。
再聰明的動物,它都沒有夢想,也沒有精神追求。
如果一個人僅僅物質有保障,情感有寄托,而沒有精神追求,我覺得他的幸福是會大打折扣的。
” 而真正具體考驗企業家智慧的,無非是對人與對事。
所謂對“人”,即看領導者有沒有榜樣的力量,員工是否尊敬他,同時也看領導者能不能培養員工。
對此,盧俊卿在《老板悄悄話》中多次提到,他認為“受人尊重”是任何一家公司與企業家進行“幸福修煉”的重要一環,針對員工一定要多研究機制,少責備個人,用激勵與賦能“點亮人性的光輝”,將員工的潛能培養、發揮至極致。
而對“事”,則是看領導者能不能合理制定團隊做事的戰略,并具備超強的執行力,能夠帶領團隊根據計劃完成目標。
這恐怕是對所有企業家來講最為焦慮的問題,盧俊卿在《老板悄悄話》中給出的建議是,一定要將領導者與團隊凝結成“共同體”,做到“共同富裕、共同發展、一起幸福”,這正是天九共享集團的核心價值觀,實現真正的任人唯賢、真正的公平競爭、真正的多勞多得。
如此一來,每個員工都是為了自己而工作,這也就是為何天九的員工總是具有源源不斷奮斗動力的根本原因。
正是基于這樣的“智慧修煉”,摒棄了所有“小聰明”,才使得天九共享集團的戰略一個接一個的迅速實現。
所以,《老板悄悄話》便是這些成功戰略背后的經驗結晶,更是通往成功戰略的經驗捷徑,而這些,靠的絕不僅僅是“聰明”。
下一篇:王興:20年to C,20年to B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馬云郭廣昌演講:過冬靠自己 熬過挑戰的企業才有抗體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