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郭廣昌帶領復星集團成為全球領先的專注中國成長動力的投資集團,除了我們之前曾經發送過的湖畔大學郭廣昌:怎么指揮老板和中高管?關于如何做好一個企業,已經一個企業如何快速發展,他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一、做好企業的3大要素1、保持初心,尊重客戶、尊重市場哪個企業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關鍵碰到問題之后,你要始終保持你的雄心,要始終能喚醒你的初心,真正關注你的客戶,始終耐心地去做好每一件事,解決每一個問題。
在這樣的時代,我們一定不要急,我們企業家要不斷進步,企業家自己也不要太急。
企業轉型沒那么快,不是一上網就能成為一個阿里巴巴。
真正的企業家,目標一定是要做好企業。
好的企業,一定要學會尊重客戶、尊重市場。
以復星為例,創業25年來,我們走到今天,都是邊學邊做,不斷否定自己,一步步往前走,一直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兢兢業業。
這25年里,我們有很多經驗,也有很多教訓,但我們一直努力堅持做的,就是以客戶為中心,堅持產業情懷,踏踏實實把產品和服務做好、做強。
2、建立開放、透明、合規的企業文化同時我還想說,一個好的企業,要堅持做對的事情,要有一種合規的文化,擔當的文化,要尊重監管。
我們必要符合監管,不能越雷池半步,我們一定要對所有的監管有負責任的態度。
要建立開放、透明、合規的企業文化,做有擔當的企業和公民。
復星一直有著嚴格的紀律。
如果說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是“同學”的話,那我可以說,復星一定是一個“好學生”。
比如我們發展到今天,一直注重控制資產負債率,目前只有50.7%,銀行貸款在負債中的比例也很小;我們的融資渠道也很多元,同時我們也一直致力于杠桿率的改善,做到企業發展和負債的平衡。
今年上半年,我們已經通過資產處置等多種方式,回籠了近300億現金。
現在復星財務狀況穩定,長期負債水平適當,并有足夠的流動性抵御風險,我們現的的企業發展是非常健康的。
當然,除了企業家不要太急以外,我也希望社會和媒體也不要太急。
大家都在一步步往前走,我們需要努力,更需要寬容。
我們的消費者也應該多點寬容,尤其是對自己曾經穿著它去談戀愛的好品牌,還是要多一點理解。
讓我們一起努力,無論是海外的品牌還是中國自己的品牌,無論是在做制造還是做零售,我相信只要有那份心,堅持做好的東西,做對的事情,每天努力多一點點,我們的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3、關于組織活力現在大家開始關注一個問題,就是到底什么樣的企業組織是好的?我們企業組織是不是應該像計算機一樣準確,沒有混亂?還是說更像一個生物體,可能里面是有灰度的,是有混亂的。
就像人這個生物體,可能每天都在產生癌細胞,但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把它消滅掉了,所以我們是做不到我們生物體沒有癌細胞的。
所以,我們的組織,是不是越穩定越均衡越好?很火的一本書叫《失控》,里面就有一句話,“均衡即死亡”。
也就是說在高度完美、高度均衡之后,這個組織還有活力嗎?有人跟我說,我們要確定一套東西,管100年。
怎么可能呢?我更傾向于企業要有活力,哪怕有一定的混亂。
最可怕的,恰恰是看上去很完美,其實已經完了。
我覺得馬化騰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允許了內部某種沖突的存在,微信不是他的主流做出來的,是所謂的一些非主流,一些有沖突的小團體做出來的。
如果沒有微信,馬化騰自己說,那真的很危險。
因為有了微信,讓別人變得很危險。
所以我覺得一定要有,復星也是這樣。
歸根到底,我覺得一個企業的活力,一定要讓他保持一定的開放性、一定的灰度。
二、企業如何迅速成長?1、如果你很珍愛這個部下,那你必須要罵他我們每個項目都是在意的,都是努力的,你手下有事,你沒辦法,你只能罵他們,你不罵他們,他們覺得這個事情不嚴重,他覺得不嚴重,他就不會去改。
所以如果你很珍愛這個部下,那你必須要罵他,罵他的話,你發很大的火,其實對自己的傷害是蠻大的。
最好能做到就罵他了,發火了,對自己還沒傷害,這就是一種本事,我現在還沒有完全學會。
2、創辦企業,進攻意識,獲勝的強烈的饑餓感,是自然的生態馬云演講有一句話,我蠻認同的:你要修你的屋頂,要找陽光燦爛的時候,你要創新,一定要在企業好的時候。
如果你那時候懈怠了,風雨來的時候你就完了。
我覺得就像一個足球隊一樣。
你要踢球嗎?那你必須處于能踢的狀態,要保持體能訓練,要有協作精神,要有進攻意識,要有獲勝的強烈的饑餓感。
這些東西你沒有,你可以休息,但是你不能上場踢球。
你選擇這條路,你說,給你一種可能性,就停在這里了,可能嗎?馬云做這么大了,他也停不住,他不可能停住。
這是一個自然的生態,一種競爭生態,逼迫你去做更大的布局,去取得更大的進步,去打磨更好的產品。
3、看不到敵人,可能是因為敵人就在你眼皮子底下我絕大部分時候都特別小心,到了一個階段,老有強烈的不安全感。
還是那句話,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兢兢業業,永遠想著風險要來了,永遠想著我現在看上去很好,可能是一俊遮百丑,你不知道周圍悄悄地在發生太多的變化,拿著望遠鏡也看不到敵人了,而看不到可能是因為敵人就在你眼皮子底下。
三、怎么做投資?1、很多人的觀點都是偽命題遇見企業文化不融合的公司就不要投。
我沒覺得兩個好的企業之間文化價值觀會差到很沖突的局面。
很多人的觀點都是偽命題。
什么意思呢?明明是一個不好的國外企業和一個好的中國企業的文化區別,偏偏要說成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差別。
把自己想得太大了吧?說得太高了吧?不就是一個破企業嗎?文化不好,怎么說是跟別的國家不一樣呢?很多觀點都是偽命題。
2、好的投資,都是靠腳跑出來的你眼睛所看到一切其實都在告訴你這個社會是什么樣的。
這種感覺可能是你讀1萬遍報紙都得不到的,所以你想在哪里投資,一定要去到那里,去呼吸那里的空氣,去感受他們的生活,去跟他們交談,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四、相信企業家精神,相信自己1、相信企業家精神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文化和價值觀?企業家團隊靠什么凝聚?靠我們的文化,靠我們的價值觀。
所以我們守正,這個正,就是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文化。
第一,我們要堅守創造價值的文化。
企業做大了,我們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些真正對的事情,要能創造價值。
第二,要堅守學習的文化。
我們要把自己打造成全球投資平臺,我們一定要提升我們的學習、研究能力,包括對經濟的研究、對行業的研究。
第三,要提倡充分溝通的文化。
第四,要堅守規范透明的文化。
我們只賺該賺的錢。
我們在追求速度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風險控制。
規范是1,財富是0。
沒有安全保障的財富,等于0。
第五,我們要倡導和培育我們的企業家精神。
我覺得,馬云所說的企業家精神,其實最核心的內涵,是強調對結果負責的創業企業家思維,就是要能夠想盡辦法達成目標。
我覺得在當下的中國,我們尤其需要這樣的企業家精神,這種創業企業家思維。
未來10到20年的中國還是一個高速發展的中國,我們的環境是高速發展的環境,所以我們更強調創業型企業家的企業家思維,就是講究效率、講究結果導向,講究削尖腦袋也要把這個事情做成。
我相信中國的文化,包括佛教、道家和儒家,是很平衡的。
它會引導大家回到內心,回到真實所需要的東西。
當大家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的希望會不一樣。
一開始的時候,他想富,想顯露他的富,這是正常的。
但逐漸,他覺得那個很無聊,他覺得內心的平衡和幸福更重要,他會轉向去選擇這些東西,這是一個過程。
我是比較相信儒家的,儒家說敬鬼神而遠之,對命的這種說法也是這樣,不是說是談它、研究它,還是說一種尊敬吧。
對規律、對命運、對世上的一些不能左右的東西,對未知的東西,我們都抱著敬而遠之的心態,但是我們做好自己能做的,這就是我的心態。
在給定的條件下做得最好,因為那些都是給定的條件,你改變不了的;你能做的是在給定的條件下你做得最好的話,我相信無論是什么結果,你應該可以坦然地接受了。
我覺得抱著一顆感恩和向善的心,才能讓你走得更遠。
至于能走多遠,跟個人能力,方方面面都有關系,但是我不相信一個老是帶著一種怨婦的心態、抱怨的心態的人--這對自己、對這個社會都不是好事,而且注定是走不遠的。
2、相信自己任何人必須要為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付出代價。
很多人在做一個決定時候,他覺得付這個代價很情愿,但真讓他負擔這個代價的時候,他會說當時作這個決定是因為外面種種原因決定的。
哲學上有一句話很有道理:人是自由的,你必須要為你作為自由的人作出的決定負責任。
有些人只會說,企業在市場環境下,政府應該給他自由決策的權利,但是企業家要非常清楚,你做任何一個決定,都要為此負擔責任,尤其是錯誤的決定。
不能說因為我是為別人著想、因為我是受到種種誘惑,所有的借口都是不對的,至少你可以決定不做。
企業的游戲規則非常簡單,企業的游戲規則就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最多為股東、為員工、為相關利益者爭取最大的利益。
但有些企業很多時候會偏離這個游戲規則。
下一篇:馬化騰:能看到“未來三年”已是極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周鴻祎:致想念我的人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