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王功權從投資人轉身創業,2015年5月成立青普旅游公司,用一年多時間籌備項目。
2016年12月份,在產品還沒有正式推出的時候,順利拿到了2億人民幣的融資。
以前輕輕松松投出去幾十億,現在融2億人民幣卻要被人問到流汗。
王功權為什么放棄十七年的投資人角色,一個老頭子卻跟年輕人一樣從零開始創業呢? 2017年1月14日,王功權現身媒體訓練營峰會,來兜售他的消費升級理論下的創業新項目——青普旅游。
在他演講結束之后,他第一次真實地講述了為什么從投資人轉身創業者。
原來,投資人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樣風光,其實很苦逼。
而創業者雖然很辛苦,但成功之后的收益比投資人更可觀。
我們將王功權講述的內容,總結了幾條,以他的語氣展現來出,盡量原音重現: 干投資沒有自己的生活 我投資干十七年了,人家說七年之癢,我都十七年了。
每天的生活方式我一想就能想出來: 拎一拉桿箱不停的、滿世界的轉。
有時候剛下飛機,還沒到家,接到電話說又有一個好項目,馬上訂機票就撲過去。
然后等你坐到頭等艙里會發現,身邊都是其它機構的投資人,大家都是奔著那個項目去的,大家相視哈哈一笑。
每次一有好項目就是這樣,大家都搶。
實際上做投資真的非常辛苦,發現好項目特別難。
一個項目,很少說一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一定可以投,或者是一看就是非常不好的項目,根本不會投。
絕大多數的情況是,這個項目還可以,很難決定是投還是不投?我們每周一開決策會,每次開會之前我的心情都非常不好。
這讓我很糾結,每個周一都面臨著投還是不投的選擇。
干投資沒有自己的生活,天天忙在第一線上,你不在一線跑,你就不知道最新的東西,變化特別快。
知識更新速度要求特別快,然后跟你打交道的全都是CEO以上的人,全都是人精,你不管是談事還是商務上,天天挑戰你最高的智商。
投資是養大別人的孩子 天天這樣去累,最后回過頭來,這相當于帶一個小孩兒,很小的時候你來照顧他,幫助他,最后等他當總統的時候一看,你還是個保姆,你知道嗎? 投資的公司一上市、一敲鐘,晚上回到酒店一算馬上就知道,我們的股份值多少錢,掙多少錢,都算出來了,我們管理者實際上賺得特別有限。
實際上誰賺得最大呢?第一是成功的創業者賺的最大,第二是投資我們基金的人賺得大。
我們管理者只有那么一點管理費,這里面的帳都是被人算過的。
你再牛,管理費也就這么高了。
我那時候死抗著收2.5%,當時很多著名的投資人都只收2%了。
人家說你收的多,我說要是少我就不干了,我死抗著。
天天這樣忙,看到人家一個又一個的成功,一個又一個的企業家都在我身邊起來了,回頭我心里想,我現在創業的時候,我沒看誰背著錢來跟我說,王功權你那時候幫我了,我現在投你點。
投資久了人會變得很苛刻 回過頭來,投資久了會變成非常苛刻的一個人,我們這些人都很難相處。
因為容易看到風險,見面之后連表揚你的時間都沒有,上來就指出你的問題,就挑毛病,最后就變成了這樣的性格。
我女兒說:“爸,我這輩子死活不嫁給干風險投資的。
” 我現在創業了,融資的時候,人家(投資人)往那一坐,說:“老師今天向你學習來了”,然后就開始問問題。
一開始問的還比較客氣,然后越問越犀利,最后把我弄得滿頭大汗。
你可以想象,我有多尷尬。
那個時候我就想,我做投資的時候,原來問的問題都這么傻啊?! 比如投資人問我:“你沒有干過旅游啊,你做投資可以,你寫詩詞也行,但是你沒有干過旅游啊,你怎么去理解這個事?” 那我回答就是:“人類一直有兩個事,一個事就是你干過,一個事就是你沒干過的。
如果人類社會只是說你干過的才能干的話,那到現在啥也沒有。
再一個不僅是我干,我還組織一幫人,組織懂這個事情的人一起做。
” 再比如,他們問:你們到目前為止,沒有銷售收入,你是怎么估值的?我心里想,我要是有2億收入了還找你來融資嗎? 投資人轉為創業者,我才發現,原來我坐在那邊的時候問的問題,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傻瓜問題,還有三分之一是誰都不好回答的問題。
如果我再做投資的話,我只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就能把自己該問的都問完了。
搞自己的企業來錢多 你想,萬通我們這幾個兄弟,我也不比他們傻,對不對?我投了這么多企業,商業經驗比較多。
你干投資,從賺錢上也不如搞自己的企業來錢快,來錢多。
你知道吧,真正好的投資人的智商、商業能力不比創業者差,要不你怎么知道誰該投誰不該投呢?
下一篇:傅盛:一個人的成長=自我認知的革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馬化騰:騰訊經歷了三大坎兒,包括微博崛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