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中國人信仰“人之初,性本善”,以教人向善的道德建設提倡誠信。
而西方人信仰“人生來罪惡”,用完善的制度制約誠信的缺失。
正是因為西方制度的規范,大大提高了缺失誠信的成本,從而將失信行為的發生率降至最低。
]對于成功,99%的努力和1%的天才是不夠的!還必須有200%的品德做保證。
——羅曼·羅蘭90年代初,溫州某縣的一份報紙,是全國訃告刊登量最大的報紙,幾乎整個版面都是訃告。
閱讀這份報紙,或許你會以為當地遭遇了嚴重的天災,殊不知這卻是秘而不宣的“人禍”。
在這座縣城,有一個著名的廢舊機床交易市場,當地人去北方和西部收購國有大中型企業的二手機床,然后轉賣或拆卸零件分銷。
而當企業上門收款時,家中親人就集體上演收貨人猝然離世的苦情戲碼,并拿出當地報紙證明事情屬實。
就這樣,“假死”讓他們幾乎以零成本得到機床并轉手獲利。
該縣就依靠著這一手段,從全國貧困縣一躍成為富足之鄉,但當地人“毫無信譽可言”的惡名亦隨之遍聞天下。
奇怪的是,在這樣一個外人看來信譽基本為零的地方,當地人借錢卻從不用打借條寫利息,全都通過口頭協商,并且都能兌現承諾。
其實,我們在談論誠信的時候,往往以“好人或壞人”進行兩極定論,這對于探尋誠信在商業中的意義,是遠遠不夠的。
誠信與兩件事相關——交易與成本。
信用評價的出現,必定由于交易的發生;信用評價的高低,是每個人對于這一次及之后預計交易的總體成本的理性衡量。
一個人,能以零誠信的面孔面對外鄉人,是因為他并未想與對方展開第二次交易,一次騙到手即成功。
在當時法制并不完善的背景下,此舉并不會受到任何處罰。
但是在小縣城內,人人彼此相熟,個人的一次失信就會令整個家族的名譽蒙塵,致使未來的借款阻力增大。
同時,當年銀行信貸業務尚不發達,在私營企業難 以及時貸到錢的情況下,無法在短期內湊足錢就意味著與良機擦肩而過。
對善于抓住全世界小商機的溫州人而言,這絕對是不可出現的過失。
中國人信仰“人之初,性本善”,以教人向善的道德建設提倡誠信。
而西方人信仰“人生來罪惡”,用完善的制度制約誠信的缺失。
正是因為西方制度的規范,大大提高了缺失誠信的成本,從而將失信行為的發生率降至最低。
如今,中國的法制化日益完善,而更令人振奮的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和云計算能以更高的效率來維護誠信。
人性的進步是一條漫長而艱澀的道路,但多股力量正一同推動著社會對人性的制約。
當有一天,我們因失信而得到的利益低于為彌補失信產生的成本時,人人都會成為一個有誠信的人。
下一篇:李彥宏:文化產業遇上移動互聯將有一批偉大公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比爾·蓋茨是如何思考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