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51.89%:48.11%,6月24日英國舉行全民公投。
根據投票結果,脫歐派取得勝利,英國決定脫離歐盟。
從1973年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到43年后的退出,如何看待英國脫歐?這又將對中國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權衡利弊后的選擇 “脫歐是英國對去留歐盟產生的經濟利益多方平衡后的選擇,總體上有利有弊。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指出。
趙萍分析,之前英國加入歐盟主要考慮在推動歐洲經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中可以加快本國金融、通信等優勢產業的發展,有效降低經濟成本。
但事實是加入歐盟后,雖然預期中的效率和競爭力有所提升,但同時英國對歐盟不斷增加的支出也使其不堪重負。
數據顯示,英國是歐盟財政預算第二大凈貢獻國。
金融危機前,英國每年為歐盟預算貢獻大約40億歐元,2014年時達100億歐元;占本國國民總收入的比例也從0.2%升高到0.5%。
“其次,在歐債危機肆虐之時,英國經濟卻呈現出較為穩定的增長態勢。
歐盟對外政策相對保守,復蘇步伐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國對外經貿的發展。
英國脫歐之后,政策制定上也會獲得解脫,自由空間更大。
”趙萍表示。
脫歐之前,很多國家把英國作為進入歐盟的大通道和橋頭堡。
脫歐無疑會帶來相關成本的差異,現存倫敦的金融機構就不得不考慮在歐盟重新開辟新的戰場,這勢必會增加企業成本。
“也不排除有的機構會撤離英國轉向歐盟,這意味著將有一部分資金會從英國抽逃,從而給英國金融業帶來負面影響。
”趙萍認為,總體來說脫歐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有限的、局部的,不會產生波及全球的危機,“目前來看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英鎊貶值上,同時由于英鎊波動也會影響到外商直接投資”。
隨著投票結果的逐步明朗,英鎊匯率遭遇重挫,跌破1英鎊兌1.35美元,為198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英國GDP占歐盟近1/6。
中國銀行全球業務部高級交易員崔海濤分析,英國的退出會降低歐盟整體的影響力,體現了歐盟內部的復雜博弈,該事件會深刻影響未來歐盟的擴張政策,對歐元也將產生不利影響。
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 近幾年,中英經濟合作進展明顯。
2013年,英國成為第一個與中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G7國家。
2014年,英國發行首只人民幣主權債券,并將債券發行收入納入英國外匯儲備。
英國也是首個宣布加入亞投行的西方發達國家,其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趙萍認為,英國脫歐會進一步推動中英合作的步伐加快,雙方在基礎設施、電力、金融、服務貿易等領域上的經貿合作會進一步拓展,合作的步子會更大、步伐會更快。
在浙商銀行經濟分析師楊躍看來,目前全球市場非常脆弱,任何外部沖擊都會改變市場預期,影響穩定性。
英國脫歐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單邊波動,這對疲軟的歐盟乃至全球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
從這個意義上講,英國脫歐給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帶來了壓力,對中國國內正在進行的改革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他分析,“英國脫歐后,倫敦作為國際金融市場中心的地位會受到動搖,不利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已關注到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布后金融市場的反應,并已做好應對預案。
崔海濤分析,短期看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有望延續穩中有升的態勢,對美元可能有短期的貶值壓力。
長期看,歐元和英鎊的不確定性有望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中的儲備貨幣地位。
下一篇:共享經濟:政客的陰謀還是經濟的未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馬云“私聊”奧巴馬 全程保密有何玄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