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騰訊文學整合了盛大文學之后,網文界最后一個疑問就是:阿里到底什么時候入局網絡文學?4月23日,阿里文學終于浮出水面了。
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發布了網絡文學新業務“阿里文學”。
阿里文學主要負責的業務以內容生產、合作引入以及版權產業鏈的雙向衍生為主。
簡單點說就是,阿里文學做的就是網文IP的那點事。
這幾年,網絡文學的IP價值得到認可,網絡文學改變成的影視劇、游戲大獲成功的案例層出不窮。
以網絡文學IP為基礎,衍生到文學出版、游戲開發、影視投資,開發出一整套娛樂產業鏈的玩法。
網文IP的價值得到了業界認可。
騰訊文學斥資40-50億元整合盛大文學,其實看中的就是其網文IP的資源,未來網絡文學作品的價值也必將更多由其IP價值衡量。
那么,作為此前盛大文學緋聞對象之一的阿里,為什么不通過收購盛大文學獲得網文IP資源呢?原因之一在價格:曾有分析指出,盛大文學去年估值在6億美金以上,這個價格是阿里無法接受的,因為盛大文學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起點,對比同為PC端優質內容原創平臺的縱橫中文網,后者僅賣出1.9億元人民幣。
起點是比縱橫強,但也沒強出10倍。
另外,業界有個傳聞稱,盛大文學中流失了一批優質的網文IP資源,所以盛大文學的價值應該有一定程度的縮水。
媒體也曾報道過盛大文學曾舉報原起點中文網創始成員之一的羅立涉嫌倒賣、賤賣作者版權的消息。
騰訊科技的一篇報道中曾爆料稱,在阿里最終決定要投資盛大文學時候,被天貓總裁張勇否決了。
張勇曾任盛大財務總監、CFO。
因此阿里放棄收購盛大文學的一種可能性就是,張勇了解盛大文學版權流失問題,所以認為價格過高。
對于阿里而言,花錢收購盛大是為了IP資源,但如果盛大文學優質IP資源已經流失,反而不如直接參與到IP資源的合作與引入上。
IP資源的核心是那些網文作者大神,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的合并看似壟斷了大量資源,市場走向一家獨大的局面。
但是,所有網文作者都知道一家獨大并非好事,將使作者失去議價能力。
之前盛大文學稱霸市場的時候,盛大采用了比較“吝嗇”網文IP合作分成方式,這也一直遭到網文作家的詬病。
后來,起點核心成員帶領一批作家出走,與此也不無關系。
現在閱文集團獨大,卻并非高枕無憂。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許是網文市場在內容IP端重塑的一個契機。
現在看來,阿里文學也許正是看中了這個內容端重塑的契機,抓住舊的網絡文學模式中作者與平臺方在利益分享方面的矛盾,尤其是在版權衍生方面的矛盾。
阿里文學現在的IP版權合作策略是,不強調絕對控制版權,提倡版權共享,不要求掌控IP產業鏈的所有環節,愿意與合作方(作者)共享收益。
而在網絡文學最具價值的IP衍生渠道和方式上,阿里系有著不輸騰訊的資源布局。
在盛大被騰訊合并之前的網絡文學格局中,盛大文學、騰訊、百度三家獨大。
百度的優勢在PC端的流量資源,盛大文學則是內容端具備明顯優勢,騰訊文學則被認為綜合實力最強。
反觀阿里文學,從官方透露的信息來看,阿里文學隸屬以UC優視為基礎組建的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旗下擁有UC書城(UC瀏覽器)、書旗小說、淘寶閱讀等入口資源支持,其中UC瀏覽器日活躍破1億,書旗小說在移動閱讀類App中也是排名前三的應用。
在影視改編支持上,阿里影業、光線傳媒、華誼兄弟、優酷土豆等都與阿里系達成深度合作關系,游戲改編資源則包括國內第二大的手機網游聯運平臺九游等。
網文作家聚集地“龍的天空”中有作家點評網文界現狀稱,“網文界越來越像一潭死水了,網文一家獨大長久來看肯定是不好的,你看現在還有很多人希望今年會有資本大鱷殺入網文界,互相競爭總是會讓人前進不止,一家獨大總是會讓人覺得煩躁不安,而且就好像一潭死水。
”作為第三方自媒體,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也希望中國互聯網市場有更多的良性競爭。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 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落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證監會否認融券新規打壓股市 業內:周一不會暴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