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美東時間周一,美股再度開啟“暴跌”模式,道指標普均創逾六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業內人士指出,全球債市拋售潮引發的恐慌情緒蔓延到了股市,加之非農數據顯示薪資正加快增長,或刺激通脹走高,繼而有可能令美聯儲加息步伐加快,進而打壓股市。
美股收盤行情表現如下: 指數最新價漲跌幅(%)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24345.75-4.60%標普500指數2648.94-4.10%納斯達克綜合指數6967.53-3.78% 美股市場的連續回調及上周五歷史級別的暴跌,主要來自三方面的壓力: 1、債券收益率連續走高,直接推動美股暴跌 事實上,上周以來,債市一直都在指引股市的走向。
國債收益率已大幅回升,從而給投資者帶來了一個賣出股票的理由。
一個月前,美國新老債王不約而同的對10年美債2.6%非常關注。
一個認為是牛熊分界點,一個是認為利空美股的關鍵點。
一個月后,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到了2.84%,創下四年來新高。
果然,道指在周五狂瀉666點,創2016年6月來最大單日點數跌幅。
按照目前聯儲的展望,隨著稅改和可能出現的大基建刺激,結合全球經濟進一步走強和美國通脹的復蘇,多次加息可能性正逐漸提高,美國利率可能加速上行。
這也直接推動了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進一步上升。
華泰宏觀首席李超表示,美國金融市場的潛在風險美股持續多年牛市,已經表現出捆綁宏觀經濟、貨幣政策、金融穩定的特征,這是典型的逼空行情,沒有調整過的市場蘊藏較大風險,只是沒有觸發因素;而當前美債的長短端利率比較平,可能成為美股調整風險的觸發因素。
在上周五美股的大跌中,這也表現非常明顯,當日美10年期債券收益率最高觸及2.85%,收盤2.84%,單周漲幅達到6.77%。
而美債收益率上漲的背后,是市場對美聯儲加息升溫的預期。
2、美股各大股指估值已處歷史高位 自2009年以來,美股市場已經走了長達9年的牛市行情。
道指已從當年的6000多點,飆升至如今的26000點附近,漲幅超過了300%。
數據顯示,經過9年的牛市行情,美股各大指數估值都已漲至歷史高位,這背后的原因有著美國貨幣政策太寬松、利率太低、加杠桿等多方面原因。
更高的估值是擔心市場回落的理由之一。
這是道指近7年的估值變化: 據彭博社報道,以下這張表格反映了標普500指數略高于估值指示器——基于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和企業債券收益率的所謂的美聯儲模型的另一個版本。
上一次標普500指數略高于該估值指示器發生于2015年年底,就在2016年年初股市暴跌前。
然而,此次與名義標普500指數相關的估值更高,達到了自2008年年初以來從未出現過的水平。
標普500指數與估值對比圖 3、美聯儲加息超預期,通脹預期全面升溫 在美債收益率飆升的背后,是美國稅改下的三個主要數據: 一是1月份薪資增長創下近9年來最大增幅,即平均每小時工資環比增加0.3%,同比增加2.9%;二是1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口20萬,超過預期的18萬,大幅高于前值(14.8萬);三是美國1月失業率維持4.1%不變,仍為2000年以來最低。
美國1月數據大超預期,讓加息預期驟然升溫,若18年經濟增長和通脹復蘇均強勁,美聯儲加息可能性將越來越大,市場目前普遍預期今年美聯儲將加息3-4次。
隨著通脹的升溫,在最新的美聯儲議息會議上,明顯釋放了更加硬派的信號,對于經濟增長,尤其是通脹復蘇的表達較此前明顯更加樂觀。
不僅僅是美國通脹預期升溫,在歐洲和日本等國家通脹預期都在升溫當中。
東吳證券王楊在研報中提到,相較于以往的技術調整,美股的下跌或是一個拐點,這個拐點并非指美股后續必然接連下跌,而是指接下來美股的風險收益比將惡化,美股風險逐步顯性化。
從歷史表現來看,道指單日跌幅超過2%,次日滬指下跌概率為64%,后三日滬指下跌概率降至33.3%。
在A股逐漸國際化的背景下,近年來A股與美股的相關性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將時間縮短至2016年以來,道指跌幅超過2%的次數共有5次,次日滬指下跌次數僅1次,3次漲幅均超過1%。
東吳證券王楊表示,雖然美股的風險開始顯露,但是短期A股大概率受益于“春節效應”。
歷史規律上看, 2010年以來,春節前7個交易日和前5個交易日,A股均會收獲正漲幅。
中金公司黃漢鋒認為,港股短線受累,大跌可以加倉;A股受影響略小,兩地市場中期走強趨勢不改。
如果港股在情緒主導下出現短線大幅殺跌,可以逐步逢低吸納,美股波動使得年初的“瘋狂”狀態降溫,后續的走勢預計更加平穩、更可持續。
黃漢鋒對A股所持觀點是,A股受美股波動影響略小,美股的波動更多從情緒和預期層面影響A股,而非資金層面;考慮到A股已經有所調整,A股本次受美股短線波動的影響將比港股小。
我們將密切關注美股、美債及加息預期后續的演化,來衡量對中國市場的影響。
同時,中國自身的通脹走勢、地產成交及開工走勢、政策應對等也值得接下來緊密跟蹤。
廣發策略戴康團隊認為,A股在陸港通開通后較之前更易受到國際市場的負面沖擊,尤其會通過港股市場的波動傳導。
但認為本輪新興市場受到的沖擊不會較歷史經驗更為猛烈,因為美股的下跌本質上是經濟增長更樂觀引發通脹擔憂和情緒影響,而非基本面走弱或風險事件驅動。
且當前A股的估值水平不同于美股,并非處于歷史高位。
美國加息預期升溫,美元反彈,大宗商品下跌更多地是基于金融屬性而非工業屬性,因此對于A股大周期中的海外定價的資源股并不構成中期的沖擊。
A股市場短期仍處于“一元復始”后的震蕩調整期,中期盈利增長的持續性與增量資金入場有助于“重估長牛,周期擴張”。
建議利用震蕩繼續配置大周期。
海通策略荀玉根表示,整體上,美國標普500指數、道瓊斯指數目前PE(TTM)分別為23.8倍、24.2倍,處于2007年以來歷史高位,美股回調也有消化估值的因素,而上證綜指、滬深300目前PE(TTM)分別為16.6倍、15.5倍,均處于歷史中低水平,A股整體的估值壓力不大。
對A股市場而言: ?、倌瓿踉陝有星榻Y束,短期市場進入回調休整期。
參考歷史,躁動行情的漲跌跟基本面關系不大,更多源于短期信息對情緒的擾動。
②18年銀行替代17年白酒成為市場回調時的避風港,源于盈利估值匹配度更優,機構配置需求更強,尤其是A股納入MSCI帶來的外資配置。
?、壅{整期蟄伏等待,中期保持樂觀,趨勢性機會需等到3-4月盈利增長確認和監管政策落地。
上半年偏價值,金融性價比最高。
下一篇:挑戰摩拜,711便利店竟要做共享單車!但他們還打了個小算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返利紅棗暗藏騙局 涉嫌傳銷具非法集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