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獵云網(微信:ilieyun)】8月8日報道 (圖文編譯:蔡妙嫻)我們就“種子輪與天使輪融資額過高是否會影響一家公司進行A輪融資的可能”進行了調查,以下為調查結果:創始人角度:種子輪或天使輪融資150-200萬美元將大幅提升你進行A輪融資的可能性;高于此數額并不會對A輪融資造成消極影響,但會帶來其他問題。
投資人角度:種子輪及天使輪融資高于150萬美元說明這家公司成功熬過了審查過程,整體心態將比較輕松,但是,前A輪融資超過350萬美元也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壓力,主要是A輪融資能否大于先前的融資量以維系公司的持續發展。
在過去的幾年中,創企早期階段融資經歷了一陣“繁榮期”,大量“天使”投資人涌入市場,加速器公司、種子輪投資基金層出不窮,微型風投也日漸崛起。
每個投資人寫出的支票平均額都不一樣,但大多數公司的種子輪或天使輪融資都在100萬美元以下。
當然,也有很多100萬美元以上的。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看最著名的反面教材——Clinkle。
這家移動支付創企在種子輪融資時融得了2500萬美元(史上數額最大的種子輪融資)。
然而,在幾千萬美元握在手上之時,Clinkle急速跌入深淵。
公司網站再也沒有活躍過,更別提A輪融資了。
不少投資人都認為,融資過多是許多早期階段創企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
“融資輪越大,價格越高,下一輪融資的壓力也就越大。
”Upfront Ventures的Mark Suster如此說道。
過高的期望值、創始人和員工股權的稀釋、揮霍浪費的企業文化的萌芽,這些都是早期階段創企融資過高可能會帶來的后果。
不過,Clinkle的故事是否能夠代表早期階段創企融資圈的整體趨勢呢?在此前數據驅動類創企神話的破滅中,我們發現許多早期階段投資人是不愿意“寵壞”創企的。
但是,融資過高的問題怎么說?數據分析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對Mattermark上從2008年1月1日到2016年8月1日,超過18000筆天使輪、種子輪及A輪融資交易進行了分析。
我們所分析的都是美國公司,橫跨硬件、石油與天然氣、生物科技、醫藥等多個資本密集型產業(后兩個行業有自身的早期階段融資規則)。
此外,我們也已將沒有前A輪融資記錄,或前A輪融資總額少于25000美元的公司排除在外。
為什么要排除后一類公司?因為25000美元甚至都不夠買幾臺電腦,如果按在舊金山的幾大創企集中區租辦公室來算,25000美元大約可以租18分鐘。
在初步篩選后,我們確定了5600家符合標準的公司。
那么,種子輪融資額較高的公司在A輪融資中的表現如何呢?上圖基本回答了我們的問題:在150-200萬美元以上,創企從種子輪和天使輪融資越多,A輪融資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這一結果其實是合情合理的,融資過少的創企往往在獲得更大的市場牽引力之前,就已經彈盡糧絕。
但是,如果你的前A輪融資在175萬美元以上,那么你每多出的一分錢對A輪融資其實沒有多大影響。
換句話說,在615家前A輪融資150-200萬美元之間的公司中,34%進行了A輪融資;前A輪融資在200-500萬美元之間的公司中,30%-33%的公司進行了A輪融資。
那么,這些公司的A輪融資量又如何?是否種子輪融資額越高,A輪融資額也就相應地越高?在對1200多件A輪融資案進行分析后,我們發現創企的天使輪及種子輪投資人與該公司的A輪融資及融資額之間存在一種積極的內在聯系。
從更細化的層次上看呢?平均來說,創企的A輪要比天使輪及種子輪的融資額高,接近375萬美元。
如果前A輪融資過高的話,創企的“發展勢頭”似乎就滯緩了。
我們可以從融資比例角度來理解這一點。
一家種子輪融資100萬美元,A輪融資450萬美元的創企相當于將融資額擴大了4.5倍;一家種子輪融資300萬美元,A輪融資900萬美元的創企相當于將融資額擴大了3倍;一家種子輪融資450萬美元,A輪融資900萬美元的創企相當于將融資額擴大了2倍。
創始人與員工股權稀釋,以及流血融資提早發生這種問題是前A輪融資過高的兩個最嚴重的影響。
那么,創企融資多少才較為合適呢?這其實取決于多個因素,但也是有經驗可循的。
在Y Comninator最近公布的種子輪融資指導手冊中,他們建議種子輪融資在150萬美元左右就足夠了(以舊金山灣區5人團隊的創企,需要維持18個月的發展來算)。
150萬美元足夠一家公司驗證其想法是否能夠獲得市場牽引力,以及是否有開啟A輪融資的可能。
下一篇:酒店客房售貨機魔便利獲1200萬元天使輪投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麥肯錫:中國未來30年投資機會(字里行間都是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