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中國有很多老一輩做實業的企業家,他們大部分都是從底層做起來的,經歷過很多磨難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個出身貧寒,卻靠賣紅棗闖下一片天企業家的故事。
壹石聚彬是河南人,出生沒多久就遭遇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村里所有人都為吃的發愁。
等到稍微有飯吃的年紀,石聚彬就開始幫家里做事,拎著小簍子走街串巷賣東西補貼家用。
再稍長一點14歲時,母親卻患病了需要醫治,石聚彬家瞬間變得更一貧如洗。
人說,“要想改變命運必須有知識”,石聚彬很小就明白這個道理,他也非常用心讀書。
只是天意弄人,那次高考他還是失敗了。
回到村里的石聚彬盤算著以后的日子里該做些什么好呢?他想到村里那幾顆老棗樹,這可是“自然災害”時被稱為救命樹的啊。
“既然棗樹是村里的人的根,那我就來開棗園賣棗子吧!”很快,他就在村委會的支持下開種了一片棗園,慢慢經營起了賣棗的生意。
可就在出果的第二年,一場暴雨襲來,石聚彬只能看著熟透的棗子爛在棗園里,這一年他損失嚴重。
即使如此,可他依然沒有放棄種棗賣棗的生意,在經過一番琢磨后,這次石聚彬打算把大棗賣到人多的鄭州去。
然而,等他費勁力氣把棗子運到鄭州才發現,市場上有太多人賣棗子了,可買棗子吃的人并不多,這下又算白折騰了,根本賺不到錢。
好不容易,石聚彬從朋友那里聽說廣東人非常喝棗子煲的湯,他想著把棗子賣到廣東一定很受歡迎。
又一年果熟之時,石聚彬帶著幾筐紅棗南闖深圳,這次嘗試成功了,輕輕松松的賺了2萬元。
回到村里,他把這次成功經驗分享給了村民,在村民的全力舉薦下,石聚彬當上了村長,肩負起了帶領全村人發財致富的重任。
可是,老天再次給他開了一個玩笑。
當他滿心歡喜的帶著全村人種的20噸大棗去深圳時,又幾場暴雨襲來,等到深圳所有的大棗都爛了。
他只能無功而返,賠了5萬元,辜負了所有村民的期望。
這件事之后,石聚彬覺得自己已經不能再勝任村長一職,他決定辭職出去打工還清村民的錢。
貳在外打工5年后,石聚彬終于存夠了錢,回到村把欠的債還清了。
之后,他成立了一個干果食品加工廠,剛開始做一些食品加工生意,可最后慢慢演變成專門制作棗產品的了。
經過長期的市場實踐,石聚彬也明白了一些經商之道。
此后,他開始加強紅棗品牌形象的建設,并大力組建了一個銷售團隊,解決農產品只能“靠天吃飯”的問題。
為了消除產品同質化,石聚彬逐漸在產品上進行創新。
不僅推出了適合養生的“雞心人參棗”,還推出了簡單好吃的無核棗。
這兩款產品的銷量都很不錯,“雞心人參棗”在很短的時間里就賣了幾十萬元。
而無核棗更是吸引了200多家代理商,石聚彬也因此賺了100多萬。
之后,石聚彬又繼續研發新產品,推出了一款類似口香糖的紅棗,把包裝做成煙盒狀更能吸引人們的注意。
這款產品依然很受歡迎,上市沒多久就被搶售一空了。
為了保持“好想你”紅棗的持續競爭力,石聚彬非常注重新產品的研發,連續幾年里研發了近300個新品。
紅棗不在是單純的紅棗,它還更具有充饑、養生、觀賞等實用價值。
叁2001年,石聚彬耗資百萬建立了一個良種棗生產基地,然后請農業專家專門為棗農做培訓,傳授如何才能種植出優質大棗的方法。
石聚彬創新性的推出“公司+基地+棗農”的生產模式,為的只是提高“好想你”產品的質量。
而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保障整個操作流程干凈衛生,石聚彬又花了1000萬從以色列引進了一套先進的生產加工設備。
在他的不斷努力下,“好想你”一路長驅直入成為國內紅棗業知名品牌。
之后,石聚彬又率先在全國開起了紅棗專賣店,打破了只能在超市終端銷售的傳統。
不僅如此,隨著電商時代的到來,他還在各大電商平臺開起了專賣店。
目前為止,“好想你”在全國的專賣店數量達到2000家以上,每年的營業額過20億。
自2011年,“好想你”棗業在深交所上市后,公司市值一下超過了110億元。
而自從2016年,“好想你”棗業與零食巨頭“百草味”達成戰略并購合作后,“好想你”正式搭上電商的順風車,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了。
下一篇:從500元起步 9年做成110億的買賣 他說創業不是人干的事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位老農民和他530億美元的魏橋帝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