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詞典網(wǎng) 創(chuàng)業(yè)知識學習分享
前天,馬化騰以362億美元的身價,短暫的坐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刷爆了朋友圈。
騰訊的業(yè)績霸氣無比,股價天天攀升,不得不說馬化騰的團隊實力強大,但今天創(chuàng)哥要說的這個人更牛逼,如果沒有他,可能也就沒有今天的騰訊!2000年,QQ用戶量暴增,馬化騰也遇到了金融危機,在跑了多家銀行未果的情況下,馬化騰決定以幾十萬的價格賣掉QQ,關(guān)鍵時刻,熊曉鴿出現(xiàn)了,找人合資共投了220萬美元,才讓騰訊度過了危機,所以說騰訊的成功離不開熊曉鴿的江湖救急!熊曉鴿的江湖救急,除了騰訊外,還有搜狐和百度等,張朝陽在被所有投資人拒絕的情況下,熊曉鴿給了他220萬美元。
百度在燒完所有資金后,熊曉鴿給他送去了150萬美元。
熊曉鴿被稱為“中國VC第一人”,手里的IDG至今投了500多家公司,其中30多家公司上市,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可以說,有著他的巨大功勞! 誰曾想到,15歲當工人的熊曉鴿能有今天的成就,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熊曉鴿傳奇人生。
夢想從電工變成戰(zhàn)地記者,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他懷揣38美元去了美國1956年,熊曉鴿出生在湖南湘潭市,15歲的時候,就頂替父親成為鋼鐵廠的工人。
當時正是文革時期,上大學是沒什么希望,所以熊曉鴿也沒什么大的抱負,他當時就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電工,在廠里干的不亦樂乎,每天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深得老師傅和廠長的喜歡。
沒想到到了1977年,中斷了10年的高考突然恢復(fù),當時實行的模式是:“群眾推薦、領(lǐng)導批準、學校復(fù)審”,這對于人緣特好的熊曉鴿來說,簡直就是一個驚喜,廠里唯一的一個名額名正言順的給了他。
熊曉鴿高高興興的報了物理專業(yè),他也不負眾望,順利的考上了大學,不過是湖南大學英語系。
自從進了英語系后,熊曉鴿就沒機會進行電子研究了,看了女記者法拉奇的故事和戰(zhàn)地報道后,他的理想又轉(zhuǎn)變成做一個戰(zhàn)地記者,為了能當一名優(yōu)秀的記者,1984年,他又考上了社科院新聞專業(yè)的研究生。
在新華社實習的時候,他的新聞報道作品發(fā)表到了《中國日報》上,他拿給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看,教授說了一句話“你寫的太好了”。
這個“太好”既是夸獎,也是批評,因為熊曉鴿的報道寫的太完美了,思維局限,眼界太窄。
教授的這句話對熊曉鴿的打擊很大,他決定去外國留學,看看人家是怎么做新聞的。
熊曉鴿選擇了波士頓大學,并且拿到了第一年的全額獎學金。
1986年,兜里揣著38美元的熊曉鴿,一個人前往美國求學。
這次出國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他成為了一個好記者,但更是一位好投資人。
卻誤打誤撞進入風投行業(yè),還當上了國際巨頭的掌門人在波士頓大學,為了能賺錢養(yǎng)活自己,熊曉鴿白天當助教,晚上組裝自行車,而且為了能剩下第二年1.2萬美元的學費,他只用了8個月時間,就修完了4個學期的課程,拿到了學位證。
后來,熊曉鴿在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時候,進入到全球最大的出版機構(gòu)卡納斯公司工作。
僅用了3年時間,就從助理編輯做到了《電子導報》的亞洲版主任編輯。
在做雜志的時候,熊曉鴿創(chuàng)辦了《亞太商業(yè)》欄目,報道了一批在硅谷創(chuàng)業(yè)的華人,不僅成為一名名動美國華人圈的記者,還第一次接觸到了風險投資。
1991年,熊曉鴿想辦法跟IDG董事長麥戈文搭上線,見面的時候,麥戈文問熊曉鴿,你想做什么?“我有兩個夢想,一個是把美國的電子信息雜志拿到中國出版;另一個是在中國做風險投資,我現(xiàn)在的老板不支持我,我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麥戈文又問,那你想要多少工資?“我去年掙4萬2,您付我4萬2就行。
干半年以后咱們再說,怎么樣?”本來約定1個小時的談話時間,最后延長到3個小時,麥戈文給了熊曉鴿5萬美元的工資,熊曉鴿以“亞洲業(yè)務(wù)開發(fā)助理”的身份加入IDG,這一年是1991年,熊曉鴿35歲。
熊曉鴿用了一年時間,就將虧損七八年的《計算機世界》報轉(zhuǎn)為盈利,還遠遠超過了麥戈文的期望值,麥戈文主動提出給熊曉鴿漲了2倍工資。
當時亞太地區(qū)還有兩位高管,1992年的時候,IDG總部希望整合亞洲資源,由一個人來領(lǐng)導,讓他們?nèi)齻€人各拿出一份方案來。
當時正是圣誕節(jié),其他兩位高管還在度假的時候,熊曉鴿看了眼張燈結(jié)彩的街道,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熬夜寫出了自己的計劃,交給了麥戈文。
新年上班的第一天,董事會就通過了熊曉鴿的計劃,任命他為亞太地區(qū)負責人。
于是,1993年,熊曉鴿帶著1000萬美元回國,和上海科委合資創(chuàng)辦了上海太平洋技術(shù)創(chuàng)業(yè)投資公司,也就是后來的IDG資本。
剛開始的投資一塌糊涂,投一個虧一個,熊曉鴿都不知道該怎么跟麥戈文匯報,麥戈文不僅沒有批評他,還一直鼓勵他,麥戈文說:“因為我看出你這家伙敢拿自己的青春來賭中國的未來。
”熊曉鴿最終沒讓麥戈文失望,投資了500多個公司,其中有30多家公司上市,更是出現(xiàn)了騰訊、百度這樣的現(xiàn)象級公司。
2014年3月,這位美國傳奇的資本巨鱷、深圳市第一位“榮譽市民”去世了,在去世前,他講熊曉鴿叫到美國,在病床上握著熊曉鴿的手,斷斷續(xù)續(xù)說了一句“Our special relationship…”,把IDG交給了熊曉鴿。
▼熊曉鴿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話大約可以形容我心底對老麥的敬愛。
”麥戈文去世兩年后,公司將業(yè)務(wù)出售,為了能將IDG延續(xù)下去,熊曉鴿聯(lián)合其他資本,收購了母公司IDG,他也成為了新的IDG的掌門人。
但對他來說,這不僅是一次商業(yè)收購,更是一次精神的傳承!他造就了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是眾多大佬背后的男人,如今再次出發(fā)說起熊曉鴿在中國的風險投資,可以看成是一部小白逆襲霸道總裁進化史。
剛回到中國的時候,熊曉鴿在深圳找了一幫老同學吃飯,讓他們幫忙找投資機會,當時中國就沒幾個人懂什么叫風投,實在不行,熊曉鴿就說,你們開公司我出錢,占點小股就行。
大家一看,熊曉鴿在國外呆了幾年怎么變傻了,但是,能騙點錢花也是不錯。
▼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熊曉鴿的投資開始了,第一次投的是上海一家生產(chǎn)筆記本電池的公司,沒想到?jīng)]多長時間,這家公司就倒閉了,沒有收回一分錢的利潤,連本金都沒了。
剛開始的七八年,熊曉鴿投10家,最多成功2家,其余全部失敗。
他一邊在普及風投的概念,一邊在摸索怎么投資。
在這個摸索的過程中,他找到了周全、章蘇陽、林棟梁、楊飛等8個人,加上自己建立了九大金剛的黃金陣容。
慢慢的,熊曉鴿摸索出了自己的投資秘訣:看市場空間、看產(chǎn)品和服務(wù)是否有新意,看介入市場的時機,最重要是看人。
而選人,他最看重的是格局。
可以用宋江的故事來說熊曉鴿的投資秘訣,宋江武功一般般,智謀一般般,有時候還迂腐,但他能把比他厲害的梁山107好漢收在手下,讓人見面就給他行禮,還叫聲哥哥。
熊曉鴿說,這就是風險投資。
▼有了這個投資秘訣后,熊曉鴿的投資越來越順暢,比如,投資搜房網(wǎng)100萬美元,上市后賺了1.08億美元;投資百度150萬美元,上市后又變成了1億多美元;投資暴風影音300萬美元,暴風上市后,40天36個漲停板,讓熊曉鴿再次成為最大的贏家。
除了騰訊、百度、搜狐、搜房網(wǎng)和暴風外,熊曉鴿還投了小米、美圖、91無線、360、當當網(wǎng)、土豆網(wǎng)等500多家公司,幾乎中國的半個互聯(lián)網(wǎng)都被他投資過。
所以說,“中國vc第一人”名不虛傳。
▼隨著市場的快速發(fā)展,風投公司也越來越多,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后,熊曉鴿找了一個新的投資人群,那就是90后。
去年8月,IDG資本宣布成立一只1億美元規(guī)模的90后創(chuàng)業(yè)基金。
在第二天的慶祝會上,熊曉鴿清唱了一首《在路上》,他說,到哪座山上唱哪首歌,90后出場了,IDG也該跟著這幫孩子們一起再次創(chuàng)業(yè)了。
就如當初造了100多位億萬富翁,如今,熊曉鴿期待在90后創(chuàng)業(yè)者中找到一個中國的扎克伯格。
熊曉鴿的成功,可以總結(jié)成八個字:腳踏實地,認真做人!
下一篇:24歲出山,他靠解決別人的難言之隱,營收超過100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靠做家教起步的80后, 不到30歲上紐交所敲鐘,身家160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