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剛開始做的時候,如果我想的很清楚,那就是胡扯。
但我知道這群人的狀態很穩,也了解他們的心理。
”常客創始人郝洋說。
孤單的商旅需要在相近群體中找到共鳴郝洋說的這群人是指幾乎每個月都會有那么兩天是在天上飛的“空中飛人”,也即是每個月都會出差的商旅。
因為郝洋最近十幾年都是在全球各地飛來飛去。
作為資深的“空中飛人”,郝洋很了解這類用戶的狀態和需求。
基于熟悉,他于2014年創辦了一款針對中高端用戶的社交軟件——常客。
常客的用戶認證至少一張國際五星級酒店集團或者航空公司的金銀卡才能加入(Real高大上!)。
常客不僅僅能夠滿足用戶社交需求,還可為用戶提供專屬權益、日程管理和智能卡包。
截至今年4月,常客已獲得15萬注冊用戶,擁有普通卡用戶10萬,金卡3萬,白金卡5千。
郝洋告訴創業邦(搜索微信號:ichuangyebang),“根據強制綁卡機制,我們給用戶做了側面畫像。
”其中,常客用戶中,銷售占了26.2%,信息技術支持占了21.7%,中小企業主占了15.4%,而金融高管占了10.8%。
“這類人的特征很明顯,就是他們很孤單。
”那微信微博之類的社交軟件也可以呈現自我狀態,為什么非得常客呢?因為朋友圈中的人并非都是“空中飛人”,所處的大部分人所處的環境也并非相同。
“如果一個人每周固定都在朋友圈發他去哪了,住了哪個酒店,你會覺得他在炫耀嗎?”每個人的心境不同,理解也就不盡相同。
但對于相同狀態或者經歷的人來說,這就是常態,大家也都不會覺得這是在炫耀。
這也是這個群體尋求自我認同的一種表現。
“有三分之一時間花在出差上面,這就是需求。
”在與自己狀態相同的圈子中發狀態,可以引發一種共鳴,而這個共鳴或者說理解就是如今很大一部分人的需求,因為在此,他們會有更多共同話題。
在線上,常客上的用戶可以對入住的酒店和飛機進行評價。
“我們的社交在微信和微博之間,好友之間可以看相互狀態,但暫時沒有私聊。
”線下,常客與一些餐飲以及出行相關的行業進行合作,為常客用戶提供便利。
比如,為常客的用戶們提供免費的接機服務;與特斯拉合作,為用戶提供特斯拉體驗和試駕等活動。
常客的共性特征多年飛行累積的經驗,讓他知道“空中飛人”最大的共性就是他們的狀態比較平穩。
怎么理解呢?郝洋告訴創業邦(搜索微信號:ichuangyebang),“因為用戶認證的限制,所以能成為平臺用戶的人都是有穩定的消費能力。
”擁有一張國際五星級酒店集團或者航空公司的金銀卡至少意味著兩個方面:第一,這個人的消費能力不低,收入比較穩定。
第二,這個人經常出差,在公司里做的不錯。
“能經常出差,說明這個人為公司創造了效益,要不然公司也不會讓他出差了。
” 郝洋說。
少年時代出國,并定居加拿大的郝洋,在其17歲的時候,也就是1997年時,和幾個留學加拿大的華人一起創辦了“萬維讀者網”,是一家互聯網內容提供商,是非中國地區運營的中文門戶網站。
這個項目讓19歲的郝洋賺了人生第一個100萬。
作為聯合創始人,郝洋主要負責商務和運營兩塊,所以因為工作屬性,他需要一直要往返于加拿大和中國的各個城市之間,尤其會經常來北京。
再加上后來他的女朋友到北京發展,所以,他也就落在了北京,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2003年,他開始做些針對B端的生意,做些軟件和系統銷售,比如一些修圖軟件。
2007年,他加入了飛拓無限公司——一家做移動營銷的公司,主要負責戰略規劃和核心項目的管理及維護。
比如,當時主導了飛拓和摩托羅拉的合作,并參與完成了摩托羅拉最早的應用商店設計。
2010年,他第三次創業,成為友寶在線(售貨機運營企業,于2016年2月24日掛牌新三板)的聯合創始人。
但2011年,因為要照顧生病的母親,所以,郝洋又飛回了加拿大。
那時的友寶也已經平穩發展,所以郝洋就推出了管理層,但股份還在。
其實,早在2013年底時,郝洋就開了一個公眾號——常客說,定期更新一些與經常出差的商旅有關的內容。
郝洋告訴創業邦(搜索微信號:ichuangyebang),“那時并不看閱讀量,而是要看互動和留言數,以便驗證我的想法。
”后來的一些互動和留言,證明了他的猜想,所以他便于2014年7月創辦了常客,當年11月份常客上線,12月份獲得了陌陌和錘子投資人紫輝創投鄭剛的青睞,獲得100萬美元天使融資。
2015年12月,常客又獲得了由西京創投領投,紫輝資本跟投的A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千萬美金。
本文題圖由123RF提供你努力,但你不在風口上;你聰明,但你不在潮流中!點擊后方鏈接,擊潰“然并卵”! 分享到俞敏洪:我常常對政府提出很多不滿,尤其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問題張從艷3小時前標簽: 俞敏洪新東方互聯網大會文體消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 俞敏洪在6月23日互聯網大會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講述了互聯網乃是人類的第四大發明,解決了許多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缺乏性的問題。
但是,互聯網并不能解決教育的一切問題,最終中國教育的改變還是要靠人的思想和思維的解放。
“歸根到底,我認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依然是制度的發明,而不是互聯網的發展。
只有在良好的制度下,互聯網才能起到真正于國于民有利的最偉大的作用。
”以下為俞敏洪的演講全文(未經本人確認)首先要感謝鄔理事長、盧秘書長,感謝你們的支持,終于把教育和互聯網結合了起來。
在座各位都是我們的同行,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
這表明了教育進入了真正與互聯網結合的時代。
為什么我的演講題目要叫做“教育的第四個時代”呢?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常常說中國的四大發明,我想問大家,人類能夠進步到今天是依靠哪四大發明嗎?毫無疑問,互聯網是第四個發明。
人類的“四大發明”第一個發明是文字。
有人把它界定為語言,我覺得鳥與鳥之間也能夠互相懂,狗與狗之間也能夠互相懂,它們也有自己的語言。
語言毫無疑問就是發聲而已,當你發出聲音,但又不理解的時候,就會缺乏交流。
你現在跟我講西班牙語,我肯定沒辦法跟你交流。
即使在中國,你跟我講粵語,我也沒辦法跟你交流。
語言如果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就是有問題的。
但是,我們中國之所以可以把這么大面積的國土統一在一起,中國有三千多種方言,其中有一半以上你是聽不懂的。
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文字。
所以我覺得人類的第一大發明是文字。
通過文字的發明,人與人之間可以隔空傳播。
不需要見到你,就可以知道你在想什么。
秦始皇做的最大貢獻就是要求全國統一文字、統一道路、統一制度。
人類文明的傳播是始于文字,不管是刻在石頭上,還是刻在竹子上,總而言之,人類的文明開始了。
文字發明的偉大意義遠遠超過今天的互聯網。
人類開始接受教育是從文字開始的。
第二,人類文明的傳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尤其是歐洲沖破了中世紀的黑暗,引起了文藝復興。
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人類的第二次發明,這個發明就是印刷術。
我們可以非常驕傲地說印刷術來自中國。
中國的文明一直沒有中斷,一方面是從漢朝開始以儒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性續新;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從古代到現在對于文字的傳播方式非常重視,刻在竹子上的時候就開始思考能不能寫在別的物質上。
后來寫在絲綢上和布上,蔡倫終于研究出來了從一張亂麻到一張紙。
我讀到文藝復興思想史,我了解到文藝復興之所以差距是來自一件小小的事情。
在印刷術以前,圣經只有頂級的主教可以擁有,圣經的解釋是他們說什么就是什么,老百姓是沒有辦法讀到的。
印刷術的傳播,在佛羅倫薩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圣經印出來,發給老百姓。
人們是有天生的好奇心的。
有了印刷術以后,他們就開始翻譯古羅馬的著作,而這些著作在整個歐洲已經完全沒有了。
實際上應該感謝伊斯蘭,是伊斯蘭教的圖書館里保存了所有這些人的著作。
由于威尼斯從是跟中東地區做生意,他們把那些著作從中東的圖書館里拿過來重新印刷,在意大利國土上開始傳播,由此引起了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一發不可收拾,直到走到了資本主義時代。
中國發明的印刷術是世界文明傳播的根本原因。
第三次最偉大的發明是無線電,不僅讓文字得到了有效傳播,而且讓不認字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而且是跨越時空的。
廣播電視的傳播,只有文字的時代是依靠一個人宣講,口口相傳。
有了印刷術的時代就已經開始跨越時空,一本書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
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就是互聯網。
由于現代技術的發展,它覆蓋了所有的領域。
北朝鮮現在也有互聯網,只不過他們被控制的很厲害。
據說只有四個國家不允許Facebook、Google進入。
互聯網的特性不管怎么樣,有幾個非常重要的要素:第一,更加即時性。
就是立刻、馬上直接通達。
這個直接通達是人與人之間可以直接溝通。
世界上最重大的報道已經不是來自CNN,而是老百姓直接拍視頻發出文字。
這個偉大在于“去中心化”,它使信息傳播的有效性和真實性大大加強。
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已經不可能掩蓋任何事實的真相了,任何被認為是從上到下的所謂的事實陳述一定被老百姓懷疑。
當然,也有負面影響,很多老百姓自己會編造事實的真相。
第二,個性化。
我再也不需要通過你來告訴我應該做什么,或者是通過你的權威才能發表言論。
比如這兩天我在微博上和微信上隨便發表一個言論,今天早上我還發表了“生與死的關系。
因為這個禮拜,我有兩個好朋友連續出事。
身體看上去極其強健的朋友,突然查出來胃癌晚期,昨天晚上去世了。
發出去一個小時的時間,回應我這段話的人已經超過了幾千人。
你能想到你的個人化傳播已經到了極致狀態。
第三,互動性。
不管是中央電視臺,還是CNN,你是沒辦法跟它互動的,你不能說“你給我閉嘴,你給我少放屁”。
你沒法說。
現在我在做一個互動,我做個《洪歌夢游記》24小時的直播,就有人說“俞敏洪你閉嘴”,我在講著講著就看到屏幕上跳出來“俞敏洪你閉嘴”,你想這是什么心情?這就是互動時代。
這樣的互動時代,一方面可以跟別人互動。
另一方面就可以迅速得到別人的反饋。
我在第8天開始,就沒有人說“俞敏洪你閉嘴了”。
毫無疑問,互聯網對于教育來說,這些要素實在太重要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鄔會長講到優質教育資源的缺乏性,我覺得互聯網至少可以解決一半以上。
我原來要上哈佛大學教授的課,一定要到哈佛大學里坐著。
現在全世界教授的課我都可以聽,為什么?即使是很簡單的網易公開課,上面就有幾千門課。
何況還有TED這樣把全世界最優秀的大腦集中起來進行演講并且即時傳播的系統。
我本人由于優質教育資源的缺乏者,現在變成了實時可以攫取優勢教育金礦的人。
全中國的優勢教育資源,北京的老師上課,要到達新疆地區是完全不可能的。
我在全國政協會議上連續四年提案,要求進行全國教育大綱和教材的統一,甚至是高考的統一。
重要的原因就是讓更多的人可以直接對全國的學生進行優質教育資源的傳播。
我現在講英文,在北京就可以直接跟新疆的學生講。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認為中國已經到了每一個人應該接受真正的公平教育的時代。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常常對政府提出很多不滿,對教育的不滿之一就是中國真正應該接受教育的孩子們沒有接受到應該的教育。
中國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精英家庭的孩子們接受的教育過分。
中國普通老百姓卻連最基本的教育資源也接受不到,比如6000多萬留守兒童怎么辦的問題。
北京的外地人為北京做出的GDP和稅收貢獻絕對超過一半,但這些外地人只要沒有北京戶口,他們的孩子上學就基本沒戲。
我每年要為新東方員工孩子的上學弄得焦頭爛額。
鄔會長說到清華附小、北大附小,門檻都被我踏破了,就是進不去。
為什么?你是非京籍。
我們已經在北京工作了五年,交了那么多稅,為什么北京人有資格排除我們的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而且是在同一塊共和國的土地上?但是,領導說“俞老師,我們要慢慢來,中國畢竟要逐步進步的,首先要解決北京本地的問題,要是北京人鬧事了,那是真正的大事”,外地人鬧事就不是大事?互聯網最起碼可以部分的解決這個問題。
新東方正在做的重要事情就是怎么把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集中起來,通過新東方的各個系統,以公益的方式傳播到我認為最需要的邊疆地區和邊遠地區,讓那些農村孩子們也能夠真正接受到特別好的教育。
新東方用互聯網和地面教育結合的方式,延慶的孩子幾乎考不上北大、清華,85%都是農村孩子,因為延慶是一個農業縣。
我一個好朋友在那兒當書記,說要改變延慶的教育面貌。
我說你就別改了,改不了。
我可以幫你做一件事情,表面改。
你的高中學生畢業的時候能夠更多的考上大學。
他說你能做到嗎?我說能做到,我就是干這個活的。
派了三四個新東方的優秀老師,第一天只教英語。
后來又派去了物理老師、數學老師。
一年下來,延慶的一本學生增加了51個,一二三本加起來考上大學的增加的250個。
第一次出現了北大、清華的學生。
你就可以明白中國的農村孩子不笨,他們之所以考不上大學是因為他們接觸不到優質教育資源。
我們在座號稱把互聯網和優質教育資源結合起來,就明白了我們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我們不僅要為城市的有錢人的孩子提供服務,還要為農村的孩子想一想,這是可以保持中國永續繁榮的最好辦法。
共產黨為什么革命的?貧富懸殊,讓農民活不下去,要起來造反。
我們肯定沒有人希望未來的中國因為教育上的貧富懸殊加上物質上的貧富懸殊,最后老百姓造反。
荒謬地說,老百姓造不了反,因為他手里沒有槍炮。
誰告訴你老百姓造反要槍炮的?再回來講,教育的問題。
互聯網教育帶來極大的害處:深刻化的減少。
原因非常簡單,我剛剛說了,最重要的是優質教育資源。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教育中間魚龍混雜,那么多的互聯網教育公司,那么多本來不是老師的人現在冒充老師。
那么多的說出來的話淺薄到不能再淺薄的人發表自己的教育孩子的觀點。
由于互聯網傳播的多樣性,從游戲到文字、圖片、聲音、直播、錄播,等等。
我們的年輕孩子又沒有分辨能力,就變成了特別恐怖的事情。
十幾歲就開始看各種各樣以娛樂為主的直播,那些姑娘們除了不扯掉褲子,什么都扯掉。
我也上去看過。
對于孩子們來說,教育的核心意義到底是什么?教育要開放,教育要變革。
在座的都是教育工作者,最關鍵的核心是什么?我們應該負起責任來,如何給孩子們提供真正有意義的教育,比如如何把孩子們教育成有學習能力、有分辨能力、有思辨能力、有獨立思考能力、有著全球視野、有著獨立人格的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到讓所有的孩子們有最好的機會,是變成一個健全的獨立的人的時代。
我最怕的是本來是一個好的機會,結果孩子們走向了兩個極端,無比的自由散漫和無比的沒有任何信念、價值和體系的一代人的出現,以及又是從上到下要求人服從的體系的雙重交叉。
中國的教育領域中從來沒有出現過能夠真正的通過某種體系讓孩子們形成真正的是非判斷能力、良知識別能力、思想思考能力的系統。
作為教育工作者,利用移動互聯網這個時代,必須要做這樣的事情。
我跟新東方的員工提出了要求,新東方實現的就是培養孩子們擁有終身學習能力、獨立人格。
我要求成立三個研究小組,讓它進入到新東方的教育體系中,以及形成真正的系統。
這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我最后的結論就是互聯網解決了教育的很大問題,但互聯網不能解決教育的一切問題。
如果人的思想和思維不解放,互聯網充其量就是一個小小的工具而已。
但是,我也不小看互聯網。
我認為工具的改變可以促使人思想的改變。
現代科技的出現就是科技的發明促使了人思想的變革,人思想的變革又促使了科技的進一步提升。
歸根到底,我認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依然是制度的發明,而不是互聯網的發展。
只有在良好的制度下,互聯網才能起到真正于國于民有利的最偉大的作用。
謝謝大家!
下一篇:百萬富翁變窮光蛋東山再起后 竟爆料其賺錢秘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紅牛之父”從年薪92元到身家650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