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都來自西安翻譯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特別是一個班級38名同學,全部參與,實現了團隊自主創業,且干出了成績:有的將產品銷售到美國、巴西、俄羅斯,有的已經開起兩家實體店鋪和三家網店……在大學生創業的熱潮中,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本報從今天起,關注這個“最牛創業班”。
在傳統觀念中,假發是脫發人士、頭發稀少的人才用得著的,需求市場并不是特別大。
而靳亞飛不這么認為,他感覺這是一個很有前景的行業。
于是,他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將假發賣到國外,在假發上做“文章”,靳亞飛挖到了第一桶金。
面對記者,靳亞飛侃侃而談,說自己的艱辛、聊未來的規劃,讓人很難想象,這樣的一個電子商務人士在上高中之前,竟然沒接觸過互聯網。
上高中前幾乎沒接觸過互聯網 靳亞飛出生在河南許昌農村,在上高中之前,互聯網對他來說,是一個未知的東西。
“初中學校管得嚴,加上自己的班級是火箭班,全班同學都是悶頭學習的那種,根本沒有時間上網。
” 之后,靳亞飛到縣城上了高中,開始真正接觸網絡世界。
他知道了馬云、阿里巴巴。
靳亞飛笑著說,“對于電子商務,那時候只是覺得神奇、感興趣,畢竟它改變了一些傳統模式。
”考大學時,靳亞飛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西安翻譯學院電子商務專業。
“其實選專業的時候,我對于電子商務是沒概念的。
”直到上了大學之后,通過一些課程的學習,“電子商務”這四個字在靳亞飛心中,才開始逐漸清晰。
這時候,他已經不甘心單純地學習,而是盤算著,自己利用互聯網做點什么。
首個創業項目以失敗告終 不過,靳亞飛首個創業項目并不順利。
“我的第一個項目叫‘易蔬菜’,屬于蔬菜的O2O形式,用戶在網上下單,我們從菜農那里進貨,然后為用戶配送。
” 這一切源于靳亞飛的生活。
2013年8月,我老家辣椒進入采摘季,但是出現了滯銷的情況,8毛錢一斤的辣椒眼看就要爛在地里。
同期,西安辣椒的批發價是2元 /斤,超市、菜場則賣到4元/斤。
“有沒有什么辦法既能幫助菜農解決滯銷的菜品,同時又讓西安市民不用花幾倍價錢去購買蔬菜?于是,就有了”易蔬菜,這一年,靳亞飛還只是一名大一學生。
他用這個項目參加了大學生創業競賽,結果并不理想。
“事后我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為什么會失敗?項目本身沒有問題,但是無論是資金還是配送貨等,并不是我們學生能夠完成的。
”于是,靳亞飛收拾起失落心情,開始尋找新的商機。
假發賣到了美國俄羅斯 2014年,國內電子商務的競爭用“白熱化”來形容似乎都不夠。
靳亞飛要在這片“血海”中殺出一條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于是,他將目光轉向跨境電商——將“中國制造”賣到國外去。
“藍海”,本是用來形容新興的跨境電商產業的詞。
在多如牛毛的商品中,不乏“競爭小、利潤高”的,電商又將其稱為“藍海”產品。
靳亞飛想到了老家許昌:那是全國最大的假發生產地。
于是,靳亞飛開始尋找假發貨源,并最終將此作為自己的主打產品。
三家網店,六個人來做,這是靳亞飛團隊目前的工作狀態。
其中,兩個人負責商品的采購、進貨,一個人負責售前、售后服務,一個人受理訂單,剩下的一個人負責更新、發布產品。
“除了我和合伙人,剩下四個人都是我的學弟、學妹,我創業成功了,給他們提供就業的機會。
”現在,他的產品已經賣到美國、俄羅斯和巴西。
假發帶來了十幾萬利潤 靳亞飛告訴記者,所有電子商務平臺,都有淡季、旺季之分,消費者購物需求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雙11”等大型活動的刺激,往往能帶來可觀的收入。
“現在,我每個月營業額大概有5000美金左右,下半年可能會多一些。
一年十幾萬利潤。
” “沒有做不成功的事情,只有不努力的人。
”是靳亞飛的座右銘。
他對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先借助第三方平臺,發展團隊,積累經驗,“主要是多掙點錢。
”靳亞飛笑著說。
接著,重新選擇產品,打造自己的品牌,最終建立獨立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
下一篇:這家手游交易平臺如何做到月流水8000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三個不靠譜案例,看互聯網創業的剛需和場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