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昨日,武漢遠通駕校九峰校區訓練場,李月(中)和他的創業團隊。
記者苗劍 攝 大學四年,除了拿到了畢業證,李月還帶著120萬產業離開了學校。
李月是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應屆畢業生。
4年前,當他懷揣著500元生活費來漢求學時,身后是沉重的家庭重擔。
父親李佐忠患癌多年,為治病欠下了一大筆債。
哥哥學習優異,要出國留學,需要大筆學費。
一家人生活全靠體弱多病的母親拆東墻補西墻,苦苦支撐。
如今,他又考上了大學,這本是大喜事,可這對經濟上本就捉襟見肘的李家來說,無異是雪上加霜。
1500元,給哥哥1000元 得知自己被大學錄取,李月想不能再給家里“添麻煩”了,他暗暗下定決心,上學后邊讀書,邊打工賺錢上學。
高二那年,父親患上了鼻咽癌,治療花光家中積蓄,還欠下不少外債。
當年,哥哥李章博以優異成績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
出發前,李月將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1500元錢分給了哥哥1000元。
哥哥在武漢讀大學,馬上要赴美國留學,更需要錢。
剩下的500元,他打算當本錢,利用暑假提前到武漢,打工賺取學費,尋找創業機會。
從廣水老家來到武漢,為了省錢,他借住在初中同學的寢室里,冒酷暑開始尋找工作。
誰知餐館、超市找了個遍,別人一聽說他是高中生,頭搖得像撥浪鼓。
一周下來,工作沒找到,兜里的錢也見了底,李月慌了神。
厚著臉皮打工,分文不取 這時有同學支招,不如找武漢大學生創業聯盟幫幫忙?該聯盟是一幫大學生組成創業團隊,專門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勤工儉學信息。
第二天,李月找到創業聯盟救助。
對方給他提供了一份在上海打暑期工的工作,可他拿不出路費,只好放棄了。
打工不成,李月卻對創業聯盟產生了濃厚興趣,“這里人脈資源廣,還有成熟的創業經驗可學。
”此后,李月每天厚著臉皮到創業聯盟“混生活”,幫聯盟干些到學校里發傳單之類的雜活,分文不取,只求聯盟給口飯吃,提供個住處。
見李月能吃苦,聯盟就留下了他,并很快委以重任。
兩周后,聯盟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初中部準備新生用品,讓他跟兩名骨干一起去漢正街進貨,然后一人兩箱貨物,搭公交,轉運到校區。
“那時天很熱,從車上搬運兩大箱貨物不容易,經常被司機、乘客白眼,可卻能學到校園商業運作的流程。
” 軍訓開始,代理“聯通” 一個暑假的打工鍛煉,李月心里有了底。
開學軍訓期間,聯通公司到學校招聘推銷員,他直接找到了招聘負責人要求做新生業務代理,并承諾保證超額完成銷量。
他的自信和成熟的運作方案打動了對方。
用學生證押回來了50張聯通手機卡,他以提成的方式雇請幾名同學,在每天去寢室推銷手機卡。
僅一個月,他就賣了600張卡,很快,他周圍“團結”了一批能做事的人。
大學四年,他聯合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20多所高校組建華星創業團隊,賣電話卡、新生入校用品及東湖、歡樂谷年票等賺取了第一桶金。
去年10月,李月買了1輛教練車,掛靠到武漢遠通汽車駕駛培訓公司,拓展駕考培訓業務。
今年2月,他發動團隊在各個高校招生,一月內就招了300人。
1輛車不夠用,他一口氣買了8輛車。
遠通公司總經理許啟見李月能干,便委以重任,不僅任命他為公司最年輕的駕校校長,還將駕校12臺教練車及1萬多平米的場地交給了李月。
今年6月,李月從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畢業時,已是擁有8輛車、身價120萬元的老板。
創業、學業、家人一個都不少 李月說,他這樣做只有一個目的,讓家人過得更好。
父親治病花了70多萬,欠下30多萬的債務。
李月大二那年,哥哥從華中科技大學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專業畢業,留學到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碩博連讀,開銷巨大。
李月賺的錢除了投入團隊運營,大部分用于給父親治病和接濟哥哥。
去年3月,李月父親病情突然加重,送武漢搶救,母親一個照顧不過來,李月每天早上6點從學校趕到湖北省腫瘤醫院,一邊與母親一起照看父親,一邊與團隊聯系,遙控指揮。
父親彌留之際,拉著李月的手緊緊不放:“家里的事,就靠你了。
” 父親走后,母親回家后病倒了。
醫院檢查發現她患有子宮肌瘤和嚴重貧血,李月連忙將母親接到武漢,留在身邊治療。
創業的同時,李月并沒有放棄學業。
大一時他英語過了四級,全專業成績排第二名;2013年5月,李月被評為學校年度人物,全校獲得這一榮譽只有7名學生。
信譽是最大的資本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范先佐:很多人瞧不起三本院校學生,但現在來看他們的創業意識很濃,甚至比一本重點院校還要強。
李月的創業主要是為學生和社會提供服務,這種創業就要有良好的信譽,信譽是他成功最為重要的因素,李月的創業經歷在大學生創業中具有典型性,大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時信息掌握更加全面,具備了為市場提供有競爭力社會服務的基礎。
李月作為三本院校學生,創業先做人,從白干學經驗,到自己創業,一步步憑著誠實做人掙下百萬家產,吃得了苦,做得好人,帶領一幫農村出身的學生創業。
對于無背景、無過硬文憑的李月來說,他的創業經歷有著極強的典型性。
同時,李月愛讀書,難能可貴地將書中道理轉化為做人的抉擇,其創業并沒有耽誤其學業,他的成功是對社會正能量的弘揚,從他身上能看到一個大學生的人生追求與社會追求,具有典范意義。
下一篇:中南海保鏢退伍后的網絡創業故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最逆襲女富豪:從打工妹到億萬富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