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三年前,三個創業的年輕人加班很晚,突然想吃外賣,在網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滿意的外賣信息,他們靈機一動:“為什么我們不自己做一個呢?” 這個“靈機一動”變成了現在的“外賣庫”,一個搜羅外賣信息的網站,最近還推出了外賣庫APP。
到目前為止,外賣庫收錄了北京外賣近8000家,提供了外賣菜單、電話、地址等詳細信息,讓想吃外賣的人隨時隨地都能下單。
這三個年輕人就是外賣庫的創始團隊:孟超、趙玨映和羅晟,現在分別擔任外賣庫的CEO兼總裁、市場副總裁和產品副總裁。
一起做點什么 外賣庫的創始團隊頗為惹眼,他們三個都是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孟超是2006清華土木工程系的碩士畢業生,趙玨映是2006年生物系的本科畢業生,羅晟則是2009年機械系的碩士畢業生。
三個不同年齡、來自不同院系的年輕人結緣于清華大學對外交流協會(簡稱ASIC),孟超正是ASIC的創始人及首任會長,而趙玨映是ASIC的首批會員及第二任會長,羅晟也曾在ASIC擔任部長。
作為創始人的孟超,將這個學生團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點一點建立起來。
在他的帶領下,ASIC進行過外事接待(比如丹麥首相及惠普總裁)、組織過境外交流訪問。
在共同的工作中,孟超與趙玨映、羅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既然大家做事這么合拍,以后是不是可以一起做點什么?”孟超這樣提議。
于是,“一起做點什么”的想法為他們后來的創業埋下了種子,這個種子在2009年開始生根發芽。
到底做什么項目,一開始目標并不明晰。
當時他們三個人一個在北京,一個在比利時,一個在香港,雖然有各自的工作要忙,每周還是會抽出時間開兩次電話會議,“我們列了好多種可以做的事情,逐個討論分析。
”這樣討論了半年之后,他們辭掉了原先的工作在北京相聚并開始進行嘗試,他們做過管理咨詢、做過旅游項目、做過設計、貿易。
直到2010年那個想吃外賣的夜晚。
創業過程是一種收獲 孟超2006年畢業后直接留在了清華大學基建部工作。
在外人看來,這是一份又穩定又體面的工作,但是孟超做得并不是特別開心。
“讀書的時候比較活躍,在事業單位的體系里不太習慣。
”孟超回憶說,于是他下定決心,到09年三年合同期滿,他便辭職創業。
但是這個決定遭到了孟超父母的反對。
“我父母認為,你現在有車有房有家庭,你還要什么呢?我的觀點剛好相反,我現在有車有房有家庭,我還怕什么呢?”為了說服父母,孟超做了將近半年的思想工作。
趙玨映則原先在寶潔香港區客戶生意發展部任大客戶經理,羅晟曾在IBM做大客戶銷售,為了創業,都辭掉了高薪的工作。
對于創業,孟超說:“創業當然有風險,但是最差的結果無非就是創業失敗、公司關門、資產賠光,但是至少我很努力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
人生是一種體驗,創業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收獲。
創業是很苦,但是好多事情你不做你永遠不知道,我還年輕,安穩的時間有的是,而創業,錯過了這個時機可能就永遠錯過了。
”
下一篇:靠500元、一把剪刀創業的千萬富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子辭去月入萬元工作 養蟲子一年賺了20萬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