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作者:韋物主義、張乘輔今年的互聯網安全領袖峰會(CSS)上出現了新面孔。
7月30日,是湯道生擔任騰訊公司云與智慧產業總裁滿10個月的日子,也是第五屆互聯網安全領袖峰會的開幕日。
湯道生來到北京,第一次向行業分享他對安全的判斷。
有意思的是,這一次的CSS,海外的云巨頭亞馬遜,也來捧場。
亞馬遜CTO Werner Vogels在演講中提出,數字化轉型的產業浪潮正在襲來,每個產業里的企業要觸網上云,相較于效率、轉變、受益,安全反而是最應該關注的。
湯道生觀點更直接,“安全不再只是CTO、CIO們的工作范疇,也需要CEO的戰略關注,產業互聯網時代,安全正成為CEO的一把手工程。
”誠然,產業互聯網大潮浩浩湯湯,企業數字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與此同時,產業互聯網的“萬云同臺”,也將企業的安全建設推向一個更高的維度。
1騰訊擁抱產業互聯網,安全擔任CSIG“國防軍”去年秋天,湯道生被派到新的戰場。
2018年9月底,香港晚風乍涼,維多利亞港夜色撩人,但騰訊一行高管卻無心觀賞。
馬化騰拉著著劉熾平、湯道生等一行核心合伙人,在香港酒店里開了三天三夜戰略閉門會。
會議過后,騰訊成立20年后,第一次出現完全TO B的大業務單元——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
負責人便是湯道生。
就像是一場戰爭,戰略決定組織,組織落地戰略。
馬化騰的戰略是All in產業互聯網,組建CSIG事業群,接下來的關鍵點是“戰略落地”。
如何在產業互聯網這個領域開展有爆發力的具體業務?是讓CSIG事業群高管們撓頭的天問。
馬化騰曾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說,產業互聯網是“成為各類行業的數字化助手”——即給各個產業提供提升效率的互聯網基礎工具。
經過梳理之后,湯道生決定騰訊將以云、AI、安全、LBS 等為底層基礎,深耕垂直行業。
湯曾對外解釋CSIG的業務架:“云、安全、AI以及LBS(地圖),意味著基礎能力和技術能力”。
7月10日,“因泄漏3.83億名客戶信息,英國罰款萬豪1.23億美元”的新聞在網上蔓延開來。
背后的事件,就是萬豪集團收購的Starwood的客戶預訂數據庫被黑客攻擊了,這直接導致500萬張護照號碼和800萬張信用卡記錄被竊取。
萬豪股價當日就下挫了5.59%,市值蒸發超過22億美元。
這場危機還使萬豪面臨高達125億美元的巨額索賠。
除了竊取信息倒賣賺錢,還有直接薅企業羊毛的。
今年 1 月,拼多多被黑灰產團伙通過系統漏洞盜取了大量平臺優惠券,損失高達數千萬元。
更有甚者,部分羊毛黨正在危害很多企業的生存。
在這個流量越來越貴的時代,很多企業做掃二維碼營銷方案或者注冊返現金或送禮品等活動拉新用戶,結果新用戶沒拉到,卻被羊毛黨用各種方式把現金和禮品收刮。
幾十萬、幾百萬的市場投入進去,拉來的都是羊毛黨,沒多少精準用戶。
更讓企業想象不到的是,國內黑灰產從業人員已超過150萬人次,黑灰產規模高達1000億人民幣、慣用工具之一的運營商黑卡數量已超過1.3億。
黑灰產人數龐大,工具專業,還形成了堪比大型公司的運營體系,上中下游分工明確,配合精密。
防止企業數據安全遭到竊取和破壞,防止企業被薅羊毛,以及提升獲客精準度,是每個企業都需要重點關注的。
在騰訊看來,安全已經成為CSIG重要的底層能力之一。
未來,安全既要擔當CSIG的“國防軍”,也要擔任產業的“國防軍”,為產業數字化升級保駕護航。
2是底線也是天花板,既能降本還能增效負責安全的騰訊副總裁丁珂也表示:“產業互聯網時代,安全已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原生需求,既是企業發展的底線,也是制約企業發展的天花板。
”比如網約車模式的創新為用戶帶來了更加便利、舒適的出行體驗,但其背后也要考慮平臺數據安全、司乘安全等諸多安全問題,安全顯然已經成為制約平臺發展的前提條件。
湯道生認為,產業互聯網時代,安全價值升維,安全不僅能幫助企業“降本”,還能顯著“增效”,已成為數字時代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
舉個例子,華夏銀行在2018年5月上線了一款信貸產品“龍商貸”,一年后,其注冊用戶就超過了30萬,累計為2.3萬家企業提供貸款服務。
傳統的銀行把一個人確定為“黑戶”,通常就是根據這個人以往信用記錄。
但實際中,有很多是非個人主觀意愿,比如忘記還款、突遇變故等,造成的不良記錄。
這種一網打盡的做法不僅影響正常用戶的體驗,還會讓銀行喪失更多的客戶。
華夏銀行找到騰訊安全,構建數據實時處理技術和人工智能反欺詐模型,讓部分被“誤殺”的客戶重新獲得授信,從而成為其業績增長的新動力。
華夏銀行通過騰訊安全,大大提升了自己業務效率,把很多其他銀行不用的“廢棄數據”再次挖掘價值,提升風控能力,從而帶來上億甚至數十億的存款和貸款。
安全產業在未來的定義,可能不再只是“保護企業不被黑”,而是用安全工具,更好的為自己的業務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確保不被錯誤數據迷惑,錯失業務發展機會。
3萬億級產業互聯網浪潮,千億級安全藍海隨著產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將有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向產業互聯網升級、上云等,而升級過程中所暴露或面臨的安全問題也將越發嚴峻,這將是每一個企業都必須去重視的問題。
《中國產業互聯網安全發展研究報告》指出,安全建設與業務流程深度融合。
過去企業是“從安全的角度看待業務”,現在則是“從業務發展的角度看待安全”。
中國有9800萬企業注冊企業,今年將過億,活躍的創業者也有3000萬左右。
大趨勢下,這些企業都將觸網上云。
《2019-2024年中國云安全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數據預測,2019年我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或達到680億元,同比增長25%,預計到2021年中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將達千億元。
借著企業都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安全極大可能成為馬化騰設想的“各類行業的數字化助手”。
比如打擊消費產業的黑灰產、比如保證IOT(物聯網)的安全,比如性命攸關的智能駕駛等,安全將無處不在。
繼續往產業深扎,更容易觸摸藍海。
零售,金融,泛互聯網,這些是云化(互聯網化)程度比較深的,也已經呈現了一定的行業規模,對安全需求比較明確。
防羊毛,風控,數據安全管理等,在安全的降本增效價值上也更容易體現。
汽車出行,工業,政府,醫療,能源等,這些產業是正處于云化(互聯網化)的變革中,會帶動云的規模化發展,也帶來很多安全新場景和新需求,比如車聯網安全,醫療數據安全,數字政務安全,能源基礎安全等,多為涉及國家基礎命脈的第二產業,企業業務上云第一步就需要考慮安全規劃。
不妨打個賭,在產業互聯網時代,使用安全的企業將成為更有效率的一批,也將是市場競爭中獲勝的那一批。
下一篇:2020中國九大暴利行業有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B2B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 如何搶占先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