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馬云在投資者的信里再次重申,基于大數據為基礎的全新金融體系的建立將會改寫300多年來金融體系的進程。
以數據、信用和基于大數據風控為基本的新金融體系將會建立,一個全新的金融發展時代即將來臨。
根據Analysys易觀分析顯示,跟隨消費升級,以消費金融為代表的新金融正在向醫療、教育、家裝、農業、旅游、房產、汽車、保險等多個細分垂直領域進一步滲透。
中泰證券更是大膽預計,到2020年,單單消費金融一項的市場交易規模就將達到十萬億元。
新的時代必然蘊藏新的機遇,新金融時代同樣如此。
以大數據為主要鏈接點的新金融時代的到來昭示著新的風口時代的來臨,在互聯網金融市場面對重重困難的時刻,新金融概念的提出無疑為未來金融行業的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
在這個時代,大數據無疑是聯通金融行業各個環節的“毛細血管”,而財務金融作為一個直接與用戶財務、消費等行為緊密聯系的存在,無疑將會成為未來以數據為核心的新金融時代的“核心”。
用核心中的核心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而財務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第三方市場咨詢機構易觀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記賬理財應用市場監測》顯示, 2017年第二季度,隨手科技旗下的隨手記、卡牛分別以1415.2萬、594.4萬的活躍用戶位列行業第一、第三位;51信用卡管家位列第二,活躍用戶為651.9萬;挖財記賬理財位列第四。
在另一個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發布的2017年Q2夏季報告中,行業格局大體一致,隨手記位列第一,51信用卡管家、挖財記賬理財分別位列第二、第三位。
眾所周知,除了財務金融之外,數字金融、普惠金融、智慧金融等新生的金融概念都在被市場逐步認識和完善。
那么,財務金融為何能夠在如此多的金融門類中獲得如此快速地發展,并成為新金融時代核心中的核心呢?卓爾不群,財務金融何以在眾多概念里脫穎而出?財務金融之所以能夠在眾多金融概念當中脫穎而出,并迅速被市場接受和認可,與其自身的特性、優勢、組成成分等方面都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
綜合來看,財務金融之所以能夠從眾多金融類型當中脫穎而出,主要由于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以用戶為原點,讓財務金融能夠天然獲取相關數據,并為未來的金融行為所用。
財務金融之所以為稱作財務金融,主要是因為它的一切的原點都是用戶。
來源于用戶,回歸到用戶是財務金融區別于其他金融類型的關鍵所在。
通過用戶每天記錄自己的財務收支數據、消費數據、投資數據,能夠對用戶的金融行為進行一個相對較為全面而又精準的把控。
這些來源于用戶的生動的數據能夠真正成為未來用戶金融行為的參考,這種以用戶為導向的全新的數據收集方式無疑將會讓數據真正回歸真實狀態,確保用戶的投資、理財等金融行為都有一個相對較為精準的數據支撐。
相對于數字金融來講,財務金融跳過了數據公司的環節,轉變成為直接從用戶處收集數據,這種數據無疑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用戶真實的財務狀態,從而為未來的金融行為提供參考,并逐步演變成為一種全新的風控類型。
以用戶為原點,再回歸到用戶成為財務金融之所以能夠成為新金融時代核心的關鍵所在。
如果我們一味地收集數據,而不從行業本身上著手進行改變,那么金融本身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和意義,互聯網金融時代出現的諸多問題和痛點還將會在用戶身上出現。
借助財務金融恰恰能夠解決這種問題,以用戶為出發點,再用這些數據為用戶未來的金融行為提供指導,成為財務金融備受青睞的關鍵。
用戶行為和消費方式的轉變讓財務金融成為數據來源入口。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所導致的最為直接的結果就是用戶的行為和消費方式逐步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
在這個過程當中,用戶的日常記賬需求同樣開始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在線記賬日益成為時下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的記賬方式,而這同樣成為一個相對較為重要的數據來源入口。
通過將個人日常的財務收支情況、消費情況等財務情況進行記錄,財務金融能夠較為精準地把握用戶的財務行為,對于未來的金融行為同樣能夠進行提前預判,減少盲目投資造成的風險。
這種方式無疑與馬云口中提到的未來的金融將會是基于大數據風控為基本邏輯的新金融不謀而合。
財務金融這種依托用戶行為和消費方式為基本數據來源的形式能夠真實地根據投資者的財務情況,對未來的金融行為進行預判。
而這是數字金融、普惠金融這些僅僅只是對金融本身進行改造而無法對風險進行預判的金融行為無法代替的。
財務金融與用戶的天然聯系讓它具備更多新科技應用的可能性。
盡管數字金融、普惠金融、智慧金融的形式是未來金融的一個發展方向,但是它們基于金融行業而非基于用戶本身讓它們在應用新技術的時候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
財務金融就沒有這種問題,由于它是一個以用戶為主要應用場景的存在,只要用戶不斷接觸到新的技術,財務金融就能夠將這些新技術應用起來,從而給用戶帶來體驗的提升。
以當下比較時興的無人便利店為例,由于人臉識別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使用,我們能夠實現財務金融方式的智能化,即我們日常的記賬不再是通過手機進行輸入,只需要將我們的記賬賬號與人臉的相關數據進行綁定,即可實現輕松記賬。
除了人臉識別的支付方式之外,VR、AR、生物科技等新的技術同樣能夠與財務金融產生深度聯系,用戶在使用這些新科技的同時,就已經為財務金融的應用提供了全新的“試驗田”,通過與用戶的這種深度綁定,財務金融能夠獲得數字金融、普惠金融、智慧金融這些金融類型僅僅依靠某一種或某幾種新科技形式無法獲得的發展可能性。
正是由于以上幾個方面的元素,財務金融才得以在如此多的金融類型當中脫穎而出,成為互聯網金融寒冬下最值得關注的一個全新發展風口。
在P2P、眾籌、網路信貸等互聯網金融模式遭遇資本寒冬之際,財務金融的發展可謂是一枝獨秀,隨手記獲得的全球私募巨頭KKR 2億美元的C輪融資就是一個有力證明。
既然財務金融有如此巨大的發展潛力,那么在未來的新金融時代,它應當如何發展才能真正擔當起新金融時代發展的重任呢?新技術不斷涌現,財務金融未來的發展點在哪?AI、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不斷涌現是后互聯網時代發展的主要特征,有望成為下一個拉動行業發展的全新動力。
在新技術不斷涌現的當下,財務金融應當如何發展才能保持互聯網金融時代積累的先進經驗,實現新的發展突破呢?財務金融與新科技的結合點又在哪里呢?智能科技的井噴式發展將會為財務金融找到更多應用場景。
隨著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不斷將發展的目光轉移到智能科技上,未來的一段時間將會是一個智能科技大爆發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人們生活當中將會更多地出現智能科技的影子,并將會與傳統行業產生深度融合。
財務金融也不例外。
傳統互聯網時代,財務金融與人產生聯系的方式可能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來實現的。
隨著智能科技時代的到來,財務金融與人之間的聯系方式可能更多地轉移到了以智能科技為代表的新科技上。
智能科技在新零售、新商業、新物流等諸多方面的應用同樣為財務金融提出了更多的應用場景。
財務金融通過智能科技與這些新生物種產生聯系,將會讓原本機械、單一的記賬式的金融方式過渡到智能、多樣化的金融方式,再通過這些行業之間原本形成的底層聯系,財務金融能夠在介入人們日常的金融行為之外,找到更多行業層面的新應用。
財務金融的數據化表達將會為更多行業提供支撐。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樣,財務金融將會成為新金融時代的重要發展方向,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夠通過數據的方式將個人的財務狀況與金融行為進行對應,減少出險概率。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財務金融可能不僅僅只為金融行業本身提供數據,還將會為新零售、新消費等諸多行業提供數據,從而為外部更多行業提供支撐。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的手段將財務金融的相關數據進行更加精細化的劃分,購物的種類和品牌、商品的價格、購物的頻次等數據都通過記賬式的方式進行呈現,再將這些數據進行精細化的區分,反過來提供給上游的生產廠家、供應鏈等相關行業,通過這種多維的支撐來為財務金融拓展更多的功能和作用。
財務金融的大數據表達不僅能夠讓金融數據更加精細,而且能夠讓風控更加嚴格,并實現了產品與消費之間的聯通,通過這種方式,財務金融能夠拓展更多的生存空間。
財務金融將會與金融行業的其他種類共同作用,優化現有金融行業。
盡管以數字金融、普惠金融為代表的金融方式在不斷涌現,但是他們始終都與用戶之間隔著一道坎,無法實現金融與用戶之間的真正融合。
隨著財務金融與智能科技、大數據等新科技不斷融合,它能夠彌補這些金融類型無法逾越的這道障礙,真正實現金融與用戶的聯通。
比如,在數字金融行業當中,我們需要知道用戶的投資需求、投資風險承受能力等相關的數據,單單依靠數字金融本身的數據無法真實了解用戶的真實情況,如果我們加入了數字金融的方式后就能夠借助用戶日常的消費數據、財務數據來彌補數字金融的這種缺少,讓它的發展更加具有科學性。
另外,我們還能夠通過將財務金融當中的用戶數據與普惠金融產生聯系,了解大多數的用戶真實的需求是什么,真正將普惠金融的概念并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變成一個用戶能夠真切感受到的存在。
財務金融能夠通過與其他金融類型產生融合,優化現有的金融行業,促進金融行業更好地發展。
“互聯網+”浪潮的退卻,以新零售、新消費、新物流為代表的全新商業模式的興起預示著金融行業的需求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作為一個在眾多金融類型之中脫穎而出的存在,財務金融的發展始終都發揮著聯通金融與用戶之間的橋梁作用。
進入到新金融時代,財務金融的發展同樣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態勢,只有緊緊抓住這些發展點,才能在新金融時代實現破局、重生。
下一篇:一個美國正在爆發的市場,而中國才剛剛起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數百億精神服務藍海:全民焦慮背后的消費市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