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先撇開亞馬遜(Amazon)不談。
現在我們又有了一家新的電子商務龍頭企業。
阿里巴巴極為成功的218億美元首次公開募股使得亞馬遜這家全球最大、市值最高的電子商務公司黯然失色。
事實上,以上市第一天的股價計算,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經超過了亞馬遜和電子港灣(eBay)的總和。
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帝國包括批發、零售、團購和支付等業務。
它還激進地投資創業公司,過去半年中花費了80億美元用于收購。
阿里巴巴極富魅力的創始人馬云也毫不掩飾其全球擴張的野心。
阿里巴巴正在美國和歐洲叩擊亞馬遜的大門。
與此同時,亞馬遜則在利潤豐厚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努力擴大自己微小的份額。
隨著這兩家電子商務巨頭各自進入對方的領地,誰將贏得這場全球電子商務之戰?阿里巴巴會否成為亞馬遜在西方世界的有力競爭者?亞馬遜能否在阿里巴巴的主場展開競爭?戰斗還剛剛開始,但我們或許可以從這兩家企業的異同之處著手,對戰況的發展做一番預測。
乍一看,兩家公司似乎有頗多相似之處:都專注于幫助人們不出家門就能以低價買到各種產品。
和亞馬遜一樣,阿里巴巴已經打造了龐大的客戶群和數據基礎設施,且已經成為中國本土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玩家。
但相似之處也到此為止。
阿里巴巴并不是傳統的電子商務企業,它所運營的“開放性集市”將買賣雙方聯系起來。
它所搭建的電子商務平臺能幫助小企業像知名制造商一樣為消費者所知。
它既不直接出售商品,也沒有倉庫。
因此,阿里巴巴要比亞馬遜賺錢得多,其利潤率將近40%,最近一個季度的收益將近20億美元——這是其IPO文件上的記錄。
相較之下,亞馬遜所經營的,是一個更接近于傳統零售業的“受管理的集市”。
它有巨大的分銷中心,直接出售大部分產品,甚至還生產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亞馬遜的模式給予該公司對客戶體驗的更大控制權,并使其打造了口碑極好的客戶服務。
缺點是:它必須在基礎設施上投入巨資,雇傭大批員工,且利潤率及其微薄。
亞馬遜和阿里巴巴都打造了適合各自本土市場的電子商務平臺。
阿里巴巴對中國消費者和對語氣、方式和產品種類等細微差別的理解更深一個層次。
這家公司深諳中國國家制度的錯綜復雜之處,也明白如何和中央及地方政府打好交道。
相反的,亞馬遜則是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專家,也是云基礎設施服務的世界領導者。
Kindle Fire設備極大程度上依賴于其龐大的音樂和電影庫、送貨服務,以及云基礎設備。
和真正的全球性產品iPhone不同的是,Kindle Fire平板電腦和Fire手機如果沒有和亞馬遜的數據中心和分銷系統聯系在一起,就無法體現其價值定位。
亞馬遜和阿里巴巴將發現,很難將自己精心調整過的商業模式帶到對方的市場中去。
亞馬遜需要幾十億美元資金和幾年的時間來在中國構建分銷及快遞基礎設施。
面對這樣一個比自己更了解中國、在中國市場上根深蒂固的競爭對手,它需要展開一場昂貴的戰斗才能贏得市場份額。
同樣地,阿里巴巴將發現,想要在西方市場與亞馬遜的強大品牌和精心打造的供應鏈以及物流能力相競爭,也是件相當困難的事。
那么,阿里巴巴或亞馬遜將如何征服世界?他們需要不懈地堅持專注于自己的本土市場,進行顛覆性創新以爭奪競爭對手的份額。
阿里巴巴如果繼續專注于中國消費者,將得到良好回報,因為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滲透率依然較低。
它應該收斂其令人迷惑的一系列收購和投資,轉而專注于電子商務、云計算、數字內容和物流。
坐擁IPO籌得的大量現金,也有利潤豐厚的股票可做流通,阿里巴巴將繼續面臨在西方市場進行一系列收購的誘惑,但它應該小心不要把面鋪得太開,而是應該專注于在美國和歐洲打造連貫的電子商務平臺資產。
亞馬遜在中國和印度市場的戰略必須專注于對本地市場的理解和培育對本地市場的滲透能力。
這需要聰明地收購本地電子商務企業,以及有所區別的價值定位。
目前來說,阿里巴巴的資金和發展勢頭勝出一籌,但在華爾街獲得成功并不能保證在美國民眾之中獲得成功。
這兩家巨頭的戰斗中,一個必然的贏家是電子商務消費者。
下一篇:三星總裁“白富美”長女15年婚姻破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上市新貴9158 讓女主播網絡開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