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海歸創業最愛高科技 7月下旬,《中國海歸創業發展報告(2012)》發布,這個研究海歸群體回國創業及在相關領域發展的藍皮書就海歸創業和就業問題做了一系列調查分析揭示出的新問題和新趨勢。
創業最愛高科技 藍皮書指出,高科技、新經濟以及知識服務產業領域,是中國“海歸”成功創業的主要陣地。
從綜合銷售額、總資產和員工數等多項指標來看,“海歸”回國創業企業仍然以中小企業為主。
根據研究,互聯網、IT和通信等高新產業領域創業成功的“海歸”占到了70%以上,還有20%的“海歸”集中在咨詢、法律服務和教育等知識服務經濟領域,只有5%左右是在制造領域。
此外,“海歸”創業的資本來源主要是個人存款。
超過50%的“海歸”創業的主要資本都來自個人存款;超過七成的“海歸”創業資本中包含個人存款。
而朋友親戚借款、國內企業入股、國內外風險投資都是獲得資本的重要途徑,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已出現一批以“海歸”創業企業為主要投資對象的風險投資機構。
同時需要提醒的是,“海歸”回國創業面臨集東西方雙元文化于一身的文化沖突、本土化劣勢和在本土化挑戰,及獲取國內創業資源等方面的劣勢。
海歸升級成“海鷗” 以“海鷗”為代表的人才環流是全球化的最新趨勢。
他們經常往來于多個城市的職業特點,使其可以通過掌握的核心技能鏈接到相當數量的移民社群、跨區域創業者、跨區域投資人以及產業組織者開展創業活動,帶動其所在區域和創新高地(或留學地)的合作與互補。
越高端的人才,越需要擁有全球視野,就越會選擇當“海鷗”。
這個群體之所以出現時由于一些流于表面的引才政策不能真正惠及海歸,因此,做“海鷗”成了留學人才折中的選擇。
文科海歸成“弱勢群體” 因為引進海外高端人才以理工科人才為主要側重點,對于人文社科類的人才扶持政策不夠,吸引力不足。
這主要在于我國目前大力推進實體經濟的發展,注重科技創新,因此需要大量的理工科類人才帶來國外的先進技術。
另外,理工科的人才易于鑒別,可以用較為統一的標準量化,而文科難有統一的人才評價標準。
另外,人文社科類的留學人才相對理工科類較少,比如哲學、歷史學很難走出國門,因此目前政策還是注重理工科人才。
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市場就可以調節人才需求。
下一篇:創業的世界中有兩類人:發明家和創新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醫藥電商拐點:8000億處方藥市場待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