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如何創業 > 創業ABC

創業ABC

其實,中國的創業者最缺的是這樣兩個平臺

分類: 創業ABC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10-22

閱讀 :525

中國創業者的“標配”是什么?他們最需要的又是什么?以前聽一個美國的朋友說,在硅谷,一些小有成就的創業者通常有一整套的標配:坐Uber,開Tesla,用iOS和Android的智能設備,穿無logo純棉T恤,戴Warby Parker......前面的大家都比較熟悉,后面的Warby Parker,其實是與我在2010年,前后腳在中國與美國成立的定位于互聯網創業的眼鏡公司。

以前有很多投資人說我的“驗光車上門配眼鏡”模式有點效仿 的Warby Parker,但是查詢一下兩家公司的歷史便知道,我們的模式誕生早他們起碼3年,而且公司和項目的開始時間也比他們要早大概半年,所以就談不上誰效仿誰 了。

作為同行我是非常欣賞Warby Parker團隊能夠在短短的五六年里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美國炙手可熱的創業公司,Home Try On的模式亮點也被全球各地很多創業公司爭相效仿。

雖然從專業角度思考,該品牌還有很多缺失和不足,但這并不影響他成為全球眼鏡創新零售的領導者之一。

而之所以硅谷創業者把Warby Parker和Uber、Tesla、iOS、Android等放在一起,作為“標配”,足以看出美國創業者對于“創業”這件事情本身的互相尊重。

對于自己這個同類群體所創造的“價值”的肯定。

中國是一個創業氛圍超過美國的地方,“中國創業者”是一個日漸龐大的群體,甚至被窺視為一個新興的“市場消費群體”。

為什么SaaS從去年到今年都 那么火?因為大量的“創業公司”對此有著巨大的需求。

那么同理,作為創業公司的締造者們,創業者本身在消費上是否也同樣存在著巨大的升級需求呢?答案必須 是肯定的!于是我就想,沒做眼鏡以前,除了當記者、開飯店、賣酒,我也給企業做很多管理咨詢、培訓和策劃之類的工作,通常定位是從性別、年齡、收入亦或特殊的亞文化特征展開,而如今這個“創業群體”不正是有著很多共同特征的群體嘛?那么他們是否應該有自己的一些“標配”呢 ?針對于此,我從去年12月底到今年3月,做了一個簡單的“社群”測試,發現了其中的眉目。

首先,創業者對“學習”的渴望我以前寫過很多文章都提到,創業者多數都是“瘸子”。

懂技術的不懂運營,懂運營的不懂產品,懂產品的不懂技術......但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一家創業公司何止就這三個職位?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不懂的地方,那怎么辦?只有通過團隊互補,并不斷學習!很顯然,初創企業的創業者不可能像大學生那樣回到課堂里認真聽講的學習。

只能是通過大量的閱讀、聊天、觀察、分析來獲取新的實戰知識,從而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項目中來。

進行試錯和知識升級,再試錯,再升級......我是一個記者出身,而且打十幾年前開始,就給很多類似《銷售與市場》、《現代營銷》《商界》等商業類雜志、報紙等刊物撰寫商業評論、市場觀察、案例 點評等。

所以從2015年12月底,我開始重操舊業,廣泛的搜集很多創業類的案例、材料,開始以平均一周3~4篇商業評論、案例點評、市場觀察的產量,在 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搜狐、網易、新浪、鳳凰、騰訊、創業邦、品途等新媒體上更新內容。

每篇文章都附帶了我個人的真實微信號。

我發現每篇文章大概能夠帶來600~1000個創業及創業周邊人群來加我微信,我一邊加一邊把比較優質的創業者加到我相對個人微信號更加私密的“個 人微信公眾號”中。

而個人微信號則是把一些不靠譜的都刪掉,然后再加,再刪......像一個漏斗,保持一個良性的循環。

而之所以把個人微信號作為篩選的 漏斗,我是希望這是一個真誠且互相尊重的事情,而不是為了做個社區,把自己搞成明星一樣的商業行為。

大家一定好奇,這些創業者及周邊人群都找我干嘛呢?主要是聊天,聊關于創業中遇到的產品、市場、運營、內容、人力資源、融資等困境,并聊一些彼此的解決之道。

我不是神人,我也不是一個功成名就的創業者,但我是一個有著多次且多年創業經驗的人。

當我聽到的多,學到的多,便很快就學會了活學活用,把“知識” 在“創業者”之間進行有機傳遞。

有需要投資的,我就給他們引薦投資人;有需要BD的,我就幫他們拉群彼此認識;有需要流量運營或流量變現的,我就把強于流 量運營的介紹給強于流量變現的人認識.;有需要PR的,我就會去發現項目亮點并在我的一些文章中提及.....一來二往,我感覺這變成了一個超高效率的 “創業社群”。

沒有那種“拉虎皮,扯大會”互相做廣告和吹噓的虛架子免費會議,也沒有那種讓創業者仰視那些“偽成功者”的居高臨下催牛B的場景,更沒有耽 誤大家時間的虛頭巴腦的胡吹神侃......更令我驚喜的是,我聽我的同事說,我們從1月到最近,每3個預約我們“驗光車上門配眼鏡”的客戶中,就有1個是創業或者或創業周邊的相關人群,而且都是看過我商業評論、案例分享的。

有一些上了我們驗光車后就直接說“我是來給馬總繳稿費的。

”我莫名的感動!所以,我認為中國的創業者第一個標配就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高效的“學習型平臺”,互通有無,互相共享,互相合作。

此社群并非那種高大上的會議營 銷,請一幫子“偽成功者”到臺上廣告一下自己的項目,然后下來把自己當成神一樣YY。

誰賺錢?誰沒賺錢?誰融資?誰被投資人的錢包養著?誰沒數嗎?其次,創業者對“體驗”的剖切如今的創業項目那么多,新產品那么多,新服務那么多......許多媒體上的信息也真真假假。

一會兒說他融資幾個億了,一會兒說她項目大把盈利了,一會兒說自己的品牌得到什么獎了......安能辨我是雄雌?此前有過一些企業,在某些媒體上吹過一些牛B,說自己A輪融了1個億人民幣,然后過了一年多,可能自己也忘記自己吹過什么牛B了,當真拿到投資后,對外宣布說自己B輪融了一千多萬美金。

一算,我嚓......B輪融的還沒有A輪多!?這唱的是哪一出啊?浮華的互聯網,浮華的信息公布,浮華的創業氛圍,從而搞得大家都云里霧里,不知道自己是應該說實話呢?還是跟著一起吹牛B?儼然全員營銷、全員PR、全員吹牛B了。

但是,什么才是項目成長的根本?什么才是公司存活的根本?當然是產品和服務。

那么產品和服務又該如何進步和成長呢?我曾經體驗過一些外界號稱非常牛B的O2O項目,體驗之后感覺簡直就是垃圾。

回到辦公室自己還安慰自己:“唉,相比于他們那些項目,自己的產品和體驗簡直就是神。

”然而這樣安慰自己久了,自己的項目還會有進步嗎?是啊,作為創業者應該多學習,更應該多體驗別人的項目,通過對別人項目的剖析來改進自己的項目。

這并不是說要多做“同行體驗”哦!我從來都認為寶貴 的經驗不是來自于同基因的事物,而是來自于非同基因的東西。

比如,利用變色龍的特點,我們人類可以研究出什么?比如利用海豚、蝙蝠的特點,我們又可以研究 出什么?所以,我非常喜歡也提倡創業者多多走出自己的行業,跨界體驗別人的項目,從而獲取更加真實的干貨。

唉,從上面兩段話里大家看出了矛盾。

又要去體驗別人的項目,又發現很多項目是個垃圾。

那到底應該怎么辦?這就是我要說的中國創業者的第二個“標配”:項目互相體驗的平臺。

而且我希望這個平臺中互相體驗的項目是付費的,是不打折的。

因為只有這樣,體驗者 才會發現是否“物超所值”。

當然,后期被體驗的項目可以通過花錢購買的形式,買體驗者形成的真實體驗報告。

如此一來,互相學習,互相溝通,互相進步的氛圍 才能起來不是?中國創業者如果有了以上兩個標配,想必幸福指數也會飆升。

相比于美國硅谷的硬件標配:坐Uber,開Tesla,用ios和Android的智能設 備,穿無logo純棉T恤,戴Warby Parker......顯然我們中國創業者,更加需要“精神標配”!同意點個贊,不同意且當我放屁吧!

10-22

下一篇:創業,可怕的是披著互聯網的皮,本質上卻是傳統企業的思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是什么在阻礙臺灣的互聯網創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看av的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狠狠爱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一高潮|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免费无码又黄又爽又刺激|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人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无码孕妇孕交在线观看|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免费a级毛片无码av| 国产怡春院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av无码| 91嫩草国产在线无码观看|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