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1不搞地產,搞電動車上世紀90年代末,張崇舜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搞地產,還是做電動車?艱難在于,他自己覺得可以搞的電動車才剛剛興起且前途茫茫,地產則受益于國家推行的商品房改革展現出無限商機,很多老鄉也都勸他搞地產。
張崇舜是溫州人,今年48歲。
他算是個富二代,初中畢業就跟老爸做五金件生意,先是在家里打了4年工。
20歲時跟老爸借幾十萬闖海南,6年賺了1000萬。
之后,不想再做買賣的他,決定做一個自己的產業,選來選去選了摩托車。
做摩托車需要牌照,他沒有牌照,于是找有牌照的廠家合作,結果他剛把生意做起來,對方就拋開他單獨干了,還挖走了他手下的骨干。
這讓他在內心憋了口氣,發誓做出自己的工廠和品牌。
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注意到了電動車這個新生意。
彼時電動自行車剛剛誕生,天津、江蘇、浙江一帶出現了一些作坊式的生產企業,年產五六萬輛。
按推測,這應該是個很有前景的行業,但卻面臨兩個難關:一是行業技術不太成熟,二是不知道將來國家會不會禁止上路。
但思來想去,沒搞成摩托車的張崇舜還是決定搞電動車。
因為,相比摩托車而言,做電動車不需要牌照,資金門檻也低,很適合當時的他。
另外,他覺得技術不成熟不要緊,成熟了就沒機會了,而且他堅信這種更加環保的出行方式最終一定會被政府認可,中國未來一定會成為電動車王國。
2先虧他三年1999年,張崇舜創立了新日電動車,而且做了個決定:頭三年絕對不能賺錢。
這個決定讓外界看不懂,他在摩托車項目中虧掉了大部分本錢,坊間傳聞他還欠了不少債。
一個亟需賺錢的人,為什么一上來就搞個三年不能賺錢呢?這背后藏著張崇舜的生意經和產業理想。
在張崇舜看來,好企業必須要有好產品,而做出好產品需要建立生產、研發、銷售布點、管理等一整套體系,有如孕育一個生命。
在此過程中,前期投入巨大而產出有限,必然虧損。
企業掌門人如果沒有心理和財務準備,就會動搖,或者撐不下去,那樣就做不好,也做不大。
通俗一點說,他是要不賺快錢而賺長遠的錢,是要為長遠發展壘好地基。
最重要的地基就是產品。
張崇舜希望新日的產品一亮相就震驚業界,因此決定用最好的配件做一款最好的電動車。
配件中最關鍵的是電動機。
于是,他采用行駛力量最足、不發燙、沒有噪音、使用壽命是普通電機三倍以上的電機。
好產品自己會說話,他的第一批產品一面市就銷售一空。
除在生產和研發上高標準、嚴要求,張崇舜還在業內率先建立起現代化管理體系。
2002年,電動自行車市場開始發力,已經在產品和體系上打好基礎的新日乘勢而起,到2005年,其銷量就已問鼎第一,成為行業老大。
3顛覆傳統渠道新日的快速崛起,還有賴于張崇舜在銷售渠道上的一個大膽創新。
在新日之前,整個行業都在采用省級代理制:在每個省招一個一級代理商,然后讓一級代理商到市縣發展二三級代理商,快速拉起一張營銷網。
張崇舜摒棄了這種模式。
在他看來,一級代理商習慣“店大欺客”,還會占用廠家現金流,新日是一家新公司,處于更加弱勢的地位,也更容易受制于人。
此外,當時電動車品牌很多,一級代理商一般同時代理好幾家品牌,即便你想把自己的命運押給人家,人家也不見得多么上心,你沒有辦法影響終端運營。
張崇舜覺得,一家長久的企業必須把渠道抓在自己手里。
因此,他提出了一種“淡化一級,強化二級,關注終端”的新模式。
具體來講,就是基本不發展一級代理商,早期甚至連上門的一級代理商也不合作,對于二級代理商則予以高度重視,與之緊密合作,另外在終端市場廣泛發展銷售和服務網點。
同時,張崇舜還改變了終端的運營模式。
以前,代理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張崇舜則對自己的代理商進行規范化,他直接向代理商派駐專業人員,指導對方布置店面、策劃促銷和培訓員工。
這種打法現在看來沒什么,在當時可不得了,因為其他廠家把產品往代理商那里一放就完事了。
專業的指導讓代理商非常受用,多賺了不少錢,有的代理商因此從代理多家品牌轉為只代理新日,還有的代理商在參加其他廠家銷售大會時向朋友推薦新日。
后來,張崇舜又對渠道模式進行升級,在代理商門店就近設置服務點,配上服務專車,24小時為經銷商送貨,為消費者服務。
通過這種方式,張崇舜在全國鋪開一張自己高度掌控,且觸角一直延伸到三、四線城市的大網,并通過這張大網跟代理商們緊密捆綁、休戚與共,拱著新日朝前跑。
截至2016年底,新日已在全國建立了1300多家代理商和5000多家銷售和服務網點,并且沒有任何一家代理商的市場份額超過5%,這也就意味著沒有任何一家代理商可以威脅新日,張崇舜牢牢把握住了發展的主動權。
張崇舜對自己的這套體系很自豪。
他說自己跟經銷商不喝酒,新日靠產品、技術和服務取勝,這比江湖式的銷售更長久。
4高舉高打做廣告新日在成為行業老大之前不做廣告,張崇舜認為那時候做廣告是“把錢白白投在水里”。
但成為老大之后,他開始可勁兒地做廣告,而且高舉高打。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被逼的。
你不打廣告,別人就用廣告來打你。
2006年,張崇舜請成龍做形象代言人,通過央視和各大衛視喊出口號:“有陽光的地方就有新日”。
地面營銷也同步展開。
當時新日已經建立了2000多個網點,這些網點都被成龍的廣告裝飾一新,門標、招貼、易拉寶相映成趣,還推出了買贈、特價、路演等活動,甚是熱鬧。
一位其他品牌的代理商說,“2007年,從浙江到山東一路考察過去,新日的陣勢讓我驚訝。
”讓同行驚訝的不止于此。
2008年之后,新日又相繼成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和西安世園會的贊助商,這都是些砸錢賺吆喝、彰顯王者地位的買賣。
在三場盛會上,新日除了贊助電動自行車外,還贊助了大量電動四輪車,包括貴賓觀光車、醫療急救車、警用巡邏車和新聞采訪車,出席盛會的各國高層、跨國公司高管都乘坐過新日的電動車,為新日做了一個“國際范”的廣告,張崇舜把這叫做“國家營銷”。
國家營銷提升了新日的品牌自信。
2010年,張崇舜提出“要成為全球智能電動車創領者”,并大力拓展海外市場。
如今,新日已把產品賣到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賣了近2000萬輛,大有把“有陽光的地方就有新日”的廣告語做實之勢。
張崇舜的廣告策略也是與時俱進的,這從其選擇代言人上就可見端倪。
比如,為彰顯“年輕、時尚、智能”之風,成龍之后,新日改請黃曉明和趙麗穎代言,此二人當時火得一塌糊涂,尤其是黃曉明,一個婚禮把全國人民都驚動了。
5我也上個市新日發展起來后,被稱為電動自行車行業的“黃埔軍校”。
這個稱謂有贊美的意思,而贊美背后也暴露著問題:1、人才被挖得厲害;2、行業競爭者越來越多。
這都對新日的發展帶來巨大沖擊,進入2009年之后,在后來者的強勢猛攻下,新日交出了自己的銷量第一的龍頭地位,而且也在品牌上受到很大的挑戰。
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已經突破2.5億輛,比汽車的保有量還多5600萬輛,整個行業的產值則已突破1000億元。
龐大的市場誘惑、對手的步步緊逼,讓張崇舜放出大招:上市!2017年4月,張崇舜帶領新日登陸資本市場,而且是在A股主板。
新日宣傳人員對外強調,這比在香港上市難多了,而且也拿了個行業第一:行業第一個在A股上市。
A股上市好處很明顯啊,圈錢多,股價高。
新日上市后股價一路飆漲,市值一度超過50億元。
有了資本市場的支持,張崇舜準備在七個方面向對手反攻,包括產品創新、科技研發、終端控制、物流配送、服務保障、品牌價值和行業地位。
這也是他的老套路,只不過要換新打法。
張崇舜說,“實業實業,就是要實實在在、兢兢業業。
”但在他看來,實實在在、兢兢業業和上市是不矛盾的。
只有資本充足,才能打一場技術的持久戰,而有了資本助力的新日會成為最后的贏家,至少再引領行業十年。
華商韜略對張崇舜的選擇是點贊的。
粗放式、小而散的經營模式正逐漸退出產業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集約化、品牌化的轉型升級之路,而在這條路上,資本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們雖然反對各種吹泡泡的資本亂象,但卻不主張對資本保持敵意,連“堅決不上市”的順豐都上市了,其他企業還有什么必要談“資”色變呢。
下一篇:3個月大賺100萬,9年后更是搞出45億的大買賣,他居然和競品做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他收糞便起家,40歲才創業,坐擁4家上市公司,卻將千億家產全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