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業是個技術活兒,很多初創企業的處境常常是開始不久就步履維艱,在達晨創投總裁肖冰看來,有12個創業“陷阱”不得不防。
戴爾摩斯常聽肖冰說一句話很莎士比亞的話——“成功的企業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企業卻各有各的不幸”。
其實,這些“不幸歸結”起來,就是創業者一定一定要重視的12個“陷阱”。
陷阱一:節奏錯了 融資的節奏、研發的節奏以及申報上市的節奏都有可能出錯。
資本市場好的時候,應該把握機會進行融資,不要待價而沽,一句話要在天晴的時候修屋頂。
陷阱二:盲目學大公司 要學習企業小的時候如何管理和成長,而非成長為巨頭時的管理辦法。
陷阱三:急于多元化 對于急于多元化的企業來說,聰明與勤奮的結果卻可能是失敗的。
企業家應該問自己三個問題:現有的業務是否安全?現有業務是否做到行業第一?現有業務是否還有上升空間? 陷阱四:撐死的比餓死的多 融資成功后切記不要盲目擴張,比如在人工、產品、產能、研發方面盲目擴張。
陷阱五:目標不切實際 試圖挑戰BAT的幾乎都快死了。
先努力活下去,再成為偉大企業。
陷阱六:商業模式復雜、不清晰 考慮商業模式,首先應該回歸常識、回歸理性,特別是初創企業。
陷阱七:企業家的性格問題 有些創始人過于強勢或過于弱勢;有些男性創始人有女性氣質,感情用事,情緒化;而有些創始人文人氣質太重,過于關注情懷。
這些或許都是問題。
陷阱八:對資本運作過于熱衷 對于何時報材料、選中介、被并購、借殼、香港、美國、新三板、創業板、主板、中小板等資本運作的問題,創始人往往做出不恰當的判斷。
陷阱九:慎用杠桿 有些企業過于依賴銀行貸款,甚至卷入高利貸、民間互保。
陷阱十:內亂 團隊之間、股東之間鬧分裂。
然而,利出一孔、力出一孔,團結才是贏得勝利的唯一法寶。
陷阱十一:被降維打擊,沒有應對能力或盲目跟風轉型 在行業劇變前束手無策、被動挨打。
比如,電商對線下渠道的沖擊、移動互聯網對諸多商業模式的重構、傳統制造業升級突圍乏力等,都是不得不面對的變化。
陷阱十二:沒有及時調整轉型 前面一條說的變化,正考驗初創企業轉型的能力,但很多企業往往猶豫不決,錯過了調整的最佳時機。
所以,陷阱有很多,但真相只有一個: 不知死,焉知生。
成功學的書籍和故事太多,也許從失敗中學習也是一個路徑,但創業者還是盡量少交學費,提高創業成功率為好。
下一篇:一位二次創業者的失敗自述:技術創業者應注意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見證1000家創企的生死后,她總結出6條創業者忠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