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第一次創業,他們完成了從0到1的轉變,成功打造了一家上市公司——弘信電子;第二次創業,他們的目標是幫助更多的企業成為獨角獸,而這次的載體是云創智谷,“生命不息,創業不止”是他們這群人的真實寫照。
風口在哪兒,弘信創業工場就踩在哪兒。
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創業者的大軍,想要將自己的理想變成現實。
然而,現實是冰冷而殘酷的,固然有一夜暴富的成功者,但更多的卻是郁郁不得志的失敗者。
有沒有一種可以讓創業者舒心、讓投資者放心,并提高創企成功機率的模式呢? 弘信創業工場的“智造流水線”,五步“智造”獨角獸一代偉人鄧小平曾說過:“一個好的制度可以使壞人變成好人,一個壞的制度使好人變成壞人”。
作為中國第一個創業工場,早在2005年弘信創業工場就萌發了“把企業當產品”的云創業理論,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云創業模式,通過全程、全產業鏈的創新創業服務,使入駐的企業能夠健康成長,并孕育出行業獨角獸。
據弘信創業高級副總裁、云創智谷首席執行官李震介紹:目前,弘信創業工場已經建立了一套“智造”獨角獸的標準流程——首先,從產業鏈的角度出發,篩選合適的創業項目;其次,對初創企業進行輔導,為他們提供方法論;然后,通過資源整合,為他們提供資金、設備等生產要素;再者,通過海內外各種途徑提供科技助力;最后,進行資本運作、謀求上市或者并購,從中脫穎而出。
以上這套“智造獨角獸”的五步曲,伴隨著弘信創業工場的成長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并在其成長的過程得到了市場的充分驗證——從2009年到2012年,弘信創業工場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就打造了一條全國知名的智能手機制造產業鏈。
2009年,中國智能手機制造方興未艾,儼然是一個巨大的風口。
弘信創業工場抓住智能手機廠商供應鏈端匱乏的良機,以核心企業弘信電子為龍頭,吸引了智能手機芯片、觸摸屏、精密機殼、攝像頭等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抱團發展。
而通過為這些企業提供訂單導入、融資租賃、金融服務等全程創業服務,弘信創業工場與這些上下游企業形成了緊密的聯系,一方面能夠篩選出有“錢”途的企業,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到其他投資者不可能得到的投資優惠條件。
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弘信創業工場還創造了投貸一體化金融服務模式,既避免了因投入過多影響創業者對企業的掌控,又降低了創業者的資金成本,“投入大資源、分享小利益”,投貸一體化深受眾多創業者的歡迎。
據弘信創業工場高級副總裁、云創智谷首席執行官李震回憶:“當時,我們投了20多家企業。
到2015年全部退出時,我們得到的回報翻了十倍。
”Toptouch、恒坤等企業的成功上市充分證明了弘信創業工場的云創業模式以及這套標準化流程完全可以跑得通,是可以成功“智造”獨角獸的。
云創智谷——降低創業門檻,“智造”更多成功的企業風口在變,弘信創業工場的云創業模式也在與時俱進,并于2015年升級為云創智谷。
基于對移動互聯應用、產業互聯網等領域未來前景的判斷,弘信創業工場在2014年底在廈門租了6棟辦公樓,開辟了近11萬平米的創新創業產業園,將其打造成為一個創新創業的“平臺”。
在云創智谷,創業者可以用較低的資金租賃到合適的辦公場所,享受到免費的創業培訓。
不僅如此,創業者還可以通過云創智谷開拓市場、獲取訂單,而在缺乏必要的生產設備時,弘信博格融資租賃公司能夠提供全球最頂級的技術設備租賃服務。
此外,弘信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小貸、弘信寶、商業保理公司能夠為創業者提供貸款服務,旗下的天使、VC、PE團隊也可以進行投融資服務,幫助創業者在資本助力下迅速搶占市場,擴大規模,度過最艱難的初創階段。
而自從有了云創智谷,云創業模式還延伸出新的服務內容。
在移動互聯應用風起云涌的時代,創業者需要的不僅是辦公室,以及全程、全產業鏈的輔助,也需要便利的生活及辦公服務。
圍繞著創業者的這些需求,云創智谷配備了公寓、超市、健身房、咖啡廳、酒吧、停車場等各種設施,開辟了“科技+生活娛樂”的“云上新生活”智慧園區。
升級后的云創智谷更具競爭力,吸引眾多創企紛紛入駐,如愛基因、上糖網、咕啦電商、愛科技、功夫動漫等,利用云創智谷提供的政策咨詢、教練咨詢、信息咨詢、云創智庫等智力支持,到云創傳媒的營銷推廣、云創金財的云記賬服務,再到全體系的投融資、貸款、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這些初創企業得以迅猛發展——喜馬拉雅在短短五年時間內“從無到有”,估值攀升至240億;主打“互聯網+彩票”的咕拉電商的日流水過億……一個個明星獨角獸企業正在弘信創業工場和云創智谷的加持下冉冉升起。
與此同時,云創智谷打造的“1+5+N”中國科技創新龍頭生態圈(即“1個平臺+5家核心企業+N多生態圈企業”)也開始嶄露頭角。
2018年,弘信創業工場全面發力人工智能領域,以深圳云創智谷為載體,強勢入駐華強北,致力與合作伙伴攜手打造“人工智能城市創新中心”。
深圳云創智谷,以科創服務的專業能力,構建“創業+投資+金控”三位一體的產業生態,打造“大基金、大企業、大學院所、大合伙人”協同創新的超強孵化平臺。
目前,城市漫步、功夫動漫、風云科技、一泰慧安、感官世界、智能產業聯盟等14家智能企業機構紛紛入駐,實現了一期項目的100%入駐。
規劃未來五年,創新中心將成為創新人才的聚集地,匯聚3000名海內外優秀智能技術和管理人才,在1000萬以上的創投圈中交流傳播,對4000名創業者培訓,舉辦各類人工智能大賽和路演。
創新中心將聯合20家以上的龍頭企業,吸引500家以上企業來創新中心入駐,計劃孵化3-5家10億美元以上的人工智能領域獨角獸企業。
截至目前,云創智谷已經在廈門、深圳、上海、贛州、昆山、大連、青島、重慶、南寧、荊門、資陽等地成功落地,構建了10多個不同特色主題的雙創園區,形成智能終端、移動應用、健康環保、動漫文創、大數據、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七大產業生態圈,為3000多家創企提供了優質的創業服務。
借助云創智谷這個平臺,弘信創業工場“智造”獨角獸的生產線得以進一步拓展。
“我們就像一個園丁,云創智谷是我們改良過的土壤。
在這里,我們可以根據產業發展的需要挑選種子(創企),對它進行澆水、施肥等各項服務,讓他們沿著各自的道路茁壯成長,有的長成參天大樹(獨角獸),有的長成灌木(中型企業),最不濟也可以長成小草(小型企業),”弘信創業工場高級副總裁、廈門云創智谷首席執行官李震如是說,“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在我們的手中一定會實現!”
下一篇:礪安:如何用13年打造國內智能鎖第一品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樹王懷南:創業者心要仁慈,刀要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