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搜狐20歲,張朝陽54歲。
54歲的張朝陽,為了慶祝搜狐成立20周年,帶著員工在奧森公園跑步20公里。
有人說張朝陽還是當初那個“少年”,他熱衷跑步、喜歡游泳、夢想游世界上“最冷的海峽”。
就像20年前一樣,張朝陽如今的一舉一動,也仍然受人關注,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互聯網行業的頭條新聞。
人們關注張朝陽,并不只是因為他的時髦、智慧與財富,而是把他當作中國互聯網啟蒙階段的一個符號。
張朝陽說:“搜狐的歷史也是中國互聯網的半部歷史。
”20年前,搜狐和網易、新浪一起開創了中國互聯網的門戶時代。
20年后,回望搜狐走過的路,就幾乎看到了中國互聯網的縮影。
張朝陽如何影響一個時代?或許可以從他對如今互聯網三巨頭BAT創始人的影響中找到一些蹤跡。
20年前,張朝陽是那個時代最耀眼的明星和布道者,他曾招募過還在硅谷打工的李彥宏(未果)、拒絕過前來求職的馬云,連馬化騰都是聽了張朝陽的演講激動不已、回去做了QQ的前身OICQ。
不過,現實永遠比故事艱難。
與作為拓荒者的榮耀相比,張朝陽在搜狐早期找風險投資、與董事會斡旋、抵御惡意收購時所經歷的曲折和痛苦同樣令人驚訝,它們一起構成了這個傳奇的一部分。
張朝陽告訴《風眼》:因為過分重視市場和品牌、忽略了產品和技術的重要性,搜狐錯失了很多機遇,與搜索、社交、電商等大趨勢失之交臂。
2008年以后,張朝陽因為抑郁兩度退隱江湖,又兩度高調復出。
失去了“船長”的搜狐,也在動蕩中進一步遠離了中國互聯網的舞臺中央。
不過,搜狐還沒有敗,張朝陽手中仍有幾張好牌。
第一張牌是搜狐,門戶和視頻是核心業務;第二張牌是搜狗,搜索是核心業務;第三張牌是暢游,游戲是核心業務。
三個上市公司的市值累計近70億美元,張朝陽仍有籌碼重新一戰。
《風眼》問張朝陽,搜狐復興最大的難題是什么?張朝陽提到了管理和文化。
張朝陽隨性溫和,對下屬寬容信任,這使得搜狐一度奉行“好人文化”。
現在的搜狐,則更強調責任和承諾。
張朝陽坦誠,“好人變狠”最大的難點在于他自己。
“10年前,我對于自己沒有太多要求。
”張朝陽說,“(那時候)覺得自己很偉大”、“要最有名”、“賺更多的錢”、“做一個偉大的企業”、“讓別人都來夸贊我”……如今,張朝陽只在乎自己的評價——“要讓自己滿意”、“過有意義的生活”、“既然我是這家公司的CEO,就要把它打造得更有競爭力,推出好的產品,影響更多的人。
”在奧森公園跑步20公里的那天,張朝陽對記者說:“搜狐還在路上,跑步也意味著重新出發。
”《風眼》問張朝陽:“你還焦慮嗎?”他說:“比較平和了。
”“你是如何緩解焦慮的?”“不去緩解,接受它。
”(對話張朝陽)搜狐20年,張朝陽的榮耀與遺憾1995年,31歲的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張朝陽決定回到國內,擁抱互聯網在中國的機會。
輾轉拿到風險投資后,成立了愛特信公司。
1998年,愛特信開始做門戶網站,取名搜狐。
如今回頭看,搜狐、網易、新浪在早期所開創的門戶模式,為中國互聯網走出了一條光明大道。
而有著學霸背景、口才突出、個性張揚的張朝陽,在當時對整個行業所起到的啟蒙作用,要遠遠多于另外兩家公司的創始人。
張朝陽告訴《風眼》,20年來他最自豪的事情是:在中國互聯網的早期,他首先看清了要建立網站的發展方向;后來發現分類導航最重要,所以有了搜狐;除此之外,對于如何借助風險投資的力量發展、如何創辦一個新型的互聯網公司、如何為初創企業做市場宣傳,張朝陽的思考、嘗試和取得的成就在當時都是獨一無二的。
當然,張朝陽在享受榮耀的同時也承擔了相應的磨難。
“首先,融資特別艱難,因為當時沒有人懂風險投資。
”張朝陽說。
1996年,張朝陽在美國大街上排隊使用公用電話,打給每個可能資助他創業的人,他甚至嘗到過被投資人趕出辦公室的狼狽滋味。
后來,張朝陽拿到了尼葛洛龐帝、愛德華·羅伯特和邦德給的22.5萬美元投資,才有了回國創業的資本。
這筆錢花完后,張朝陽依靠股東貸款才撐到了第二筆220多萬美元投資的到賬。
(搜狐的兩位天使投資人愛德華·羅伯特和尼葛洛龐帝)有錢之后的張朝陽過得也并不太平,他告訴《風眼》:“早期股東都是西方資本,董事會管理的挑戰很大,當時很多公司都因為這個原因夭折了,甚至很多CEO都被換掉了。
”從1999年到2000年,張朝陽明顯感受到來自董事會的各種壓力和不信任感。
2000年7月,搜狐上市后,董事會甚至空降了一位職業經理人“輔佐”他。
不過,張朝陽很快用業績和權謀贏得了董事會的信任,并通過改造董事會徹底掌握了主動權。
雖然解決了后顧之憂,但此后搜狐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
張朝陽向《風眼》表達了自己的幾個遺憾:錯失搜索、社交兩大趨勢,原因是“在產品和技術上發力不夠”。
這兩大領域的機會造就了百度、騰訊日后的輝煌,而造就阿里巴巴和京東的電商領域,搜狐則壓根沒有涉足。
BAT崛起之后,搜狐和張朝陽逐漸丟掉了老大哥的位置。
但與那些盛極一時、后來迅速隕落的互聯網公司(比如盛大)相比,搜狐能夠生存20年且保持不錯的家底非常值得稱贊;與那些名噪一時、后來銷聲匿跡的大佬(比如王志東)相比,張朝陽如今仍然留在舞臺之上,也同樣值得稱贊。
“活下來本身也是值得慶賀的事。
”張朝陽告訴《風眼》,這么多年他總結了四個生存經驗:一,管理好董事會,保證你在CEO的位置上;二,不要進行過多的戰略重組,很多公司都是被兼并收購毀掉的(2001年張朝陽領導了搜狐抵御北大青鳥收購的“毒丸計劃”);三,保證現金流,不要讓公司陷入沒錢的困境;四,商業模式上不要盲目追風口,判斷業務要從基本面出發。
好人文化、工匠精神與功利主義錯失掉互聯網幾大機會之后,張朝陽開始反思原因,最后把矛頭指向了管理和文化。
搜狐被稱作是中國互聯網的“黃埔軍校”,很多人離開搜狐后都在其他領域創造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比如古永鏘創立了優酷、龔宇創立了愛奇藝、李善友創立了酷6網、陳一舟創立了人人網、周云帆創立了空中網、李學凌創立了歡聚時代(YY)……對于“黃埔軍校”的說法,張朝陽認為,“七三開,七十的不好,三十的好。
”他說:“好的地方在于,我們開啟了中國互聯網,籠絡了很多人才;不好的地方在于,管理松散、獎懲不分明導致很多能干的人流失掉了。
”(“好人”一度成為了他的標簽)張朝陽在大學做研究的經歷,讓他形成了對自由包容的學術氛圍的認可,他把這種文化帶到搜狐,給予搜狐員工最大的空間和信賴,“讓好人活得高興”。
起初,“好人文化”凝聚了搜狐員工,但時過境遷,好人文化漸漸不再能適應日益激烈的互聯網競爭環境。
如今,張朝陽摒棄了好人文化,更加強調performance commitment(績效承諾)。
他告訴《風眼》:“把不能實現承諾和業績的員工,仍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就是對能干的人的不公平。
”“要敢于起用能干的人,敢于不用不能干的人。
”當然,張朝陽也承認,從好人文化到信守承諾,最大的難點在于他自己觀念的轉變。
“我想做一個負責任的人,把CEO做好是我的本分,打造一個有競爭力的組織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張朝陽講了兩個例子,一個是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說他用一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一個是瑞士鐘表店的工匠,用一輩子打磨一件事。
功利時代,追求工匠精神是否不合時宜?張朝陽的答案是:“當然有很多野蠻生長、不顧規則的企業,但我覺得遵守規則也會有很多的成長空間。
”“我絕對不會不擇手段。
”“我要取之有道。
”暢游拆分上市、搜狗拆分上市,被張朝陽稱為“歷史的步驟”。
如今,他不再迷信資本的力量,“我更相信產品的創新,我們不用抱團,也不搞布局,這些都是媒體報道的事情。
”因此,搜狐很少采用投資創業公司的方式去做產業布局,而是選擇在看好的領域自己做,比如搜索、輸入法、信息流、直播等等。
前年曾提出的那個“回到互聯網舞臺中央”的說法,現在依然成立。
在張朝陽看來,人工智能、大數據都是搜狐重新崛起的機會。
“我們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就是因為我們不迷信這些東西(資本主導、功利主義)。
如果繼續堅持信念,同時把以前犯的錯誤改正過來,我們還是有機會回到舞臺中心的。
”張朝陽說。
接受焦慮、忠于自己(爬雪山時的張朝陽)搜狐早年,融資困難、和董事會斗爭、抵御惡意收購、與競爭對手廝殺,讓張朝陽內心每天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他的生活充滿了競爭、危機和壓力,遠遠不是外界所看到的意氣風發、春風得意。
等到這些問題被漸漸解決之后,張朝陽的個性得到了極大的釋放。
有錢又有名,受過好教育,賺的是陽光財富,做的是新興產業的啟蒙,張朝陽受到的外界追捧與日俱增,這一切讓他越來越膨脹。
“成功往往讓人對于自我的認知會有一個超級自我的出現。
當這個超級自我出現的時候,他對外界的感恩的心就沒有了,他認為什么都是理所當然的。
”張朝陽曾說,“成功者的詛咒”很大程度是來自于一路走來累積下的種種光環,恰恰是這種“天之驕子”式的成功令其對自己的聰明才智相對自負,自負累積到一定程度就不容易對外界感恩,而當一個人缺少這種感恩之心的話,他一方面會深刻的感受到何為“高處不勝寒”,一方面也會因為這種狀態受刺激特別強烈,再加上被渴望創造更多財富、更高成就的思想驅使著,危機感、焦慮甚至抑郁也就接踵而來了。
從2008年開始,張朝陽一度變成“影子CEO”,忙著看書、聽音樂、做瑜伽、登山、跑步,公司事務幾乎全部由幾位高管打理。
2010年,張朝陽宣布復出,要“再造搜狐”。
2012年,張朝陽因抑郁癥再次閉關,次年再次復出。
《風眼》問張朝陽,如今還焦慮嗎?張朝陽說,現在“比較平和了”。
如今,除了工作之外,張朝陽擔心的事情更多是衰老和疾病,他說:“每個人可能都是在這個世界上孤獨的走一遭,年輕的時候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但隨著年齡增長,你會發現自己在老去,別人也會把你看成另外一代人。
”不過,面對焦慮的張朝陽似乎比以前坦然了不少。
“當你焦慮的時候,不要嘗試去緩解,你越想解決焦慮,你就會越焦慮。
”張朝陽告訴《風眼》,“你應該去完成你的責任,完成你有意義的生活和工作,無視焦慮、接受焦慮。
”歷經世事的張朝陽如今也不像以前那樣在乎外界的評價。
“以前我特別關心外界的看法,也對自己沒有太多的要求。
覺得自己很偉大,我要最有名,我要賺更多的錢,香車美女、飛機豪宅,我要做一個偉大的企業,讓別人都來夸贊我。
” 張朝陽說,“現在我更在意自己的評價,要過有意義的生活。
人生給了我好的頭腦,給了我好的身體,我就要把它們用到極致。
人生讓我做一個公司的CEO,我就盡職盡責做到自己滿意。
”研究英語、文學、高等數學、量子學,堅持跑步、游泳,這是張朝陽2018年在生活上的幾個愿望。
《風眼》發現,微信朋友圈里的張朝陽最近還迷上了炒菜。
他說:“如果你認為你不是一個年長的人,你對任何新的東西都有去研究和接受的態度,你就和90后、00后沒有代溝。
”搜狐20年,54歲的張朝陽覺得自己還沒老,他要重新出發——希望回到互聯網的舞臺中央。
下一篇:百度“叛將”王勁的300天創業歷險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曾經風光無限的90后創業者,如今身在何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