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新浪科技 鄭峻發自美國硅谷 又見楊致遠。
硅谷Palo Alto的四季酒店,天空下著密密細雨,這里舉辦著七海資本的Ideas Summit年會。
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匆匆跑進酒店大堂,沒有打傘,滿身雨水。
這就是楊致遠。
令人意外的是,這位身家近20億美元的互聯網先驅人物自己駕車來到四季酒店,卻沒有直接把車停在酒店門口,和其他貴賓一樣選擇代客泊車,而是停在露天停車場然后冒雨跑了幾十米進大堂。
“That’s OK(沒什么的)。
”看到旁人詫異的眼神,低調謙遜的他非常隨和的笑笑。
這位雅虎聯合創始人自從2012年辭去雅虎所有職務之后,就很少出現在媒體視野。
也許是因為酷愛打高爾夫球,47歲的他的身材依然瘦削,皮膚被加州的陽光曬得黝黑。
回到二十年前,楊致遠的地位就相當于現在的扎克伯格,26歲創辦雅虎,28歲公司上市。
雅虎不僅帶領世界步入了互聯網時代,改變了硅谷的創業版圖,也把楊致遠推到了時代創新領軍人物的位置。
這也是迄今華裔在美國科技領域取得的最高成就。
(楊致遠出生在中華臺灣,10歲時移民到硅谷圣何塞。
) 離開雅虎之后,楊致遠在2012年創辦了風投基金AME Cloud Ventures,專注與數據相關和云服務價值鏈領域的創業公司投資。
網上數據顯示,四年多時間,AME已經完成了100多筆投資,涉及從種子輪到D輪。
此外,他還擔任著阿里巴巴、聯想等諸多公司的董事職位。
此次楊致遠罕見出席公開活動,一方面是因為他和七海資本管理合伙人許良杰相識多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AME和七海資本合作投資了數筆交易。
實際上,十年前楊致遠對馬云那次歷史性投資正是在許良杰的撮合下達成的。
高爾夫球場定投資阿里 2005年雅虎宣布向阿里巴巴投資10億美元,再加上當時估值7億美元的雅虎中國,得到了阿里巴巴40%的股權。
雖然當時楊致遠并未出任雅虎CEO,但這筆交易卻是在這位“雅虎酋長”的指示下完成的。
(楊致遠在2007-2009年出任雅虎CEO。
) 這筆交易幫助馬云將阿里巴巴打造成中國電商巨頭,也給雅虎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這或許是美國公司迄今在中國的最成功投資。
單是2012年,雅虎就通過出售阿里股份套現71億美元,2014年阿里上市時雅虎又再度套現100億美元。
目前雅虎依然持有阿里約15%的股權,價值400億美元。
在七海投資年會上,楊致遠回憶起了這一交易的幕后細節。
他和馬云實際早在1997年就已經相識。
當時楊致遠第一次去北京旅游,而正在中國外經貿部工作的馬云作為導游陪同他游玩長城。
“(1997年)的馬云對互聯網充滿著好奇”,當年年底馬云辭職回到杭州創辦了阿里巴巴。
“但2005年的華源CEO峰會則給我們提供了機會和時間,認真思考如何進行互助互利的合作。
不久我們就達成了協議。
(那筆交易的背后)存在著很多時機和幸運。
”楊致遠回憶說。
這次會面發生在2005年硅谷華人科技協會華源會的CEO峰會,時任eBay全球副總裁的許良杰和時任雅虎副總裁的陸奇力主邀請楊致遠、馬云等知名企業家參加會議。
由于楊致遠日程太滿無法參加完整會議,許良杰則退而邀請癡迷高爾夫的楊致遠去球場參加活動。
而雅虎和阿里的投資正是楊致遠和馬云在高爾夫球場達成的初步共識。
創業公司容易進入中國 因為華裔血統的原因,楊致遠和許良杰一直積極參與中國與美國科技行業的交流活動,也見證了中國互聯網領域十多年來的發展。
如今他們也在推動硅谷與中國創業領域的對話與合作。
去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在西雅圖接見了第八屆中美互聯網論壇的參會者。
楊致遠也受邀參加了論壇,并與扎克伯格、庫克等人一道受到習近平主席的接見。
去年12月,他也受邀出席了中國烏鎮召開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楊致遠認為,雅虎、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諸多美國互聯網巨頭無法在中國取得成功,一方面是因為監管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來自百度、阿里和騰訊的競爭。
“很多互聯網公司美國做大之后,就認為進入中國的時機到了,但在中國卻遭遇到政府、市場和競爭對手的諸多阻力。
在我看來,較早期創業公司反而有更多機會與中國市場和政府進行更為直接、透明、坦率的對話。
所以我的看法是,在早期創業階段就進行對話。
” “我認為,中國更歡迎處在早期的小科技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我們也看到很多中國公司開始進入美國市場,進行更多的跨境業務。
這也是我在西雅圖和烏鎮所傳遞的信息。
”楊致遠表示。
創業者不該過度看重估值 雖然轉身投資領域已有四年多時間,但楊致遠認為自己依然處在學習中。
“我已經不記得具體的投資數量。
我經常回家對妻子說’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好投資’,但和創業者們共事的感覺非常棒。
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創新時代,超過過去二十年的任何時候。
而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創業者推動公司成長壯大。
” 談到自己的投資標準時,楊致遠表示,自己投資最好的兩家公司現在的業務都不同于最初找自己投資的時候,模式已經從最初B2B領域轉向了B2C行業。
他介紹說,自己在進行早期投資時,商業計劃并不重要,看重的是創業者和團隊是否有能力在必要時改變航線。
這種能力并不容易判斷,因為通常投資者只有20分鐘來做出決定。
楊致遠表示,自己在2016年會密切關注大數據和生命科學之間的交叉領域。
AME正在非常積極地注意這一領域的諸多公司。
其中一個趨勢是生物與化學的大數據化,而另一個趨勢是傳感器的微型化。
從大機器到小機器,從創傷檢測到無創檢測。
“傳感器正變得越來越小,通過微型化的設備和樣本,我們可以輕易獲得過去所無法獲取的數據。
未來5-10年,這些領域交叉的創業公司可能會真正帶來顛覆。
” 過去一年已經有諸多創業公司在進行新一輪融資時遭遇估值縮水的問題。
楊致遠認為,現在很多創業者過于看重估值了。
如果這一輪以過高估值融資,就會背負沉重的增長壓力,而多數情況下他們都需要進行下一輪融資。
“我們認為,2016年的融資環境可能會比較困難。
很多創業者看重估值或許是因為這是一個衡量指標。
但我看來,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 泡沫估值趨于合理是好事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幾乎每位投資者都會被問到“硅谷現在是否存在投資泡沫”的問題,楊致遠此次也不例外。
他直率表示,一些處在后期的私有企業估值顯然存在泡沫,行業如今也非常關注獨角獸的(估值與業務波動)問題。
(注:獨角獸是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
) 但他繼續闡述,如果以估值超過5億美元來衡量,這樣的創業公司還有非常多家。
他們可以通過IPO上市,也可能成為很多大公司的潛在收購對象。
但估值3億到10億美元的很多創業公司,除非他們找到合理的商業模式,否則很難找到退出渠道。
所以一些處在后期的私有公司,他們的估值在逐漸趨于合理,也在努力尋求合理的商業模式,讓現金消耗速度變的更加理性。
不過這也存在例外,Uber和Lyft這樣爭奪市場份額的公司依然可以以非常高的估值融資,同時又在消耗大量的資金。
多數后期的創業公司由于沒有流動性和退出渠道,又遭遇到融資困難,所以他們(的估值)正在趨于合理。
與此同時,這種情況也在逐漸傳遞到早期融資階段的創業公司,B輪和A輪融資都出現了困難,估值可能會回落到兩三年前。
但這些公司估值趨于理性是件好事,他們在逐漸專注于真正的創收和盈利能力,而不是追求市場份額等指標。
楊致遠專門指出,這只是美國的情況,中國的后期創業公司依然具有非常高的估值,因為背后有阿里、騰訊和百度等巨頭爭奪的推動。
中國的流動性比美國高,中國創業公司的估值也高于美國市場。
下一篇:這樣的福布斯 你認識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市值全球第一的谷歌 創始人竟然這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