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創業故事 > 創業人物

創業人物

李想創業分享:做正確的事,不做容易的事

分類: 創業人物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10-20

閱讀 :430

本文是我(李想)在去經緯投資和他們聊天的時候,速記員幫助我把聊天的內容記錄了下來的整理。

因為內容量很大,所以速記會有一些記錄錯誤的地方。

我想了一下,還是使用原文重新整理了一遍,把里面的錯字和錯誤的數據進行了修改,從而避免對閱讀者的誤導。

不過,仍然感謝經緯和速記的幫助,這確實是我過去十幾年創業最實實在在的記錄。

經緯創投注:李想,汽車之家網站創始人,前任汽車之家總裁。

李想是80后的典型代表,1998年還在上高中的李想就開始做個人網站,2000年注冊泡泡網并開始運營,僅憑借著自己對IT產品的一腔熱愛和滾雪球式的資本積累,高中學歷的李想讓泡泡網在中國互聯網行業中獨樹一幟。

2005年,李想帶領團隊從IT產品向汽車業擴張,創建汽車之家網站。

目前,汽車之家現已成長為全球訪問量最大的汽車網站,2012年底,汽車之家實現了月度覆蓋用戶8000萬。

2015年7月李想卸任總裁,繼續擔任董事股東。

一路走來,其實汽車之家中間有很多的坎坷,而且挑戰非常多。

但是到今天為止汽車之家已經邁過了坑檻,現在除了媒體以外,在做交易方面的探索,這都是非常棒的。

那么這十年,他學到的最重要的經驗是什么,以下文章來自于他的分享:經驗一:用戶永遠是最重要的先從我自己介紹,80后創業。

我真正接觸電腦是從高一開始的,之前其實家里也買不起電腦,所以我基本上從初一到初三,買遍了市面上所有的電腦類報紙和雜志,就不停地在看。

高一買了第一臺電腦,那時候第一臺電腦大概8000塊錢,奔騰133。

買了電腦以后,我發現這些報紙雜志上寫的非常不靠譜,我一直認為這些編輯還有作者,說的都是對的。

當我自己真正接觸電腦的時候,發現他們寫的90%狗屁都不是。

所以我當時干的第一件事情,我就按市面上最流行的文章風格寫,怎么選電腦、選顯示卡的,寫這樣的東西。

當時比較幸運,我投的第一篇文章,被《電腦商情報》全文刊發,占了一個整版,而且基本上沒改。

那是我在高一的時候第一筆收入,大概600塊錢。

后來我不停地寫稿,寫了非常多。

到了高一下半年的時候,撥號BBS(惠多網)流行起來了,大家用14.4K的Modem開始撥號,和郵件列表一樣討論問題,包括對罵。

到了上高二的時候,就開始有個人網站了,也能夠上網了。

我申請自己的個人網站,叫顯卡之家,因為那時候3D顯示卡最火。

當時在我所在的信息港排名第一,還有一個競爭對手排名第二。

那個第二名的,后來成了我的合伙人,樊錚。

到了高三的時候,那時候是互聯網泡沫最嚴重的時候。

賺錢非常容易,網站上的廣告展示一個月有1萬多塊錢收入。

加上稿費我一個月差不多有接近2萬的收入,比我爸我媽加起來多10倍。

到了高三我面臨一個艱難選擇,是否高考。

說服父母其實不難,我爸媽是中央戲曲學院畢業的,不像身邊的同齡父母特別寄希望于孩子上大學。

另一方面,每個月寄來的錢我爸媽都看見了,因為我上大學,最終還是要去掙錢,還是要去找一個工作。

他們也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機會,比我上大學其實更有希望,可能上了大學,這個機會就錯失掉了。

回過頭去想,我做網站的時候,為什么會比別人的訪問量高。

其實特別簡單,我發現所有的網站在用戶訪問最多的時間段(凌晨),沒有更新。

但是大家都是早上上網,因為那時候第一網速快,第二是上網費便宜。

那時候我跟他們唯一不同的一點是我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開始做更新,6點到6點半的時候就更新完了。

網民之間口碑相傳,這個網站有更新,大家都來我的網站看。

其實我在整個高中的時候用了這么一招,就把信息港里同類的個人網站都干掉了。

競爭對手還罵我是一個神經病,每天那么早起來更新網站,他們一直罵到自己的網站沒了,也沒有像我一樣早起更新,這是當時特別好的一個機會。

后來我不上學以后,我想怎么把這個網站真正商業化,做成一個真正的商業網站,那時候商業網站不多。

我們注冊公司的時候,最開始在石家莊,工商局不知道什么叫互聯網,非說我們是網吧,所以我們基本跑了有不下十趟,最后才拿到無數的證據向他證明有互聯網這么個東西,不是網吧。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不懂技術對我來說是最大的障礙,我當時把跟我競爭的人拉進來,因為他懂技術,會寫代碼,會管理服務器。

1999年是我高中畢業,他大學畢業,所以他是我的第一個合伙人,樊錚。

當時以我的網站為主,我說了算,所以我得占60%的股份,他占40%的股份,所以他就把他的網站關掉了,送給別人了,我們開始一起做這個網站。

我們合作了16年,從1999年開始的。

經驗二:大勢不好,再努力也沒用2000年的時候,個人網站轉成了泡泡網,其實泡泡網發展的并不順利,因為做泡泡網最核心的初衷,是從個人網站開始,這是我的個人愛好。

這個個人愛好(喜歡電腦硬件)毀了后面很多的事。

那時候并不懂得什么叫管理,什么是團隊協作,那時候想著自己盡可能努力,自己盡可能去做更多的事情,也不懂得溝通,也不懂得怎么去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建立什么樣的管理結構。

所以基本上一個公司能犯的所有的錯誤,都在泡泡網淋漓盡致的全部犯了。

另外一個問題,我們當時并不在乎時機的把握,就是自己喜歡,其實電腦的真正爆發期是在2000年到2003年,2003年以后整個電腦市場開始平緩并往下走了。

在市場爆發的時候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平緩或者下滑的時候,再努力就沒有用了,圈地變成了搶地。

我們那時候基本上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但是競爭對手一天也能工作12個小時,除非你一天工作30個小時能超過他,在市場不增長的時候,活著還是很容易的,想要成第一基本上沒有機會了。

經驗三:創業一定要找到能成“NO.1”的領域2004年的時候,我和合伙人商量要選擇新領域,趁著泡泡網還有利潤干點新事兒。

做新領域的第一重要的因素不是喜歡,我可以不喜歡,但是必須在這個領域能做到第一,因為常年做老三是個非常痛苦的事,什么都改變不了。

因為你去客戶那里,跟客戶談,客戶說因為老大給了我這些條件,所以你必須給,我們沒得商量,客戶說什么,我們就答應什么,很被動。

所以我們要找一個成為第一的領域。

當時篩選了三個領域,一個旅游,一個房地產,還有一個汽車。

1) 分析自己擅長什么,能不能干成先看的房地產,泡泡網當時有大概100多人。

那時做的最好的是搜房、焦點,當時最好的房地產網站。

我們去研究搜房,發現它成功的原因是各地的分站,因為北京的房子、石家莊的房子跟上海的房子沒有任何的關系,它開了分站。

我看了一下,有將近1000人分布在全國,后來我們想一想,這個事做不成,因為我們總共才100多人,讓我們去管理一個全國分布在那么多城市千人的規模,這不是我們擅長的。

這是第一個放棄掉了。

第二個看旅游,旅游當時做的最好的是攜程,那時候還沒有人會拿著手機APP下單,那時候攜程做的最多的事,是在各個機場發一張卡,撥打電話訂機票酒店。

訪問網站也都是拿著電話,沒有人直接在網站上下單。

我去研究攜程,當時最厲害的是呼叫中心,也是好幾千人,這個事太難了,我們做這么大的呼叫中心根本不可能,所以把旅游這件事放棄掉了。

2)對手很差,即使是后來者也有機會最后看了汽車,當時一看汽車太好了,簡直為我們量身訂作。

為什么,第一,汽車是標準化的產品,你看到寶馬3系,在北京、石家莊、烏魯木齊看到的都是一樣的,這跟我們做的IT產品非常相似。

汽車的品類非常簡單,當時的汽車種類比現在少的多,汽車的復雜度遠遠小于當時手機品類的復雜度。

這是第一個因素。

第二個因素,看看這個行業里的人怎么樣。

我當年就說這是一幫垃圾,所有的人天天在發廠商的新聞稿,不做任何東西,懶到沒法再懶的地步。

IT網站有競爭,汽車網站沒有,所有的人就是發發廠商的新聞稿、圖片就完事了,競爭對手太弱了,比IT網站的對手們弱的太多。

3)看準時機,抓住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換的過程再看第三個是不是好的時機,因為我們特別在意時機是不是好的,因為泡泡網錯失了時機。

我們發現汽車是一個特別好的時機,為什么?因為當時汽車市場跟1999年、2000年的電腦市場非常相似,是一個賣方市場。

在2004年的時候造出來的車不愁賣。

更離譜的像本田雅閣這種車,從生產出來第一輛開始加價,到換代退市都在加價。

隨便一個4S店開了以后,一年回本。

今年的4S店,庫存車堆的沒有地方放,雅閣的優惠3萬元起。

當時認為任何一個市場的爆發,都是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換的過程,這是爆發的本質。

當時誰是市場第一,跟三年以后誰是市場的第一,沒有任何關系。

經驗四:把握用戶的要素,需求和頻率,以及信任感反思第一次創業時候,我是一個超級技術專家,對硬件技術了如指掌。

但是后來發現,無論多么懂這些技術,如果沒有抓住用戶訴求,自詡的專業、競爭力,更像是一種自娛自樂。

所以我們做的第一個轉變,必須以消費者、以市場為導向,我們再懂技術,也把技術扔到一邊去,這是做的第一個改變。

除了選擇一個好的領域,還有一個重要的是以用戶和市場為導向。

做汽車之家開始基本沒招什么人,找了一個合伙人、兩個技術,就把網站做出來了,有一個人寫論壇,一個人寫產品庫,一個人寫發布系統。

用了三個月,春節以后,這個網站的底子就做出來了,那個時候總共4個人。

開始有網站出來的時候,我們也會去跟身邊的朋友聊一聊,說我們要做一個汽車網站,給我們提點建議。

朋友兩類觀點,一類觀點是,你們是做IT網站的,搞什么汽車網站呀,沒錢(因為當時汽車網融了上千萬美金)沒資源沒人脈,說你們。

泡泡網的利潤,就別瞎糟蹋了。

還有一些朋友對我們比較熟一些,看我們之前也是從零干起來的。

他們給我們的建議,說我們最好去現有的汽車網站,還有汽車媒體,挖一些成熟的人過來,這樣可以起步更快。

但是這兩個建議我們都沒聽,第一個已經走上這條路了,就不會再退了。

第二個,當時所有的媒體、所有的網站,這些從業人員都不是我們想要的,因為沒有任何人考慮用戶的需求。

如果改變他們,這個難度遠遠大于我們培養新人。

所以春節過后招了一批大學生進來,從零開始寫我們想要的東西,是最容易的。

最開始到我們到處簽轉載協議,把各個網站的內容轉載過來,保證網站有一個基本數據庫的結構。

同時我們開始干了第一件事情,做用戶喜歡看的產品庫。

為什么做產品庫,當時除了做產品庫,什么都做不了,因為我們不認識任何汽車廠商的人,沒有任何汽車專業人士,也沒有汽車方面的人脈。

我們也嘗試給汽車的公關公司打電話,想要一些測試車,想參加活動。

我們打過去,人家一般問我們是做什么的,我們說我們是汽車之家。

對方說你們是汽車之友嗎?我說不是汽車之友,是汽車之家。

這件事解釋了三年。

我說我們是汽車之家,一個新的網站,還沒說完對方基本就掛掉電話了。

我們思考用戶的需求,當時所有的汽車網站,沒有幾個網站拍真實圖片,他們都用的廠商官方圖片。

這個官方圖片是什么感覺,就跟你去相親,看到的全是PS的照片。

用戶看車也希望盡可能接近實物的照片,當時PS很過分,能PS一個18寸的輪轂出來,結果你買到發現是15寸的輪轂,都能做出這樣的效果。

當時我們看到用戶的一個訴求就是,我要看到真實的圖片,所以我們當時干的第一件事情,每人(總共也沒幾個人)一個數碼相機,去4S店里,對著這些車拍照片。

由于多年的互聯網從業經驗,我們一上來規劃了非常嚴謹的數據庫結構,這個到今天為止都沒變過。

把車按照人的習慣分類,按照外形、內飾、座椅,還有其他每個細節,我們定義到圖片每個細節的角度都固定。

一個車所有的角度,從哪個角度拍的,都是固定的。

這為后來做圖片對比、數據庫分析,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開始做汽車網站的那年有上百個汽車網站,2005年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們的訪問量就進入到汽車網站前五名,當時沒有任何推廣費用。

后來,我們用了我高中時候用的那招,在更新頻率想辦法。

我們發現所有的汽車網站周六、周日都不更新。

我們就周六、周日做兩部分內容,時效性比較強的放在周六更新,一部分定時發布,周日更新。

這樣周六、周日都有更新,那時候訪問量嘩嘩漲,屬于白送流量。

因為任何的消費者周六日都需要看車,那時候真的沒有什么東西可看,一個網站一篇文章恨不得看十遍。

我們做這個以后發現還是不夠,為什么,那時候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打開電腦都會看網站,你看網站跟前一天的內容一樣,多么傷心。

當時做第二個設定,每天下午額外更新一批內容,放在第二天的早上8點更新。

所有人在早上打開網站的時候,仍然只有一個網站是更新的,就是汽車之家。

后來又做了第三個改進,到晚上訪問高峰期的時候增加更新。

最開始PC時代8點鐘、9點鐘是高峰期,還是沒有人更新,后來我們又做了晚上8點更新。

我們用了更新這么一招,不到半年的時間,我們的訪問量進到前三名,當時還是一點推廣費都沒有做。

當時我們前面還剩兩家汽車網站。

到今天為止,全年365天堅持周六周日、重大節假日、早晨、晚上有更新的網站,更新的內容是全面的,不是簡單的文章,文章、行情全都更新,所有的用戶到這里都知道更新多少個,不要讓他猜,你對這個東西一直堅持做,他能感受到。

我覺得這十年能夠堅持下來,就我們一家,到今天為止沒有第二家能那么干。

別的網站經常上來一個新的總編,熱鬧一陣,做了兩三個月,就打回原形,該怎么樣怎么樣了。

這幫助我們的訪問量進入了前三名。

進入前三名,開始有汽車廠商和汽車代理公司的資源,汽車廠商發布會、試駕會,都可以參與了。

第一次拿到參加汽車廠商試駕會的邀請,那是我們最興奮的,2006年中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干了第三件重要的事了。

在我們參加試駕會之前,所有的汽車網站在參加完汽車廠商的試駕會以后,文章的發布時間一般是一周以后,這根本不是互聯網公司,簡直太齷齪了,難以置信。

我們打算改變現狀,把一幫人叫來,第一次怎么做?三天更新,還有的同志說,我們咬咬牙,干脆第二天更新。

我們當時做了艱難的決定:第一,必須當天更新。

第二,所有的圖片、所有的文字全部原創,廠商的一張圖片和一個文字都不許用。

基本上那天為止,試駕會結束后出去玩的時候,有一個網站的編輯回到酒店里,去更新去了。

這件事我們一堅持也堅持了九年,到現在為止仍然是這樣的。

后來我們變成了整個汽車網站和汽車媒體的公敵,因為你很多時候搶他們的利益,在商業上并不太當回事,但是你讓他們活的沒那么舒服,就開始恨我們了。

中間也遭受到非常多抵制,甚至用公關的方式限制我們提前搶先發文章。

我們發現最聰明最優秀的廠商就沒有參與抵制我們,經常一個月前就把試駕車給我們。

別人發上市價格的時候,我們的測試文章就出來了,聰明的廠商都是這樣。

到2006年底,用這三個方式,讓我們的流量變成了汽車垂直網站的第一名。

  經驗五:團隊管理,企業文化不應該需要解釋泡泡網早期的時候,我們不招外邊的能人,招來的員工,其實更像一堆助理,喊一嗓子往哪跑就往哪跑,團隊里邊沒有什么強的人。

當遇到問題的時候,都想著自己怎么學習、怎么解決。

有什么樣的能力,就做成什么樣。

到了汽車之家,這種思維模式就逆轉了。

我們必須要做到第一,任何我們自己能做到第一的,我們自己去做,我們做不到第一的,必須找到能幫助我們做到第一的人,來加入到這個團隊,他要什么都可以。

汽車之家也沒有從泡泡網拉太多的人過來,因為的泡泡網的人已經是習慣了IT網站的那種思維邏輯了,我們希望一個全新的思維邏輯。

因為我們認為自己能徹底改變,但是原來的員工不一定能改。

2006年的時候。

我們第一件事已經完成了,我們有了流量,要開始做經營管理了。

在我們流量做到第一之前,什么廣告都不接,送上門的廣告都不接,不接任何廣告。

那時候接廣告更有意思,某個廣告商來我們這里,投200萬,放哪無所謂,前提是他們要拿走100萬,都是這樣的。

整個汽車廣告行業都應該感謝我們,我們把汽車行業不給回扣變成了可能,流量第一腰桿硬。

我們流量做到第一,底氣就硬,要建立商業團隊、管理團隊。

我的方式借助薛蠻子的人脈,用他的人脈幫我們介紹人。

所以當時第一件事,他給我們介紹了財務總監,我們選了一個最年輕的。

還有很多人,跟我們不合。

最后找了當時普華永道的經理,現在是負責我們財務的副總裁。

當時想找COO,他給我介紹了五六個,最后選了一個最不可能的,是秦致,因為很早之前就見過秦致,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不太喜歡他,他也不怎么搭理我,后來聊了以后發現這是我們想要的人。

那時候他在265.COM,賣給了Google。

當時秦致有三個選擇,一個是去Google,還有去我們這里。

還有一個很大的廣告公司,把機場的廣告全拿下了。

秦致來,跟我們團隊的人不停地聊,后來選擇了來我們這里。

我管用戶相關的,秦致當時并不管我,他管所有商業和管理相關的。

其實我剛才講的,如果按照順序,我們2005年到2006年,做的第一件事有了產品,這是第一件事情。

秦致來,對我們最大的幫助,到今天為止,我們聊的時候他才覺得,他沒有意識到當時的幫助是如此巨大的。

秦致給汽車之家最大的幫助,他把我們變成了一個真正的企業,而不一個簡單的公司和網站產品。

怎么變成企業的,他來了以后,先拉著我們所有人,因為他覺得這個企業的氛圍特別好,所有人都真實的一塌糊涂,也不會吹牛。

他先拉著我們所有的人去讀《從優秀到卓越》,還有《基業常青》,這兩本書,他幫團隊找到了一些人才,更加完善了整個管理團隊,比如我們銷售的頭。

當時2007年的那批人,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人走的。

那批的七八個人,至今為止一個都沒走。

所有人都在讀那兩本書。

這兩本書特別有意思,每過一段時間,再讀一遍,理解都是和上一次不一樣的。

很基礎的書,很多年了。

所以他來了以后,給我們干的第一件事,除了組建團隊,就是幫我們做企業文化,這個不是他編出來的,是什么,他通過我們過去干了兩年的嘴說出來的,達成共識,形成我們的企業文化。

到今天為止,汽車之家經營了十年。

再回去看,當時團隊一建立,企業文化一旦有了,其實汽車網站的勝負已經決定了,后面只是一個過程、時間的問題。

包括我現在看很多公司,最大的問題是這個公司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沒有建立企業文化,這是非常大的問題。

企業文化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說的企業文化,我們很早達成一個共識,企業文化是一幫人約定好,一個簡單有效的標準,定義什么叫對企業好。

很多公司的矛盾,股東之間打架、搞政治斗爭。

但是你去問每一個人,哪怕企業被他搞死了,每個人都說我對企業好、其它人對企業不好,都這么說。

你聽他講也有道理。

但是你們最大的一個問題,你們從來沒有約定過,什么叫對企業好。

其實第一件事情,除了做使命、做愿景,跟著書里學的,最重要的做了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當時怎么做的,我們就說到2007為止,大家做到今天,做的好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或者你希望這個企業變成什么樣的企業,因為有了這些動力,變成什么樣的企業。

當時所有人是一個完全開放式的,所有人都往黑板上寫,你想到一條就往上寫。

無一例外,所有人寫在第一條的是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根本沒變過的東西,所有人都想到這一條。

寫了很多,包括還有一條,特別有意思,當時有了同事寫一條,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工作,這條后來被我們否掉了,我說為了贏,可以和不喜歡的人在一起工作,不喜歡的人不會成為我們的核心,但是仍然會和他一起工作。

最后弄了一屏幕,很簡單,剩下三條,這么做是對企業好,不這么做,就不是對企業好。

所有的人拿這三條評判。

10-20

下一篇:百度李彥宏:通過創業掙錢是最苦的一條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大潤發黃明端:我希望京東虧損下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专区 |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无码熟妇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99久无码中文字幕一本久道|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2021无码最新国产在线观看|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高清无码v视频日本www| 蜜色欲多人AV久久无码|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