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6月3日消息,由SOHO中國主辦的新一期“潘談會”昨天在北京SOHO3Q舉行,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與創業者進行了一場關于創業的對話。
關于創業感悟,雷軍指出,說實話我覺得創業真不是人干的事,都是阿貓阿狗干的,一個正常人絕對不會選擇創業。
因為一旦選擇創業,就選擇了一個無比痛苦的人生,壓力、困惑、別人的不理解甚至是看不起,真正能走向成功的只是極少數,絕大部分創業者都成了鋪路石。
在潘石屹看來,今天的創業不一樣了,因為“更公平了”,過去的創業者好多都是文化程度很低的,包括我在內。
現在大都是海歸,名牌學校畢業。
過去創業主要靠資源、關系,現在基于互聯網創業,更多靠能力,更公平。
馮侖則認為“已經有點錯位了”。
馮侖說,過去創業的感覺是“流離失所”,現在創業的感覺是“入洞房”,要穿婚紗、有親朋好友的祝賀、還要大吃大喝,最后還喝醉了,抱著誰也不知道。
創業的過程變成這樣其實有一點錯位,真正的創業不是這樣的,進洞房容易,過日子難,一輩子有幸福就更難。
這次,雷軍稱終于有機會解釋“風口上的豬”這句話,這此前一度成為批駁的焦點,說其是機會主義者,“我覺得第一點的話,任何人成功,在任何的領域都需要一萬個小時 的苦練,都需要苦練一萬個小時。
如果沒有基本功談飛豬那真的是機會主義者,沒有任何一個成功者不經過一萬小時的苦練能夠成功的。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忽略今 天在空中飛的那些豬他們都不只練了一萬個小時,可能練了十萬個小時以上,這就是大家被忽略的前提。
”此外,雷軍還建議創業者:“如果你是大學一年級,我建議你首先把英文學好。
我真的覺得很遺憾的是,因為我的英文水平比較差,搞得我的母校因此蒙羞。
”(尚紫)以下為對話問題精選:雷軍:今天來的絕大部分都是創業者,談到創業的話,說實話我覺得創業不是人干的,都是阿貓阿狗干的事情,作為一個正常的人絕對不會選擇創業。
因為你一旦你選擇了創業,你就選擇了一個無比痛苦的人生,你們的巨大的壓力、困難、困惑,別人的不理解,或者別人的看不起,其實真正能走向成功巔峰的人是極少數,絕大部分的創業者都成了鋪路石。
所以我一直在想,對所有的創業者來說,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一種信念,我覺得如果沒有這種夢想的信念的話,是沒辦法支撐每天高強度的工作的。
所以在這里我愿意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為什么愿意喝碗“小米粥”,愿意繼續鬧革命:最重要的就是因為我想做出一點事情來。
其實我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我覺得我們這個行業做得不夠好。
五年前我就想改變中國人對中國產品的印象,我就想改變世界上的每個人對我們中國產品的印象。
我相信小米過去五年應該已經影響了很多國產的產品,我相信未來五到十年,大家會越來越對國貨豎起大拇指,這就是我希望能夠推動的“新國貨運動”。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覺得我們小米手機離蘋果還有差距,這個我承認,但是我相信,我們越來越多的產品已經說服了大家,我覺得中國人是能夠做出好產品的,我們做的產品也越來越精致。
馮侖:創業這個事,最近的確給我非常大的觀感上的顛覆,原來的我們選的,包括我們自己的經歷都跟雷軍講的一樣,創業干的都是像農民工一樣的事,應該在潘家園那樣的地方待著。
可是最近呢,創業突然一下都跑這兒來了。
過去我們認為創業的感覺叫“流離失所”,現在創業的感覺像進洞房,還要穿婚紗,還有親朋好友的祝賀,另外還要大吃大喝,最后還喝醉了,抱著誰也不知道。
這個過程突然變成這樣了。
我覺得這其實有一些錯位,真正創業這件事一點都不是這樣。
所有你看到電視里拍的都是就像我們看到別人談戀愛一樣,其實那是個幻覺,進洞房容易,過日子難,一輩子有幸福更難,最后還能幸福得在回憶里死去更是難上加難。
這件事我覺得潘總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潘總有一個綽號叫潘老財,特別會算賬,但是我剛才聽他說,把這三萬平米改成了創業的空間,讓幾千人進洞房,這個確實像央視說的,有了時代精神。
問題一:現在的創業環境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現在這么多人跟瘋了似的,不創業不行了?潘石屹:今天創業跟過去創業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個不同就是過去的創業不需要多少知識和文化,你就看我們房地產界,有好多人文化程度很低,包括我在內。
可是今天創業的人,尤其我到上海去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海歸,而且都是名牌學校畢業的,今天的創業更需要知識和智慧。
過去的創業永遠離不開的一個就是關系,你有關系就有資源、資金。
可是今天的創業,基于互聯網創業是不需要關系的,你的APP背后,你的網站背后,你是官二代還是普通的人也好,都沒什么區別。
甚至你在網站后面是個男人還是女人,是個貓是個狗都看不出來。
所以呢,我覺得今天這個社會的創業更公平。
雷軍:我創業比較早,我是八十年代末期就開始創業。
因為我一直是一個技術工程師,一直通過自己的這種手工藝來謀生、創業,跟潘總講的情況有點不一樣。
如果我比較這二三十年創業環境的變化的話,我覺得還是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愿意去創業,這其實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因為創業已經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時代精神,我覺得鼓勵創業就是在鼓勵創新,就是在鼓勵整個社會進步。
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參與創業的大潮會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30年前你要說服一個人創業,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因為他得放棄工作、放棄醫療保險等等這些東西,放棄鐵飯碗,我覺得這不是容易的事情。
今天的話,對于絕大部分來說,選擇一家創業公司還是相對比較容易的一件事情。
馮侖:我昨天晚上談創業談到一個事,突然有一個感覺,我覺得談了半天的順序完全跟我們相反,我們是先落入江湖,然后學會商務,最后聽說過電子。
但是今天創業的人先懂電子,學會商務,聽說過江湖。
所以,我們對電子有興趣,他們對江湖有興趣,聊起來就是這個順序很不同。
這里頭的結果是什么呢?結果也很不一樣,我是在一周前在湖畔大學講故事,就是去有一個交流,張維迎講理論,然后讓我講。
講完以后有一個學員提個問題,馮總,你講的這么多人為什么抓起來了?提到的人幾乎都不在了。
后來我說,這就是差別!差別就是在那個時代創業的時候,市場經濟的法制環境不同,商業環境也是非常之不透明,人類角色的非常之復雜,亦官亦商,亦商亦學,角色很混亂,所以最后做出的事比較亂。
所以,在轉型當中不是去了醫院就去了法院,變成兩院“院士”。
今天的創業要講一個法治,資本市場這么多支持,聽說過的都上市了,而不是聽說的都抓起來了。
所以今天聽說過的人,如果再有人說了這么多故事,都上市了。
其實這個感覺非常強。
問題二:在傳統企業當中和互聯網企業當中激勵有什么區別?雷軍:我覺得激勵其實不管是對創業公司還是大規模的公司,只要是公司激勵都是大問題,任何時候激勵都是一個問題。
對于創業公司來說,我覺得激勵的解決方案只有一條,搞得定的激勵就是好激勵,搞不定的激勵就是不好的激勵。
所以最最重要是你要把你們這個團隊的五個人要搞定。
不要給自己設各種邊界、框架,最重要的還是能讓大家有熱情得把事情做好。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你不管什么方法,搞得定就是好方法。
問題三:小米五年以后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企業?在這里面創業對創業者有哪些機會?房地產互聯網轉型,像SOHO中國他們這樣做很多的和創業者一起的項目是站在風口上的那只豬嗎?雷軍:我覺得小米對創業者的巨大的機會是五年前小米提出要做“鐵人三項”,很多人覺得小米可能是手機公司,其實換兩個側面來看,小米也是中國第三大的電子商務平臺的公司,小米也是中國前幾位的移動互聯網的平臺公司,這就意味著你要想把平臺做好,小米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做生態系統。
這個生態系統可能要成百上千上萬的創業公司來支撐,小米們有自己的投資部門,我們有基金幫助大家在小米生態鏈里成長,包括我們孵化這些企業,從零開始起步,去年就有兩家做了10億人民幣的營收,他們都得到非常快的成長。
在過去兩到三年的時間,也有幾家公司的扶植過10億美金。
所以在這里的話,如果你做的事情跟小米的生態鏈有關系的話,可以尋求我們的投資、資源的幫助,我相信都會提速各個創業公司的發展。
談到3Q,我覺得潘總把這么奢華的建筑物做成創業的社區,這還是一個很大的壯舉,我坐在這里覺得很夢幻的感覺,我不知道在這么夢幻的環境下創業會不會更有創意,但是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我相信,在這么好的環境里面,應該能夠孵化出更好的項目。
假如潘總能夠孵化幾個像騰訊、阿里這樣偉大的企業的話,我們3Q會變得越來越有名。
問題四:年輕人在IT非常火的時候,應該腳踏實地在大學畢業之后在一家企業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去干兩三年,把社會閱歷給攢足了再去創業,還是以一陣風的速度去引領這個潮流去大眾創業?雷軍:這是說,克強總理、央視都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他是不是也一陣風的進去?我終于有一個解釋的機會,因為飛豬理論是我提的,最近也成了批駁的焦點,說我是機會主義者。
可能大家對整個我講這句話的背景不了解,我覺得第一點的話,任何人成功,在任何的領域都需要一萬個小時的苦練,都需要苦練一萬個小時。
如果沒有基本功談飛豬那真的是機會主義者,沒有任何一個成功者不經過一萬小時的苦練能夠成功的。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忽略今天在空中飛的那些豬他們都不只練了一萬個小時,可能練了十萬個小時以上,這就是大家被忽略的前提。
如果你是大學一年級,我建議你首先把英文學好。
我真的覺得很遺憾的是,因為我的英文水平比較差,搞得我的母校因此蒙羞,我還是我們武漢大學的杰出校友,我看網友評論,說我們武漢大學的英語都是體育老師教的,其實只有我一個人英語比較差,其他武漢大學的校友英文很好。
所以在你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一定要練好基本功。
等各位像我這么大年齡再學英文可能有點難。
當然我還是在勤學苦練,有這么一天希望能跟張總請教英文。
第二個,飛豬的最最關鍵問題是什么呢?是有很多勤學苦練的人只顧得上埋頭拉車,顧不上抬頭看路,當我們很羨慕成功者的時候,千萬別忘了他們只是一頭豬而已,包括我雷軍在內,小米不管多火,我們就是在空中飛的豬,沒什么,趕上這一撥了。
如果大家真的有這樣的態度,你有良好的積累,應該花足夠的時間研究風向,研究風口,這樣你成功的概率要大很多。
這里我要跟大家說明的是,我是1989年開始創業,到今年干了25年的時間,我作為一個干了好幾撥的創業者來說,我認為風口是成功的關鍵。
在上一撥互聯網來的時候,我們應該來說拿著一大把好牌,有足夠的資源比這一撥的創業者,因為我們比他們早干十幾個年代,但是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互聯網從我們身邊擦肩而過。
當時我做的金山軟件本質上是傳統企業,可是互聯網跟軟件行業又如此接近,人才幾乎一模一樣。
所以在那樣的壓力下,互聯網首先顛覆的是軟件業,其次顛覆的是媒體業,是一個一個行業過來的。
作為互聯網的被顛覆者,我用了長達10年的時間在思考什么是互聯網。
我覺得互聯網絕非大家所想的那么容易,我是想到了這個問題以后,又琢磨明白這個風口理論,然后再重新辦的小米。
所以這一點,因為今天時間很有限,互聯網的理解絕非大家想象那么容易,以我1989年開始創業,到1999年互聯網來的時候我已經干了十年,我比那撥創業者有經驗很多,其實包括在1999年我們就理解了互聯網是一種工具。
如果大家今天依然理解互聯網是一種工具,那互聯網沒有路了。
我就是理解了互聯網是一種工具我才創辦了卓越網。
卓越網在2002年我們就是中國當時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了,所以這里面大家一定理解就是互聯網不僅僅是單純的工具,互聯網是一種思想,是一種方法論,是一種價值觀,這就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關于互聯網的理論。
下一篇:晨興資本劉芹:關于創業戰略的三大建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傅盛:我和雷軍的創業故事都證明一個道理,有差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