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日壇公園附近的庇利積臣醫療中心,春日晴好,玉蘭在微風里散發著香氣,這個看起來像清朝某個王爺住所的四合院極其漂亮。
愛康國賓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告訴《環球企業家》記者,這里常被當做電視劇取景地,包括去年熱播的《北京愛情故事》。
對于他來說,這個院落的意義不止于此。
它原是一家來自香港的全科診療醫院,愛康國賓從一家單純的互聯網公司,發展為一家跨越互聯網與醫療實體的健康管理平臺的轉型,就從2006年10月收購這個院子開始。
7年后,2013年4月12日,高盛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對愛康國賓注資高達近1億美元的消息傳來,頗為聳動,這是健康管理行業迄今獲得的最大一筆投資。
盡管按照2012年8.2億的營收數據,愛康國賓已經是健康管理行業內規模最大的公司,但它在全國范圍內依舊只有35家連鎖體檢中心—這幾乎是GIC所投資體量最小的公司。
高盛主導這輪投資的是直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柳青,她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柳傳志的女兒。
這也是打動張黎剛,同意接受后來者高盛,在GIC的盡職調查已經完成之際,又將整個融資計劃退后了三個星期的原因之一。
柳青和張黎剛同樣畢業于哈佛大學,而柳傳志是張黎剛仰慕已久的中國企業家代表,在張黎剛看來,在父親的創業經歷中耳濡目染,柳青會比別人更懂得尊重創業者。
在國際投資界享有聲譽的GIC,有助于愛康國賓日后在海外上市,而以高盛在國內的知名度,會為愛康國賓吸引更多客戶和合作伙伴。
這是張黎剛所并重的。
4月12日下午,北京JW萬豪酒店,愛康國賓融資新聞發布會上,柳青代表高盛致辭。
她說,在中國投資,其實就是投人。
張黎剛在健康管理產業摸爬滾打了近十年,經歷種種曲折之后,依然專注于此,難能可貴。
對于憋著股勁張黎剛來說,這應該是極高的肯定。
前一天專訪時,他對《環球企業家》記者說:“我在搜狐干了9個月,在藝龍呆了4年,也有人說我做生意不長久,其實并非如此,如果符合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我是會一路走到底的。
”難忘的半小時2006年,愛康網的創始人張黎剛有機會和北方最大的私立體檢公司慈銘體檢接洽,介紹人是經緯創投的張穎。
慈銘創始人韓小紅并沒有露面,她手下一位副總裁搬了把椅子擱在走廊上,跟張黎剛談了半個小時,也沒讓他進辦公室。
這半個小時過后,張終于狠下決定,也要擁有自己的體檢中心—這與他創辦輕資產的電子服務平臺的初衷相違背。
張黎剛三度啟程(為何這么說下文自有交代),才創辦了愛康網,企圖搭建一個IT信息技術與傳統醫療相結合的平臺。
他首先找到兩家跨國公司通用電氣和英特爾,提出外包所有員工的體檢,好處是在不多花一分錢的情況下,為公司總部提供各區域員工的體檢分析報告與后續解決方案。
愛康網和各地的體檢機構合作,分派這些體檢訂單,賺取差價,為集團客戶提供了一個一站式的健康體檢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當時愛康網做的事,是把藝龍和攜程的模式復制到醫療行業,這個模式在中國當時是沒有的。
”所以,張黎剛極不情愿將自己創辦的這家互聯網公司變得重型化。
“我多多少少也是在互聯網行業經手過上市公司的人啊,可在醫療行業,人家并不把你當回事。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如果自己不掌控實體資源,有一天會死無葬身之地。
”張告訴《環球企業家》。
他甚至有些感謝韓小紅。
若是慈銘和愛康網合作,等通過愛康網獲得的接單量有一定規模之后,突然把合作剪斷,有足夠多實體網點的慈銘不會有什么損失,習慣依賴慈銘落單的愛康網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同期和愛康網商業模式一致的另一家網站并沒有轉型,如今年營收額不過一億,從它身上,張黎剛能看到險些屬于自己的結局。
事后,張黎剛反思,為什么在旅游行業線上平臺公司可以成功?因為旅游服務業總體供大于求,過剩的產能需要平臺分銷,于是成就了藝龍和攜程。
但醫療行業供不應求,在這種情況下,對醫療資源沒有任何掌控,只提供平臺服務,價值是有限的。
于是,愛康從線上走到了線下。
緊接著2007年8月,愛康網與專業體檢連鎖集團上海國賓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國賓)合并,更名愛康國賓,張黎剛手下又多了4家上海國賓和廣州國賓體檢中心。
4個月后,愛康國賓在北京宣布完成第三輪2500萬美元融資,投資銀行美林、知名VC ePlanet、華登國際和清科的戰略投資,加上原有投資方WI Harper美商中經合及上海創投跟投,刷新了當時國內健康醫療行業獲得最大筆風險投資的數字。
下一篇:徐小平自述創業故事:從“新東方”到“中國合伙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2歲張星:創業200來天 沒想過公司戰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