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作為一個在北京生活,在中關村上班的IT人,在過去的一年里切實的再次感受到了互聯網圈子的浮躁。
15年初總理提出了互聯網+概念,隨后又來中關村走了一圈之后,中關村的創業氛圍空前高漲,創業公司和股市的小韭菜一樣,抱著財富的夢想卻被現實不停的收割。
似乎,互聯網創業再次成了改變命運,一夜暴富的最佳渠道,而不沖著上市而去的公司早已無顏扎堆在中關村這個圍城里。
當我開始厭倦了圈子聚會、厭倦了路演、甚至厭倦了交際,不禁感嘆為何不能做個享受生活,懂得理財與消費、讀書與積累的“等風人”,事業并不是強求即可得到的東西...在中關村,你會看到很多人,他們為“夢想”而生,因“創業”而激情四射,被“上市”所迷惑,希望成為下一個jack ma,下一個強東哥,可畢竟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機遇和能力。
所以,他們更多的是為了一張畫餅而辛勤奮斗,犧牲健康卻始終無法財務自由的人。
他們放棄了安穩的工作,自降薪水追著一個個新的項目“孵化”,忙碌在無數個夜晚。
我身邊有數不勝數的例子,甚至自己也曾陷入迷茫...S是我一個很要好的朋友,相識的10年,前8年他都在傳統企業工作,慢慢升職加薪。
但他自覺收入遇到了瓶頸,又時常接觸我這一類IT人,讓他有了互聯網創業成功者眾的錯覺,或者說忘了基數。
心癢之下,下了大毅力跳槽,開始在我們這幫損友的幫助下找IT工作,結合傳統行業的管理經驗,最終選擇了當時最熱的O2O領域。
某老板親自面試,掏心交流,也讓他覺得頗有好感,更讓他決定跳槽的重要原因是該公司已經拿到了千萬級的A輪融資,老板說計劃兩到三年上市,如果成功,給的期權最少價值數百萬甚至上千萬。
但是當S興致勃勃的投身到互聯網創業人潮當中,每日工作滿滿14小時卻覺得付出總有收獲時,現實卻給了他很大的打擊。
事與愿違,行業競爭激烈,融資很快燒完,想繼續扛下去卻又敗給了資本市場的收緊,不到一年時間公司就關門大吉。
隨后,S又繼續跳槽2家同類型公司后卻依然無所建樹,對創業再無戀想,回去干老本行了。
一個在傳統企業可以工作8年的踏實人,在互聯網創業圈卻2年3跳,最后心灰意冷,讓我唏噓不已。
而我另外一位朋友,小Z在互聯網名企中干了快5年,去年公司上市套了點錢后生出了自己創業的想法,于是加盟了一家做供應鏈的創業公司,還主動提出降薪以表決心。
當一切再次從零開始,他很快發現自己已經不是當年剛出校園的毛頭小子,糾結在現實利益和生存壓力之中苦不堪言。
不斷重復卻看不到成績的工作讓他越來越否定自己的選擇。
前段時間一起吃飯,小Z和我吐槽了好久,想重新回到成熟企業中又不甘心,繼續創業前路迷茫,收入的銳減和家人的否定更是讓他差點崩潰,但聊到最后他還是決定咬牙扛下去。
我不清楚小Z的未來會如何,也許會絕地反擊和很多傳奇一樣被BAT之流收購,又或者熬過去海闊天空,新三板上市等等。
但創業狗不管結局如何,生活質量真是糟糕透了,精明如我這樣的IT懶漢,選擇做一個在精神上鼓勵他們,卻在行動上打著自己小算盤過著安逸的理財小資。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不管是S哥還是小Z,都是不甘于平凡的人,雖然不同的人生觀對財務自由的理解不盡相同。
我一邊佩服他們的勇氣,一邊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偶有交流我也會再三和他們聊一聊理財對生活的改善。
創業雖有勇氣卻并不聰明,正如真融寶的地鐵廣告“在老板去納斯達克敲鐘之前,我先讓工資多生些錢。
”我的切身經歷告訴我,學會理財的同時往往也學會了打理自己的生活,夢想只是生活的調劑品,互聯網更只是工具。
我想,不管未來在哪里,IT人都應該學會照顧自己,理財、消費、讀書、積累,讓生活過的更健康自然一些。
下一篇:在初創公司里,兩個富有侵略性的狼性男人無法共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4個故事:一位創業者的6年反思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