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作者| 符績勛 來源|GGV紀源資本(ID:GGVCapital)我的大女兒現在在美國波士頓念大二,她漸漸要面對畢業、就業的問題。
不論對于我的女兒,還是對于新一代即將步入職場的年輕人,我對大家有一些建議。
畢業后留在哪個國家?不重要。
對于我女兒來說,我的意見其實不太能影響到她,她很有主見。
我其實會更主張讓她回亞洲工作——這里頭有一點私心,希望女兒在身邊,但也代表我對亞洲的信心。
當然,接下來兩三年的全球地緣政治可能會有些變化,她可以去判斷在哪里落腳能讓自己學習更多,年輕的時候應當多學習。
加入創業公司還是大公司,或者干脆去創業?這也不重要。
無論是加入谷歌這樣的大企業,還是加入一家創業公司,我覺得都很好,因為在谷歌能學到的東西與在創業公司學到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而這些選擇都可以多元化。
年輕時不用太在意工作是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真正重要的是,抓住當下的大趨勢和大方向。
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一個未來的大趨勢里,身處趨勢之中,不論做什么都可能會獲得更多體驗與回報。
我女兒主攻兩個DoubleMajor,分別是ComputerScience與化學。
她喜歡化學,喜歡美食,我鼓勵她考慮進入食品科學行業,最近我們看到了人造肉這樣的趨勢,也有各種各樣技術圍繞著食品加工和再生、食品工業的環?;归_。
跟人工智能相關也會有很多創造空間,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就業領域,雖然這個領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不過,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臨,懂得CS(計算機科學)的一些邏輯還是必要的,有助于理解什么是AI,什么是大數據。
另外,如今社會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了解社會科學和歷史也很重要。
總結一下,食品科學、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社會科學這些領域都會有很多機會,接下來就是看各個領域的發展節奏。
多出去旅游,多看看世界,這是我非常鼓勵大家去做的。
我自己也很喜歡旅游,大學畢業的時候就去當背包客,背包旅行了五個星期。
多學習新語言也是很有用的事情,我女兒現在在學西班牙語,世界的三大語言分別是英語、中文與西班牙語,西語在北美、南美、歐洲部分國家的普及率很高。
有人問我,學歷重要嗎?在我看來,學歷既重要,也不重要。
學歷給你一個好的臺階,讓你有更高的基礎。
學歷會為你貼一個標簽,這個標簽降低了你做事情的準入門檻,有時候是一種心理門檻。
舉例說,一位從斯坦?;貋淼腃omputerScience專業的PhD和一位ComputerScience的自學者,大家會更愿意給誰更多合作機會呢?甚至從投資人角度,如果手里有一筆錢,你更愿意投誰?大家很難不去衡量這種取舍。
但是,高學歷不代表就一定是好的人才,沒有高學歷的優秀人才也非常多。
中國很多優秀創業者并非來自名校,但他們自學能力很強,能夠將自己的業務邏輯和思路講得很清晰,這種人也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
高學歷有時也會讓人對某些特別市場的敏感度沒有那么強。
進修有沒有必要?比如去讀MBA或其他課程?在我看來,進修本身是為了真正的學習,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在某些領域有更深層次的認知。
像MBA課程,能提高在管理上的認知。
但如果只是為了一個標簽,那就沒有必要。
在中國我們看到了很多年輕人選擇創業,我也經常在思考,年輕創業者真正的優勢是什么?很多年輕創業者特點都很明顯,有沖勁、有干勁、沒有太多思想包袱和恐懼、更勇于創新。
但對比之下,資深創業者往往擁有更多的產業經驗和積累,年輕人的弱勢在于對行業了解深度不夠,可能會踩更多的坑。
另外,對年輕人來說,失敗成本不高,所以他們往往不太恐懼也不太焦慮。
但是,沒有焦慮不一定是件好事。
有一次我在新加坡跟彭蕾(阿里巴巴資深副總裁)吃飯,我問她,馬老師(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焦慮嗎?她說,還是挺焦慮的,而且馬老師老會讓他們也覺得很焦慮。
和蔡崇信(阿里巴巴集團副主席)聊天時,他也提到“Paranoia”這個概念,這就是一種恐懼感。
我認為,創業者應該有一定程度的恐懼和敬畏。
恐懼感會讓人不斷追求進步,不斷要求自己和團隊做得更好。
GGV并非一家經常投資年輕人的機構,哈啰出行創始人楊磊和Keep創始人王寧是GGV投資的公司里為數不多的年輕人,投資他們的時候都不到30歲。
當年我們投資去哪兒網時,看創始人莊辰超,我也覺得他還是個青澀的年輕人,直到后來變得越來越有主張,有觀點,越來越執著。
這不是一件壞事,好的創業者一定是執著的。
年輕人可能會更容易面臨失敗,那失敗了怎么辦?很多時候看失敗這件事,你要更加理性,要好好用心思考:為什么會失?。吭谑∵^程里學到了什么、提煉了什么?用什么心態去面對?怎么處理問題與人際關系?怎么計劃下一步?我們作為投資人,經常會觀察創業者們對這些問題的反應,完全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責任感,而且我們會更青睞那些成功面對過失敗的創業者。
90后、95后這一人群的創業者很適合做內容、娛樂消費、媒體等項目,因為他們更了解年輕用戶要什么。
但智能科技驅動的時代,做的更好的還是80后,比如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
我個人覺得,90后、95后有一定優勢,但對于技術、智能上的創新可能還沒有太多實踐經驗,這可能是個年輕創業者的短板。
年輕創業者還可能存在的短板是管理,管理一家公司是很難的。
我對哈啰出行楊磊的認可,不僅僅是他思維邏輯特別強,有創業失敗的經驗,還因為他管理能力非常強,哈啰出行管理團隊很多人都是70后,楊磊是88年出生,能夠駕馭這么多比他大一代的人去一起共事,并把哈啰出行從短短兩三年時間做到幾十億美金估值,以他的年齡來講很不容易。
所以,要想把企業做好,年輕創業者必須要能把管理做好。
管理沒有捷徑,需要時間、需要踩坑,踩坑的過程才能真正帶來學習和成長,否則講太多都只浮于理論。
下一篇:創業疫情煉獄,打不死你的必將使你更強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感謝你傾家蕩產支持我的創業夢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