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疫情是一次大考。
很多線下生意受到重創,比如春節檔電影票房斷崖式下跌;線上辦公迎來利好,飛書、騰訊會議、釘釘等辦公軟件被廣泛使用。
在海嘯般的疫情和不斷傳播的恐懼、焦慮情緒中,創業面臨的關鍵考驗是什么?我認為有兩個層面,一層是企業家自身,一層是創業組織。
對企業家來說,最大的考驗是意志力、認知力、決斷力和行動力。
意志力:企業家的意志力,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我們不可能不恐懼,但要戰勝盲目的恐懼,要保持理性的恐懼。
在人云亦云的疫情中間,堅定的意志力,可以避免自亂陣腳。
認知力:能不能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中抽絲剝繭,洞察本質,看到趨勢。
決斷力:能不能勇于承擔責任,迅速采取果斷行動,在關鍵點上做出決策與選擇。
行動力:能不能以高度的組織性、嚴格的紀律性,表現出超強的執行力,應對危機。
從組織層面來說,最大的考驗是組織的系統能力。
無論是公益組織還是企業組織,組織的響應規劃、動員組織、生產作業、供應鏈、銷售鏈、服務鏈的系統能力強,才能具備強大的系統能力,抵御重大危機。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疫情也是修煉創業者人性和組織系統能力的一次機會。
今天的分享將從三個方面展開:第一,創業者和創業企業如何在疫情中自我修煉?第二,疫情后的投資有哪些變與不變?第三,疫情后如何與投資人溝通?01疫情下的五項創業修煉首先我們來看企業家的修煉。
我個人認為,對于創業者來說,有兩種能力非常重要。
第一,抓住問題本質的能力,即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中快速抽絲剝繭,了解全局,理出核心問題。
比如,疫情爆發之初,能不能快速把握到切斷傳染源這一關鍵,以最快的速度封城,以最大的力度隔離傳染源,能不能圍繞這一點對疫情做出前瞻性的判斷,看到后續的發展和演變,預先做好應對準備。
第二,決斷力。
企業家能不能主動和果斷地采取措施,采取措施后能不能執行到位,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比如鍋圈,在疫情爆發時,在跟有關部門充分溝通的情況下,社區生鮮店持續營業,供應鏈備貨充足。
最后它的生意不僅沒受影響,反而在增長。
從中我們也看到餐飲業的一個機會,線下就餐的模式是不是可以變成售賣后廚處理好的菜品?如何把握家庭廚房的機會?《第五項修煉》提到了五種提高企業家以及企業自身能力的方法。
第一,系統思考。
對疫情的判斷,最重要的是認知能力,是系統思考能力。
什么是系統思考?基于整體,既能夠看到事件的關聯性,又能看到它的漸變形態,以系統和動態的視角看問題。
自疫情爆發以來,我們一開始只看到一個點、一個區域的爆發,后來看到了它的全局性,看到了對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系統性影響。
很多人發現,供應鏈是個“卡脖子”的環節,還比如信息的溝通系統不完善,在口罩、消毒水、雙黃連搶購潮中,你還沒反應過來,口罩就脫銷了,是不是真沒有還是有?這反映出信息的斷裂和分散。
未來有沒有可能沿著這個方向,找到解決斷裂點的信息溝通系統呢?這是我們可以投資的方向。
第二,自我超越。
受疫情影響的很多企業被迫轉線上,有人說,我不會,這很難。
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創業者必須要有一種超越自我局限性的能力。
鍋圈楊明超能很好應對疫情,為什么你就不能呢?優秀企業家的經營管理能力來源于什么?除了來源于他的創業實踐,還來源于他的持續學習和自我超越。
如果你不能超越自己,別人就會超越你。
如何進行自我超越呢?1.要建立起個人愿景和個人理想。
理想越高遠,動力就越強勁。
2.保持你的創造性張力,創新的活力和彈性。
在疫情中,有的人躺在家不想動,但有的人在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時,去跑步、閱讀、思考,這就是活力。
3.要看清結構性的沖突,只有看清楚內心的矛盾結構,才知道朝哪個方向超越。
看清楚自己的能力,長項和弱項,才知道怎么去超越。
4.要誠實地面對真相。
企業家的決策風格分為四種:極大極大值、極小極小值、極大極小、極小極大。
極大極大值和極小極小值是看最樂觀或者最悲觀,極大極小和極小極大則是兩方面都看到,是更誠實地面對真相。
5.運用潛意識。
比如清晨五點鐘的時候突然醒來,潛意識會幫助我們把過去沒有關聯性的認知,瞬間連接起來,從而實現認知突破。
第三,心智模式。
什么叫心智模式?它是根植于內心的一種思考和認知,是判斷的傾向性,心智模式決定你的行為方式。
它影響你對周圍事物演變的認知,你是偏積極還是偏消極,你認為自己能搞定還是不能搞定,以及你采取很多行動的假設。
如果我們擁有過多消極的假設,或者過多的成見和不良印象,消極的思維定式會反映到決策上。
這也是為什么在疫情中,有的人極度焦慮、消極應對,有的人則看到危機中的機會。
丘吉爾說:“不要浪費一場危機。
”心智模式直接影響我們創新的動力程度和強度。
如果我們不能調整自己的心智模式,消極的前提、假設、成見會讓你無法突破自己,找到創新的方向。
黑馬深藍實驗室2期學員鼓坊的創始人、Pearl(珍珠)鼓形象代言人陳坤明,曾經談到要做在線音樂,但一直沒下決心。
這次疫情中,鼓坊團隊在技術&內容都是0的情況下,只用了9天的時間急速搭建了zumpus云課堂平臺,在這種急速的戰略調整下,團隊們的高速適應,目前銷售課程1000多套,創收30萬左右。
昨天開始直播課程,500人在線觀看。
第四,建立共同愿景。
要有遠大的理想,這是讓人深受感召、深受鼓舞的力量,它能構成組織、企業和群體的精神支柱。
共同愿景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間形成的共同遠見,共同價值觀,共同企業文化。
共同愿景越強大,越能夠抗擊危機。
如果沒有共同愿景,在應對挑戰時,企業從基層員工到中層、高層就很難達成共識,也很難有活力、動力與組織同進退。
我們正好利用這段居家時間,從過去盲目和煩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可以通過遠程會議、頭腦風暴來密集溝通,思考一下企業的共同愿景。
企業少則一起創業三年,多則一起創業十幾年。
之前是什么樣,現在是什么樣,十幾年以后我們又會怎樣?大家作為一個小群體,能不能為自己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敢不敢一起去付出?第五,團體學習。
個人認知的提升,不足以提升系統的能力。
企業既要有個體的學習能力,也要有團體的學習能力。
疫情中很多企業面臨著數字化和在線化的挑戰,如果不能夠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學習能力,一定會面臨人才瓶頸。
你可能會說可以招人,但招的人能不能迅速融入,成本能不能控制得住,都是問題。
企業領導人和每一個團隊成員,內心必須有一種理念,就是沒有什么事情能難住我們,因為我們有強大的學習能力。
企業要做在線化的產品,創始人自己不懂,只依靠別人的話,這肯定會出問題。
你可以找專業的人,但你還應該卷起袖子,和專業人員一起鉆研,在鉆研過程中,你是最重要的體驗者,你是超級產品經理。
當你把事情搞透了,專業人員才能夠根據你洞察出的核心需求,創造出一個好產品。
創業最終是自己為自己負責,如果你不能夠自己為自己負責,也不能期望別人為你負全部責任。
你不承擔100%的責任,沒有100%的投入,別人怎么可能會為你投入呢?最后小結一下,疫情是對創業者的大考,創業是創業者和企業的修煉之旅,企業家及企業進行修煉有五個方向:系統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和團體學習。
02疫情后投資的變與不變疫情改變了很多,很多業務出現了拐點。
傳統生意面臨沖擊,產業互聯網的進程加速了。
中國正在大踏步跨入到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時代。
與之相關的業務,比如在線電商、網紅營銷、連鎖店在線化、餐飲產品化、家庭廚房、在線娛樂、在線教育、在線知識付費、在線辦公、柔性生產、產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都有巨大機會。
具體有哪些改變?第一、心態的改變。
很多人從原來忙忙碌碌的心態中,突然意識到健康、家庭、親人、朋友是最重要的。
相關的需求,瞬間被引爆了——更健康的食品、更安全的環境;而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過去城市中心的嘈雜的菜市場,都要從城市搬出去,會由窗明幾凈的連鎖超市所替代。
疫情讓大家突然發現歲月靜好、生活非常重要,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相關的產業和行業,重要程度被提升起來。
心態變化導致需求排序發生變化。
第二、醫療和大健康行業將持續走強,綠色無污染的行業會更受歡迎。
第三、抖音、直播、超級傳播者等社群、自媒體商業成為常態。
線上營銷變成了企業必須做的一件事,無論是生產型企業,還是線下企業,能不能系統規劃線上營銷,發展線上流量,將會成為未來能不能搶占先機的一個要點。
第四、遠程辦公、在線辦公、智能辦公迎來利好。
我們的工作將會變成一個系統,全面進入數字化、在線化。
第五、更為深刻的大趨勢是疫情加速了中國全面進入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時代。
黑馬“戰疫情”公益直播就是非常典型教育培訓的在線化、數字化,全網直播在線人數最高達100萬,在線化大幅度放大了影響力。
我們相信,經歷過兩次病毒疫情的洗禮,我們的國家治理能力、全社會以及機構、企業的治理、運營及創新能力必將邁上新的臺階,我們將會有機會構筑國家、社會、組織與企業的在線化、數字化與智能化生態體系,疫情防控、災備、醫療服務、食品安全、媒體及輿情、政府治理體系、社會動員體系、商業系統等,都將會通過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變得更加完善、科學、先進,中國必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迎來新的未來!不變的是什么呢?第一,中國創業正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的特征和創業的紅利沒有變。
中國新舊動能轉換與一帶一路帶來的產業升級與全球化機會還在,創業扶持政策還在,青年與高知創業者還在,投資人與資本市場還在。
第二,創業投資的根本邏輯沒有變:關注選手與賽道及其結合模式。
選手:我們要投資有堅定的意志力、超強的認知力、優秀的行動力和鼓動力的創業團隊;要投資有自我學習和自我修正能力的創業學習型組織。
賽道:要投資代表新需求、新消費人群、新科技手段、新生活模式、新生產模式的優秀賽道。
第三,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持續發展的趨勢沒有變。
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發展不會變,疫情結束后的新的上市與IPO行情不會變,資本市場的持續發展趨勢不會變。
第四,天使投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向專業化、縱深化、規模化、生態化發展的趨勢沒有變。
一段時間來,股權投資行業此消彼長、進進出出、大浪淘沙,但是投資的專注、深耕、生態發展特點以及與區域結合發展的態勢不變,長期行情不會改變。
第五,大部分投資機構短期之內的融資難和投資趨緊的狀態不會變。
03疫情之后如何與投資人溝通最后我們來談談疫情之后如何與投資人溝通。
我們先看看當下投資機構的情況:第一,在目前的時間點,大部分機構處于一個停擺的狀態。
第二,當下投資機構更加關注投后管理,無法現場辦公,大家更多是通過案頭工作、遠程辦公、視頻會議、頭腦風暴來交流、討論和解決創業公司遇到的問題。
第三,投資機構正在研究疫情之后投資的特點、策略、節奏、階段、風格和偏好。
作為一個創業者,此時應該如何和投資人溝通?有這幾個關鍵點:1,坦率面對。
如果獲得融資的話,要坦率把自己的情況和困難跟投資人講;2,拿出應對行業格局演變、競爭對手的行動方案;3,全員的動員和關鍵團隊的動員,要有一些具體行動。
我們要把握機會和投資人進行溝通,提出我們應對的方法、未來長期的發展趨勢。
如果能獲得投資,就繼續引進投資。
如果不能融資,就要勒緊褲腰帶,先自我發展。
創業者和投資人建立什么樣的關系也很重要。
企業家和投資人有這么幾種關系:第一,短期的投資人。
有點像“露水夫妻”,如Pre-A投資,項目上市完投資人就退出了,這是一個階段性的現象。
第二,階段性的合伙人。
大部分投資人都是你的階段性合伙人。
不管是天使投資、創業投資還是股權投資,都有一個特點,都會在某階段進入,在上市后某個階段退出。
第三,恩愛的夫妻。
投資人對你的團隊和產業有非常深度的理解與認可,在這種關系中,創業企業和投資者之間有很多協同與合作。
第四,靈魂伴侶。
最高境界就是雙方從一開始到最后都是持續的、緊密的戰略伙伴關系。
不同的關系類型,投資的策略不同。
一般而言,細分領域或者生態類別的投資人,更加容易和創業者和創業企業形成恩愛夫妻和靈魂伴侶的關系模式。
投資條款當中的不可抗力條款。
疫情也給大家一個啟示,就是創業者與投資人簽訂的投資條款中,不可抗力條款和風險共擔條款非常關鍵,這是應對危機非常重要的先手。
我們看到,有很多小企業、小生意者租了商場和鋪面,現在問題出現了,沒有簽訂不可抗力條款,就可能要獨自承擔房租損失的全責。
疫情一定會結束,投資也會重新啟動,最后談談怎么吸引投資人。
第一,企業創始人意志與能力的修煉。
完善、提升和展示創始人自身的愿景與意志、激情與夢想、認知與決策、行動與激勵等各項品質與能力,打通任督二脈,是吸引投資人的關鍵。
第二,搶占優質的賽道。
發現趨勢、引領趨勢,搶占新需求、新消費人群、新科技手段、新生活模式、新生產模式的優秀賽道。
第三,根據企業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找準定位,發掘亮點,進行企業轉型與模式升級。
第四,優化團隊,組建頂尖團隊,打造創業英雄。
以理想、價值觀、共同愿景吸引人,形成一個戰斗力強的有機團隊。
第五,打造學習型組織,構建系統能力,提高執行力。
第六,整合優勢資源,優化發展模式,提高項目門檻。
第七,和投資者做朋友,進行深度的溝通,引進最頂尖的投資人,引進懂你的投資人。
用自己的團隊、意志、理念、模式、應對措施去打動投資人。
每一次危機后都潛伏著機會,每一次拐點都是一個新的機遇。
不要浪費危機,馬上行動起來,開展創業修煉!決定你最終高度的并不是現在,也不是你的起點,而是你在拐點的選擇。
這次疫情,就像一場創業煉獄,打不死你的必將使你更強大!
下一篇:面對失敗與挫折 創業如何堅持下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打工還是創業?給年輕人:那些重要與不重要的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