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大家好,我其實最怕這樣的演講場合,因為那個燈打過來什么都看不到,心里壓力大極了。
來之前也想過這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場景,要講什么呢?其實我還沒有完全想好。
這個話題說實話是臨時引出來的,但也確實思考了一段時間。
“在AI時代,我們應該如何獲取信息?”在座可能有不少朋友以前知道我,因為我在互聯網上是一個很奇怪的人,至少我是一個對現實很不滿的人,所以經常會發一些牢騷。
當然發了很多牢騷之后,我終于自己動手也來創業一把。
然后很多人就在看,這哥們終于創業了,我們終于有機會看看他的笑話了。
還好我前面還有羅永浩這樣的創業前輩扛著,很多時候大家只要把他當成一個大靶子就可以了。
有時候偶爾也會提「比如馮大輝這樣的,將來也和羅永浩一個下場」,這樣就會有很大的壓力。
我的投資人也經常會有壓力,還好大象對我比較認可,投出了很認可的一票。
我也不知道你們想在這個場合聽什么,就按照我的邏輯講一下吧。
現在已經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了,我以前是做數據的,純技術的事情。
做了很多年之后,觀察到每年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個數據在以指數級增長,然后產生大量的信息,這是真的第一次到了信息爆炸的時代。
其實在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就有很多專家、科技界的前輩在喊著說:信息爆炸的時代已經來臨,然后人類要怎么面對這個時代。
喊了將近20年,20年之后,我終于看到了,信息爆炸的時代來了。
今天有一定經濟基礎、技術基礎的人,幾乎可以獲取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信息。
以前我們不可能獲取到的,比如說在俄羅斯某一個檔案館里的信息,或者在美國某一個博物館里的信息,或者某一個公司里,它的某些商業數據。
但現在只要你想辦法,這些東西都是可以拿到的。
我們有這樣的能力,有這樣的機會,有這樣的場景去了解這么多的信息。
(但是)我真的不知道,今天我們離這個世界的真相是越來越近,還是越來越遠。
前一段時間杭州發生了一件慘案,至少是中產以上的這樣一戶人家里遭遇大火,主婦加上三個孩子都遇難了。
然后我就看到整個互聯網上有各種各樣聲音,有很多傳言。
有來自正規媒體的,有來自街坊鄰居的,有來自自媒體的,來自內部消息的,方方面面的信息。
這個傳言我看了之后就很驚慌,因為我不知道究竟什么信息是真的。
我唯一能夠知道的是(甚至在這個事件之前我就已經猜到了),那個保姆可能是一個縱火者。
但其它不知道,我不知道這個事件今后會是什么樣,不知道為什么那一家人最終會喪命。
因為這個事情和我自身也有關,我就生活在杭州,住的樓恰好也是高層,但(房價)沒有人家那么貴。
只要是高層(樓房)就有可能失火,只要失火就有可能沒有逃出去。
也有可能消防拴沒有水,也有可能在某地方就一直困在那兒……我不知道整個事件真相是什么,如果我是一個調查記者,我跑到現場去找到很多人,每個人都不能確定這個事件的真相。
大部分人看到的只是他想看到的信息。
有的人仇富,有的人痛恨各種社會不正常的現象,還有人覺得開發商是壞蛋,還有人覺得是保安不力,還有人覺得背后有什么陰謀,各種各樣信息都會出來我不知道離這件事情的真相是近了還是遠了。
更有趣的一件事情,美國總統川普當選。
損失比較大的一個中國人是我。
我在網上競選結果沒有出來之前和很多朋友打賭,如果你們覺得川普當選,我會輸給你們錢。
如果贏了,你們要把費用給我。
結果我是大輸了一筆,輸了之后讓我非常震驚,不是說(因為)輸了多少錢,而是我一直認為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因為我覺得我還是一個信息不那么閉塞的人,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信息,或者通過數據的方法去追蹤,去找。
最終這個結果完全出乎我的意外,很多天里我被這個事情搞糊涂了,想盡各種辦法去找,為什么川普能贏,為什么那么多人都覺得川普一定會輸,希拉里才會贏。
那么多的媒體,那么多所謂的專家,他們都輸了。
這已經是好久沒有出現過的現象,至少在互聯網發展起來的這么多年里,這才是真正的分水嶺。
它不像英國脫歐一樣,大的趨勢已經在那里。
川普當選,背后還是發生了一些什么東西,我不知道。
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看到傳統的報紙,各種傳統的媒體,報道的全是傾向于希拉里的聲音。
然后國內又有各種各樣假消息,這些假消息混雜在其中。
討厭川普的人,他看到的全是針對希拉里的正面消息,或者針對川普的負面東西。
有的人看到的是另一個方向,有的人根本不在乎這個,只是看網上貓貓狗狗的信息。
我們不知道在美國大選當中背后發生了什么事情,在座很多朋友可能覺得,美國的事情跟我們又沒有關系。
可是跟我有關系,因為我輸了一筆錢,所以我要想辦法找一找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東西。
我梳理了一段時間,最后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個世界上我們面對著的互聯網,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復雜,它不像以前我們想象的那么美好。
現在,又到了各種專家所說的,各種媒體所宣稱的那樣,我們馬上迎來了一個AI的時代。
我不確定AI的時代(持續)有多長,它是不是像我們說的,是不是AI會毀滅這個世界。
或者它只是一個噱頭,只是風口上的熱詞而已,實際上改變不了什么東西。
我看到作為一個新興的技術,或者作為一個傳統的技術,作為一個新形態的技術也好,對在座很多人來說,都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改變我們能看到的東西,改變我們的認知,其實它在側面改變這個世界。
這里不可避免的提到一些公司的名字,國內的百度、今日頭條,還有很多在AI上,在這些先進技術上投入很大力量的公司。
他們手里這些東西挺可怕的,它的技術訓練得越好,就越是提供這樣的信息大糞。
你每天早上看到的就是杭州哪個小區里發生了慘案,哪里發生了搶劫的事件,哪里發生了花邊的新聞。
如果你越想看這些東西,由于它的算法實在是過于“好”,我不知道這種事情要不要加引號,但我看到越多這類的信息。
甚至把你沒有意識到的心里喜好推給你,你會在上面消耗大量時間。
它就像一個游戲一樣不斷訓練你,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可能還好(擺脫),可能因為我們成年以前互聯網還沒有發展得那么好。
而對于一個小孩子,如果一個小孩子一不小心打開了類似今日頭條的東西,每天有各種各樣信息推給他,他不知道真實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樣的。
他以后可能不知道有推特,有谷歌,可能知道中國最好的公司就是百度,就是阿里巴巴,就是今日頭條。
他想到的就是到淘寶上,淘寶對他進行了各種各樣精準的信息推薦,能夠買到非常便宜的、符合他喜好的東西。
他去百度上搜索到的信息,也完全是針對他個人進行不斷的擬合,不斷的優化之后推給他的東西。
這時候恐怕已經很少有人能從這些巨頭手里把這些用戶搶過來,讓他感受到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其它的他應該接觸的一些事情。
正如除了色情圖片,還有藝術的圖片,他應該看到。
除了網絡上的小說,也有可能更多的小說,他應該去了解一下。
除了那些互聯網公司不斷定制給他的冷笑話、小視頻和各種段子,對成年人來說不那么嚴肅的東西,他也應該接觸一些嚴肅的東西。
例如一個人長年累月看新聞聯播的話,也要到正常的互聯網上看看某個地方可能有水災,某個地方有強拆的事情,某個地方有一個新的活動,有各種建筑之類的東西。
對于這個現實世界,我們有沒有機會去改變它?這是我非常擔心的事情,也可能是杞人憂天。
前面有嘉賓演講說到,我們要不要考慮這些事情,還是說就創業得了,賺一點錢,然后自己賺到了錢,團隊賺到了錢,投資人賺到了錢。
等我們有了力量,再去改變這些東西。
作為一個創業者,我總覺得心有不甘。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沒有向一些不對的事情拿回一點點,或者搶奪一點點該拿到的東西,可能以后會后悔的,可能會錯過這個機會,也可能根本沒有機會向別人講,這個世界應該不是這個樣子。
一些互聯網公司的情況可能更加嚴重,這個“嚴重”是我去年下半年被震驚的一部分。
恰恰是川普在Facebook、Twitter這些新興媒體上,以及通過Google做廣告,通過這些地方贏了(大選)。
我在想一件事情,這些人,比如 Google的CEO,Facebook的扎克伯格,在大選落幕之前有沒有判斷出這個結果?他從自己的網站上得不到這些傾向嗎,比如說扎克伯格,他不知道Facebook上有很多信息是假的嗎。
一種天真、非常可笑的想法是,扎克伯格真的不知道,他每天看到的東西都是針對他優化過的。
Facebook針對他個人優化的信息,導致他看不到其它東西。
他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他認為希拉里就會贏,他認為Facebook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好的。
Google當然也不可能自己做了什么壞事,如果再投射到國內的互聯網公司里來。
比如說李彥宏,比如說其它一些人,我就不點名字了。
我認為他們可能也真的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每天發生了那么多事情,李彥宏每天的個人興趣,據我了解,就是跑到貼吧里弄點花花草草,他在業余時間也不太可能到微博上刷一刷,看看微博上有多少人在罵百度,這是不大可能發生的事情。
他把自己掩蓋起來就好了,把自己躲開就好了。
一個人每天為什么要看那么多讓他不開心的事情,看那么多讓他有壓力的事情,看那么多讓他有道德負罪感的東西呢,他躲開就可以了。
這只是我想出來的一個場景,當然李彥宏很可能實際是另外一個樣子。
我想出來的場景和行為,恰恰是在座的這么多朋友,或者整個互聯網網民里絕大多數的人,一個心里的常態。
我本身就有這么大的壓力,為什么要看各種各樣的東西?就看一點輕松的,我喜歡的。
我不需要為杭州那一戶人家操心,不需要為其他人操心,不需要為周圍團體操心,甚至不需要為自己的公司操心,只要為自己操心就可以了,就可以過得不那么難受。
如果這個世界真的變成這樣的話,我覺得太可怕了。
在座大多數有創業想法的人可能也不會創業了,因為創業完全是一個逆向的過程,就是讓自己遭罪,就是讓自己做一些非常難的事情,做一些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才會有這么多人成為創業者。
如果我是一個創業者,如果我沒有意識到這類信息對我造成的干擾,那么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我在微博上看到的,別人發給我的各種各樣信息,可能都是關于這個行業,這個領域的東西。
一個做機器人創業者看到的都是這類所謂前沿的信息,一個做媒體的人看到的都是整天媒體圈子里傳的各種各樣東西,他對其它東西已經無能為力了。
慢慢的就會讓他覺得看到的就是這個世界的全部,而且越來越真實,越來越細微,越來越密集的東西全部傳遞給他,這時候會出現較大的偏差。
最后偏差大到,就像川普可以變成美國的總統,就像我們今天所面對的各種各樣不大可能出現的壓力一樣。
你搞了一個網站,然后這個網站可能明天就要關掉了,因為某些資質的問題,因為某些法規的問題,敏感的信息被掐掉了。
然后又有那么多旁觀者,又有那么多媒體,自媒體,在生產各個行業各種各樣大量的信息和聲音。
最后導致我們可能真的,要么不想看,要么每天沉浸在里面。
最后再拋出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我不會有很明確的答案,但我需要能夠去想一想。
我們在現在這個時代,究竟還有多少可能性,多少辦法,一些工具也好,一些解決方案也好,我們將如何獲取信息,如何正確的獲取一些我們應該看到的信息?張小龍有一句話,他希望用戶用完即走,不要沉浸在里面。
我覺得用完即走還是功能性的東西,有沒有可能讓用戶看到一些經過干預,但也是客觀公正的東西。
我們前段時間做了一個產品,這個產品就是團隊的實踐,也是出于我自身的需求。
我們知道中國互聯網每天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行業信息、新聞,融資的信息,各種軟文,公關稿,各種媒體的罵戰也好,等等信息。
這么多信息里,究竟哪些信息是我想看的,我不想在朋友圈里被分享。
我不想接受某些工具的推送,也不想看到所謂人工智能,所謂的算法,精準的優化給我的一些東西,我不想看那些。
我只想看到,它就像一份干巴巴的,一個正常的,按照時間線發生的一些事情,我需要知道這些事情就可以了。
比如說我知道某一家公司真的發了大的產品,就是一個重要的信息,某一項技術取得了新的突破。
某個創業公司真的融了一筆資,這里我希望把軟文,自媒體產生的各種各樣其它沒有必要的噪音去掉,把那些情緒化的東西,把那些可能是假的東西,把那些根本不應該在行業里存在的信息過濾掉。
最終看到的,這是我自己需要的。
如果這個實驗可行的話,意味著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做一個(這樣的產品),不希望用戶在這里被我用算法算來算去,太痛苦了。
也不希望他在這里沉溺一天時間,只為了看那一點點信息。
我不希望他被太多的觀點所左右,希望他看到的就是一條信息,他不是看意見,不需要別人幫他去想,不需要別人暗示他。
非常有趣的是,在現在這個環境,我選了很久的行業,唯一一個比較安全的就是TMT行業。
它遠離各種不可抗的因素,遠離一些我們控制不了的東西,它產生了足夠多的內容。
現在我帶了一個小團隊在這個方向上做一些嘗試,今天講這個東西,大象坐在下面,他是投資人,我特別有壓力。
投資人給了錢。
(做了)這么久,做出一個相對小的東西,又相對理想化的東西,希望我分享之后,大香不要把錢拿走就好。
這是個很小的一個工具,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看一下,Readhub。
如果沒有時間的話,大家可以繼續看今日頭條、看微博、看百度,我認為沒有問題。
只要我們做得好,我相信會把一部分用戶拉過來。
當我們和一個足夠龐大的巨人、足夠壞的東西嘗試去對抗,如果打不過它,我覺得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做得還不夠好。
我也不會選擇用更壞的方法對待它,也不會用非常的方法對待它。
我需要用一個樸素的,一個正常的,一個能夠被我內心所接受的方式做一點點改變,這個改變叫做創業。
謝謝大家。
下一篇:“創業之后,我就被分手了”|創投圈單身故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老兵的10年生命感悟:這次我努力把公司做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