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7年即將結束,電商行業在今年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幾大關鍵你不得不知。
面對到來的2018,盡早掌握新的趨勢才能在電商行業更好地走下去。
有的在興起,有的在衰落。
2017年堪稱是新零售的元年,線上線下融合更為緊密。
零售的新玩法不斷涌現,資本,新玩家不斷涌入,零售行業呈現出多年未見的活躍氣氛。
一方面,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開始大規模向線下滲透,線上線下的融合開始從資本性融合向業務性融合邁入。
另一方面,實體商業的價值更加凸顯,優質的線下零售品牌將迎來估值井噴,回歸價值之源。
我們總結了2017年電商創業的四大“關鍵詞”,只要我們看清2017年的趨勢,大概也就明白2018年的機會在哪里。
關鍵詞一:巨頭壟斷進入2017年,電商被幾個大型平臺壟斷越發明顯,垂直電商更加式微。
我們再從市場份額上看:在2017雙11,相關數據統計,全網20家平臺實時銷售數據顯示全網總銷售額是2539.7億,總包裹數是13.8億個。
其中各平臺的銷售額占比是:天貓66.2%、京東21.4%、蘇寧易購4.3%、唯品會3.4%、亞馬遜2.0%、其他2.6%。
阿里,京東,蘇寧易購,和首次參加雙11的唯品會交易總額占全網雙11成交額的95.3%,其余電商只有不到4.7%市場份額。
這也意味著,天貓,京東,頭部霸主地位絲毫沒有動搖。
蘇寧易購收購天天快遞,內部整合更加流暢。
線上平臺自營商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2.93%,取得了自2009年開啟互聯網轉型以來的最佳成績。
唯品會方面在今年五月宣布拆分互聯網金融業務和重組物流業務,以打造新的增長引擎,打造一個由電商、金融和物流三大版塊組成的戰略矩陣。
唯品會財報顯示,其已經實現連續20個季度持續盈利。
而垂直電商的成績卻不盡人意。
聚美優品雖然投資共享充電寶,嘗試空氣凈化器,創始人陳歐本人也在內部動作頗多,但是仍遭遇投資人套現離場,陷入小貸風波,在美國私有化失敗,估價持續走低,總市值蒸發90%不到5億美元。
其他垂直電商,如美麗聯合集團,貝貝網也不同程度陷入裁員風波,其中美麗聯合集團更是在市場占有率持續走低。
關鍵詞二:新零售新零售:這個概念的提出者和先驅者無疑是馬云領導的阿里巴巴。
從2014年戰投銀泰商業開始,阿里巴巴就開始了一系列線下布局,并試圖革新傳統的零售行業,以及回過頭來“改造”電商。
馬云將新零售解釋為“線上線下的結合”,“人、貨、倉、配”的結合。
12月9日,嘉御基金創始人、前阿里巴巴B2B公司CEO衛哲說,馬云提新零售其實是變相承認了電商不完美、電商不是萬能的,“要讓馬云承認一件事挺難的,他是鴨子熟了嘴也不爛。
”自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后,這個詞火遍大江南北。
但是同為電商巨頭的京東,蘇寧并不認同,不甘示弱,分別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無界零售”和“智慧零售”的概念。
智慧零售:在三月份的兩會上,蘇寧云商董事長張近東提出“智慧零售”概念。
張近東認為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礎,是引導生產、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是繁榮市場、保障就業的重要渠道。
當前,傳統實體零售由于成本上漲、市場需求放緩,特別是受電商分流等因素影響,銷售下滑、效益下降,“關門退租”現象有所增加。
面對激烈競爭,實體零售必須主動擁抱互聯網,運用新技術,打造新業態,創造智慧零售新模式。
智慧零售的本質就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充分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制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第四次零售革命“無界零售”:7月10日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在《財經》雜志發布署名文章《第四次零售革命》。
劉強東認為,從零售歷史來看,今天我們所面臨的變革和過去相比并沒有什么特別,零售的本質不變,仍然是成本、效率、體驗。
第四次零售革命改變的不是零售,而是零售的基礎設施。
零售的基礎設施將變得極其可塑化、智能化和協同化,推動“無界零售”時代的到來,實現成本、效率、體驗的升級。
關鍵詞三:進軍線下電商巨頭在線上流量增長觸碰天花板后,為了尋找增量的開始了全面的線下征程。
其中阿里在2017年與百聯,新華都達成戰略合作,通過投資方式成為海爾多媒體,聯華超市,新華聯,高鑫零售股東,而他們所做的一切焦點則在便利店,生鮮超市。
便利店:4月10日,劉強東表示京東要在未來5年開100萬家便利店;8月28日阿里零售通宣布六大戰略,2018年底要覆蓋100萬家小店,而本財年底要突破10000家,天貓小店則是其招牌產品;蘇寧則表示要加快蘇寧小店的擴張進程。
無人便利店:7月的淘寶造物節上阿里首次展示了其無人便利店“淘咖啡”引發業內熱議,隨后無人便利店成為追捧對象。
8月28日蘇寧開出第一家無人便利店“蘇寧體育Biu”;10月京東開出第一家無人便利店“京東便利店”,易果生鮮的無人便利店也在悄悄內測。
生鮮超市:7月馬云與張勇親自為盒馬鮮生站臺,隨后盒馬鮮生開始加速擴張,目前已經入駐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多個城市門店數量達到20家。
與此同時,京東也推出其線下生鮮超市7fresh并為其造勢。
而其他如美團也在7月19日開了第一家生鮮超市掌魚生鮮。
在這之外,阿里投資的餓了么,京東旗下的京東之家,順豐開始涉足辦公室場景的無人貨架,而螞蟻金服旗下的口碑正在各大實體零售推廣其掃碼支付。
京東的直營門店京東之家,京東家電專賣店也在迅速開店。
關鍵詞四:貓狗爭霸長期以來,阿里在電商領域一直是霸主地位,京東一直想挑戰阿里的霸主地位。
在2017年雙方的斗爭進入白熱化。
“二選一”之戰:雙方的斗爭是從品牌商的爭奪開始的。
在今年京東主場的618購物節上,媒體爆出阿里京東雙方存在逼迫商家“二選一”現象,隨后雙方互相指責,引發公關戰,雙方高層紛紛現身說法。
戰火彌漫到雙11,多家服飾企業退出京東,阿里在家電方面也有所損失。
這場“二選一”的鬧劇搏擊數十上百各品牌,也引發業內廣泛討論。
奢侈市場之爭:在時尚領域,京東也對阿里展開狙擊。
今年年初,把時尚業務從原先隸屬的服飾與家居業務部中拆分出來,成立單獨的時尚事業部并任命丁霞為事業部總裁。
8月1日,天貓奢侈品頻道上線,實行品牌定向邀約制,限量對品牌開放,天貓表示,該頻道未來將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品牌自營奢侈品線上平臺。
10月京東推出全新奢侈品服務平臺TOPLIFE,并打造全國首個奢侈品倉庫。
劉強東更是表示,時尚領域是京東在電商領域的最后一站,京東將不遺余力爭奪。
黑公關之爭:雙11過后,雙方的斗爭開始從業務方面上升到公關層面。
雙方互相指責對方操控媒體有計劃,有組織的抹黑對方,這次斗爭阿里公關市場委員會主席王帥,京東副總裁宋旸全部出動,涉及行業大V,自媒體數十家,輿論一片嘩然。
事實上,這些爭斗的核心是京東日益增長的數據讓阿里感覺到了威脅。
今年的京東財報顯示,前三季度京東累計GMV已經達到9000億元。
而在今年的雙11上,京東點宣布累計下單金額突破1000億,早于阿里的9點,打了個阿里措手不及。
隨后雙方又引發一場公關戰,互相質疑對方統計口徑。
2017年已快結束,貓狗爭霸短期內不會有結果,無論最終誰勝誰敗,商家2018年也還有苦要受。
一句話總結:2017年的電商行業就是巨頭的舞臺,在新零售大旗指引下,強者恒強。
下一篇:創業成功的那些人,都有那些能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毒花風波”之后:鮮花電商痛點何在?如何突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